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6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医药卫生   647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涂片检查对几种性传播疾病母婴垂直传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88例临产前孕妇进行阴道涂片和新生儿口腔、脐旁皮肤涂片。发现阴道涂片中念球菌阳性70例(10.17%),滴虫阳性4例(0.58%),淋菌阳性3例(0.44%),BV阳性17例(2.47%)。新生儿涂片中,皮肤涂片念珠菌阳性4例和口腔涂片念珠菌阳性1例,垂直传播率7.14%,口腔和皮肤涂片淋菌阳性1例,未发现滴虫和BV阳性,强调应把孕期阴道涂片视为常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究L型挡板加压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CBPB)效果及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10月于宁波市第六医院择期行右上肢手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行SCBPB时均将L型挡板紧贴于超声探头头端,注药时试验组加压L型挡板,对照组未加压。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麻痹情况、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阻滞30min后,试验组患者不同呼吸状态下膈肌的总麻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静呼吸时膈肌完全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力呼吸时膈肌部分麻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但感觉、运动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局部麻醉药中毒、神经损伤、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L型挡板加压行SCBPB能降低膈肌麻痹的发生率,同时加快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恢复时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3.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NF—κB与肾脏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趋化因子是一组对白细胞有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 ,按其结构分为中性粒细胞 (C X C)和单核细胞 (C C)两个亚族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属于后一类。肾脏病变时 ,肾组织内白细胞的浸润与MCP 1的表达呈正相关。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是细胞内一个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核转录因子 ,在细胞因子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关键性的调控作用 ,与肾小球肾炎、肾毒性损害和肾脏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报道了一种实体组织用于DesoxyribonucleicAcid(DNA)分析的Flowcy tometry(FCM) )样品保存新方法 ,即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所用样品为头颈部肿瘤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 3 0例 ,每例标本重约 0 5~ 1 g ,均等分为两份 ,1份置 70 %乙醇直接固定 ,室温放置 ,待两年后FCM检测。另一份置生理盐水中立即行流式细胞术DNA分析。两组样品经机械法制成单细胞悬液 ,PI染色后上机检测。结果显示 :从两组样品的DNA直方图分析 ,CV(coefficiencyofvariation)值、GO/G1、S及G2 /M各期比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我们认为在样品收集短期内难以完成 ,需积累保存 ,或需保存半年以上者 ,且不具备低温冷冻设备的条件下 ,新鲜组织块乙醇直接固定法是优于将组织块先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再行乙醇固定的流式细胞术DNA样品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囊藻毒素主要是由蓝绿藻属产生的的一类毒素,其毒性主要表现在特异性抑制细胞内的蛋白磷酸酶(Ppl和PP2A)。目前有关微囊藻毒素分析和检测的研究开展得十分广泛,免疫检测技术由于其众多的优点更显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并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微囊藻毒素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6.
Annexin A7(膜联蛋白A7)能促进膜的结合、聚集以及融合,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其表达异常与前列腺癌、乳腺癌、转移性黑色素瘤以及多形性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Annexin A7表达不足促进癌症发生,可能是因为基因组不稳定性通过离散信号通路而累及其他肿瘤抑制基因、DNA修复基因以及与凋亡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检测Sonic Hedgehog蛋白(Shh)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中脑黑质的表达。方法将健康SD大鼠(雌雄不拘)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大鼠不实施任何处理;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在大鼠右侧纹状体两针道内4点定位注射含0.2g/L抗坏血酸的生理盐水4μL(假手术组)或6-羟基多巴(6-OHDA)12μg/4μL(模型组)。术后1、2、4、6周以阿朴吗啡检测其异常旋转行为,左侧旋转的圈数大于7r/min者为合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6周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黑质Shh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用Leica Confocal Software对Shh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Shh蛋白在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中脑黑质中无明显表达,而在模型组表达显著。结论PD模型大鼠黑质中Shh蛋白的明显表达,提示Shh在PD模型大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DA神经元)修复过程中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BsAg抗原的表达及其稳定性。方法 将HBsAg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用电穿孔法转染PA317细胞,包装成假病毒颗粒,在不同温度下冻存。于不同时间用假病毒颗粒感染HepG2、NIH3T3及293细胞,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HBsAg表达;以感染后G418抗性克隆形成数确定假病毒颗粒的活力。结果 在各个时间段HBsAg表达量均差异无显著性。在-20℃冻存时,6个月后克隆数即下降过半,12个月后仅形成少数克隆,24个月后无克隆形成;在-40℃冻存时12个月后HepG2、NIH3T3、293形成的克隆数分别为121、332和89,24个月后分别为42、137和43,与冻存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0℃冻存时,24个月后克隆数分别为159、463和112,与冻存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sAg重组逆转录病毒颗粒在-70℃保存2年后,病毒活力未受明显影响,HBsAg表达量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09.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一旦确诊应在积极抗炎治疗的同时立即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发病处于妊娠的特殊时期,孕妇心理、社会因素与患者的康复和胎儿存活率有直接关系。我院2005年1月至10月共收治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2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7例  相似文献   
110.
脐带血中衍生树突状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脐带血衍生培养树突状细胞 (DC) ,以获得可用于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血细胞制品 .方法 从脐带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联合使用细胞因子GM -CSF、IL - 4和TNF -α在体外诱导和扩增DC ;采用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 (FACS)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试验对脐带血来源的DC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 .结果 从 30ml脐血诱导培养 12d后可获得 6 .6× 10 6的DC .扫描电镜观察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突起 ;FACS分析显示 ,获得的DC细胞群高表达CD1a(90 .6 % )、CD80 (96 .8% )、CD86(84 .8% )和HLA -DR(91.0 % ) ;MLR显示 ,脐带血诱导培养的DC对同种异体的脐带血幼稚型T细胞均具有强烈的激发和促增殖作用 .结论 从脐带血中成功诱导出大量高纯度成熟DC ,为依赖DC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