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复方孕二烯酮(复方GE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性激素水平及促排卵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PCOS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复方GES治疗,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肾素原(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血清IGF-1、IGFBP-1、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GLU)、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雄烯二酮(A2)、雌二醇(E2)、睾酮(T),测量每侧卵巢内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服药期间的副反应。停药后开始促排卵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促排卵治疗。结果:实验组服药3个周期后,FSH(P<0.05)、LH、A2、E2、T水平及LH/FSH比值(P<0.01)均显著下降,血浆PRA与ATⅡ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IG-FBP-1水平明显升高(P<0.05)。双侧卵巢体积显著缩小,卵泡数目明显减少(P<0.01)。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实验组HMG(或FSH)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卵泡生长率和HCG日A型内膜出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复方GES能显著降低PCOS患者的血浆PRA及ATⅡ水平,提高血清IGFBP-1水平,降低LH、T、A2水平及LH/FSH比值,减少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而对空腹INS及空腹GLU水平无明显影响;应用复方GES3个周期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CC+HMG方案促排卵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与复方孕二烯酮(复方GE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性激素水平及促排卵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PCOS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二甲双胍及复方GES治疗,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肾素原(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血清IGF-1、IGFBP-1、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GLU)、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雄烯二酮(A2)、雌二醇(E2)、睾酮(T),测量每侧卵巢内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服药期间的副反应。停药后开始促排卵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促排卵治疗。结果:实验组服药3个周期后,FSH(P<0.05)、LH、A2、E2、T水平及LH/FSH比值(P<0.01)均显著下降,血浆PRA、ATⅡ与空腹INS、BMI、INS/GLU比值显著降低(P<0.01)。IGFBP-1水平明显上升(P<0.05)。超声监测双侧卵巢体积显著缩小,卵泡数目明显减少(P<0.01)。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实验组HMG(或FSH)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卵泡生长率和HCG日A型内膜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复方GES合并用于PCOS患者,能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水平,调节PCOS患者IR状态,显著提高PCOS患者CC+HMG方案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并减少促排卵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许长田  麻海英  郭冬岩 《河北医药》2013,(18):2837-2839
妇幼卫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承担着保护妇女儿童健康的特殊职责,妇幼卫生服务对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妇幼卫生工作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相继启动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有多项妇幼保健服务列入其中,成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巴州2011年妇幼卫生服务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巴州妇幼卫生服务提供现况,评价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保健机构妇幼卫生资源配置与妇幼保健医疗服务水平,结合我省对口支援巴州卫生工作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