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52.
目的研究注射用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健康人群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方法用分层随机、三交叉、拉丁方设计、空腹给药的试验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滴注比阿培南150,300,600 mg,HPLC法测定给药后血、尿药物浓度,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静滴比阿培南150,300,600 mg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是(8.49±1.03),(16.31±1.83),(34.51±3.74)mg.L-1;Tmax均为(1.00±0.00)h;t1/2β分别为(1.08±0.80),(0.89±0.14),(0.93±0.08)h;AUC0-t分别(13.49±2.29),(28.91±4.92),(60.85±8.72)mg.L-1.h;CL分别是(11.09±1.58),(10.54±1.85),(9.98±1.39)L.h-1.kg-1。12 h尿排出率分别为61.9%,62.1%,62.8%。结论注射用比阿培南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剂量呈线性相关,受试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以聚维酮/共聚维酮替代聚氧乙烯作为促渗透聚合物制备新型渗透泵型硝苯地平控释片,研究多剂量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人体药动学特点,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该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入选的24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分别每日口服30 mg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剂量均为30 mg·次-1·d-1,连续服药7 d。采用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求证硝苯地平控释片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连续给予30 mg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获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β分别为(9.0±2.2)h和(9.5±3.8)h;Tmax分别为(8.1±7.4)h和(6.7±4.1)h;Cssmax分别为(52.7±28.2)μg·L-1和(44.5±22.6)μg·L-1;Cssmin分别为(29.4±22.2)μg·L-1和(28.7±15.8)μg·L-1;AUC0-60分别为(1 087.4±671.6)μg·L-1·h和(1 040.2±518.4)μg·L-1·h;AUC0-∞分别为(1 113.1±677.2)μg·L-1·h和(1 074.5±519.8)μg·L-1·h,AUCSS分别为(809.1±454.0)μg·L-1·h和(713.9±382.2)μg·L-1·h。经计算试验制剂对于参比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值:FAUCss为(115.2±29.2)%,FAUC0-60为(103.4±30.2)%,FAUC0-∞为(102.2±29.7)%。波动系数DF分别为(77.8±52.1)%和(55.5±30.5)%。两种制剂的Cmax、AUC0-60、AUC0-∞及AUCSS经对数转换后90%置信区间的计算结果为:Cmax(100.9~126.0)%,AUC0-60 (87.5~111.8)%,AUC0-∞ (86.8~110.3)%,AUCSS为(98.8~124.4)%,Tmax 经非参数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整个试验期间,受试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两种硝苯地平控释片为生物等效制剂。聚维酮/共聚维酮可以替代聚氧乙烯作为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主要功能性辅料。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价国产头孢泊肟酯胶囊及进口头孢泊肟酯片剂相比较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方法进行试验设计 ,2 0名青年男性健康受试者按体重指数进行随机分层 ,分别服用 2 0 0mg国产头孢泊肟酯胶囊或进口头孢泊肟酯片剂 ,留取静脉血标本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 ,以 3P97程序分析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判断试验药和对照药的生物等效性。结果 :试验药和对照药的平均血药峰浓度 (cmax)分别为 (3.5 2± 0 .79)mg /L和 (3.75± 0 .6 8)mg /L ,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 (2 0 .6 8± 4 .71)mg / (L·h)和 (2 1.18± 4 .5 5 )mg / (L·h) ,达峰时间 (tmax)分别为 (3.18± 0 .88)h和 (3.0 5± 0 .6 3)h ,血浆清除半衰期 (t1/ 2 β)分别为 (2 .4 0± 0 .5 7)h和 (2 .0 2± 0 .4 7)h。两种制剂的药时曲线吻合良好 ,所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方法检测 ,国产胶囊的AUC1 2α置信区间 (90 % )为 87.4 %~ 10 4 .5 % ,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8.15± 12 .5 8) %。结论 :国产的头孢泊肟酯胶囊与进口头孢泊肟酯片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并比较两种不同产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低配比(7∶1)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口服100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片(内含阿莫西林875mg,克拉维酸125mg),用HPLC法分别测定血清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浓度,按照最佳拟合的方法求算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计算两种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两种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房室模型。两种制剂—对照药和试验药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57±0.61)、(1.31±0.31)h和(1.75±0.53)、(1.33±0.33)h,Cmax分别为(11.05±2.16)、(2.10±0.54)mg/L和(11.56±7.71)、(2.00±0.51)mg/L。t1/2分别为(1.30±0.37)、(0.98±0.20)h和(1.29±0.25)、(0.91±0.17)h,AUC0-∞分别为(34.47±4.32)、(4.95±1.03)mg·h/L和(35.90±6.25)、(5.00±1.04)mg·h/L。试验药物的阿莫西林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4±16.5)%,克拉维酸为(96.7±11.7)%,AUC经统计学处理证实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56.
