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医药卫生   226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黄健 《吉林医学》2015,(9):1862-1863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8例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并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然后分析其综合资料,根据整体状况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并总结出护理的要点。结果:观察组中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髋骨骨折术后应激性溃疡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术后减少并发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情况,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证,同时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益处。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体外浸泡实验观察口腔铸造用银铟合金与浓台氏液发生腐蚀反应后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的变化,考察不同腐蚀反应时间浓台氏液对银铟合金的腐蚀情况。方法:制作口腔修复铸造用银铟合金测试件,对照组不与浓台氏液接触,实验组浸入浓台氏液发生腐蚀反应,反应时间分别为5sec、10sec、15sec、30sec、1min、5min、10min、30min,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再以粗糙度仪检测试件表面粗糙度,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各组合金样本粗糙度值做统计学检验。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浓台氏液对银铟合金的腐蚀是在整个金属表面上均匀进行的,且腐蚀产物有随腐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试件表面粗糙度检测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表面粗糙度值与电镜观察到的材料表面腐蚀程度一致,随腐蚀时间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统计结果显示:5sec、10sec组与对照组两两相比粗糙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min组、15sec、30sec、1min组、5min、10min组、30min组两两相比粗糙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浓台氏液与银铟合金的腐蚀反应特征为均匀腐蚀。腐蚀产物和表面粗糙度有随腐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表面粗糙度与腐蚀时间不呈线性增长关系,具体表现为表面粗糙度10min到达较高水平,后在30min内随时间的增加,浓台氏液对银铟合金表面的腐蚀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3.
目的构建含载脂蛋白M(ApoM)基因启动子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ApoM基因启动子区域-778C→T置换对ApoM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扩增人染色体中含ApoM基因-1316 bp至+73 bp的DNA片段,筛选出含ApoM-778TT基因型(-778 bp无变异)及ApoM-778CT/CC基因型(-778bp变异)的DNA片段,构建含以上两个基因片段的PGL3重组载体。并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经48 h培养,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以反映ApoM的表达水平。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显示,ApoM-778C基因型携带者引起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明显低于ApoM-778T基因型者。结论 ApoM基因启动子-778C→T对ApoM转录活性起抑制作用,它可能是影响ApoM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小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 15例小肠间质瘤中良性11例,恶性4例;病变部位:十二指肠2例,空肠9例,回肠4例;大小:<5 cm 9例,>5 cm 6例;生长方式:位于腔内3例,腔外4例,腔内外8例;形态:肿块呈圆形、类圆形10例(67%),不规则形5例(3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全部病例CD117、CD34均呈阳性,SMA、Desmin、S-100表达阴性或弱阳性。结论 CT不仅可以反映肿块的大小、部位、肿瘤的内部结构等改变,还可反映恶性间质瘤淋巴结及肝脏转移情况。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HCC破裂出血患者14例均首次行TAE术,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及碘化油,3周后根据病情分别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射频或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首次TAE术后活动性出血停止,生命体征转为平稳,治疗期间无1例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结论: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HCC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可作为HCC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并分析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上报的80例中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药品剂量、不良反应分类以及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究导致临床应用中药制剂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试图探究出相应对策.结果:从不良反应易发人群来看,老年人与儿童较中青年患者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女性产生不良反应可能性大于男性(P<0.05),从用药方式来看,多为静脉滴注方式,从临床表现来看,多为皮肤与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中医制剂时,要对不同体质的病例制定不同的中药制剂治疗方案,合理判断药品剂量,选择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从而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更加安全地施用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出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选取初次行THA术的1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分为3组,A组41例THA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男24例,女17例,年龄53~77岁;B组41例THA术后放置引流管24 h拔除,男26例,女15例,年龄55~74岁;C组41例THA术后放置引流管48 h拔除,男25例,女16例,年龄52~75岁;比较各组术后72 h疼痛VAS评分,术后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开始功能锻炼时间;记录各组术后肢体肿胀等发生率。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以上,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结果:A、B、C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13.6±25.3)、(521.7±33.4)、(519.3±29.8)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显性失血量大于A组(P0.05)。3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B、C组(P0.05),B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C组(P0.05)。3组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3组术前、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术后是否留置引流管及拔管时间对隐性失血量及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但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可减少术后显性失血,患者术后6 h即可下床,更利于患者恢复及护理。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本院职工感染乙肝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本院1060名职工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结果1060名职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者为84人,阳性率8.0%,抗-HBs阳性者为159人,阳性率15.0%。结论本院职工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率为8.0%, HBsAb阳性率为15.0%,为了更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接种疫苗应从娃娃抓起,更需要加强医生护士等高危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及工作期间的有效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不同针灸取穴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方式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取穴方式的基础上加取太冲和合谷两穴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针灸治疗实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取穴方式基础上增加针刺太冲和合谷两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0.
黄健 《实用骨科杂志》2014,(12):1067-1071
目的比较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行一期或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4月至2012年4月93例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别接受一期(A组)或二期(B组)TKA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54例,男5例,女49例,年龄56~79岁,平均(65.8±6.5)岁;B组39例,男6例,女33例,年龄53~82岁,平均(66.1±7.7)岁。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总天数、总出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量、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治疗费用及术后疗效(KS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根据Gross方程计算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总出血量、隐性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KSS评分、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K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肿发生率、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及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双侧TKA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可能增加假体周围感染的风险,因此对这一术式的选择要慎重。我们建议对于年龄较轻、术前合并疾病较少及身体素质较好的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充分告知相关手术风险,并经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考虑一期双侧TK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