利福平在脊柱结核患者不同组织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化疗时体内不同组织中的药物分布规律。方法:15例应用2SHRZ/3HRZ化疗方案 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术前连续服药4周后手术,RFP每日顿服剂量为600mg,于术晨服药后120~130min、240~250min手术中分别取血浆、髂骨、病椎硬化骨、病椎非硬化骨、死骨及坏死干酪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本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利福平的血药浓度最高,髂骨与椎体非硬化骨次之,死骨及坏死干酪组织则未检出利福平。被测组织中,硬化骨中利福平浓度仅为髂骨中的10%(P<0.05),病椎非硬化骨及自身对照髂骨的利福平浓度相近(P>0.05)。结论:利福平可在脊柱结核化疗强化期正常髂骨及病椎非硬化骨组织中达到有效杀菌浓度,而在硬化骨中仅相当于最低抑菌浓度,死骨及硬化包壳内的坏死干酪中基本无利福平分布。  相似文献   
57.
大多数抗生素在体内通过肾脏排泄清除,而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肾小管表达的多种转运蛋白所产生的分泌作用实现的.本文对肾脏转运蛋白的分类、种属差异、以及可能产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乙拉西坦血药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左乙拉西坦HPLC方法学.方法:100 μL血清加入内标后二氯甲烷去蛋白处理,色谱柱为Attima硅胶柱(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50 mmol, pH 4.5)和乙腈(96∶ 4,V/V),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检测灵敏度0.0001 AUFS;柱温37 ℃;进样量10 μL.结果:左乙拉西坦在4.5 min出峰,内标在6.5 min出峰,无干扰;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线性范围1.25~160 μg/mL.结论:该方法准确,可用于临床LEV血清浓度的常规检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国产和进口格列吡嗪控释片(降血糖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24名)、连续(22名)口服国产和进口格列吡嗪控释片,均每天5mg,共7天。用LC-MS/MS法测定血清中格列吡嗪的药物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进口和国产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单次给药:t1/2β分别为((9.12±2.73)和(8.60±4.43)h,tmax分别为(10.67±5.13)和(9.08±2.76)h,Cmax分别为(135.9±41.1)和(157.9±25.3)ng·mL-1;AUC0-48分别为(2852.0±946.6)和(3021.5±899.9)ng.h.mL-1;2种制剂AUC0-48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9.2±28.9)%。连续给药:t1/2β分别为(11.31±3.37)和(10.97±3.49)h,tmax分别为(6.8±3.5)和(6.6±3.7)h,Cssmax分别为(187.4±54.5)和(176.0±72.3)ng·mL-1,Cssmin分别为(61.3±28.1)和(69.1±41.2)ng·mL-1,AUC0-48分别为(3495.0±1110.6)和(3488.2±1554.9)ng.h.mL-1,DF为(56.2±19.9)%和(49.7±22.5)%。2种制剂AUC0-48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0±32.1)%。结论2种格列吡嗪控释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60.
气相色谱法测定辛伐他汀中的8种残留溶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用毛细管色谱柱气相色谱方法建立8种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DB-Wax(30 m×0.53 mm×1.00μm)毛细管柱,以氮气为载气,FID 检测,2次程序升温,直接进样,测定残留溶剂的含量。结果: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所测试的8种溶剂的相关系数均为0.999以上),8种溶剂的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范围均在91.0%~106.2%,RSD 为2.2%~5.2%。结论:本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多种残留溶剂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