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病毒性心肌炎散发病例较多 ,集中暴发流行少 ,猝死率高 ,临床症状不典型 ,极易造成误诊。现对 1999年 8月进入我区点状暴发性猝死流行区进行诊治的 35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35例病人中男性 13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3~ 57岁 ,平均年龄 32岁 ,其中 3~ 18岁 3例 ,18~ 4 5岁 2 4例 ,4 5岁以上 4例 ,分布在5个不同地点 ,贫困、高寒山区卫生条件较差的自然村 ,全部为农民、家族、家庭集中多发 ,有不良饮水习惯。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符合 1995年全国心肌炎专题研讨会通过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已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二尖瓣…  相似文献   
22.
应用生理性双腔起搏器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强  魏引  李基诚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91-1792
双腔生理性心脏起搏能够维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在工作状态时可以明显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使患者心脏活动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我院从1999年至今已为7例患者安置双腔起搏器(DDD),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左锁骨下静脉穿刺致淋巴管损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1岁。因反复头昏20年,加重伴心悸、胸闷1d于2004年4月21日上午9:00入院。体检:T37℃,BP90/5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HR42次/min,节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ECG示:窦性心动过缓、室性逸搏心率。初步诊断:病窦综合征。于上午10:00经床旁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F6漂浮电极行临时起搏,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头昏消失,心悸、胸闷缓解。术后2h发现敷料潮湿,沿起搏电极有乳白色渗液,局部皮肤无红肿、压痛,体温正常,至2004年4月23日上午8:00估计渗液量约800ml,上午9:00改为经右股…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与择期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及预后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患,基于随机数表进行分组,两组均包含52例病患。其中研究组病患均采用急诊介入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择期介入治疗,统计两组病患整体治疗情况,计算综合治疗效率,同时统计病患治疗半年后的死亡率,并且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在治疗效果比较上,研究组在综合治疗效率方面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另外对比两组的死亡率,研究组的死亡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方面来说,选择择期介入治疗往往可以保证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病患死亡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进行集中管理,根据病情制定个体训练计划,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均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ADL)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NOSIE)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降低,与实施优质服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OSIE各因子除抑郁、精神病症状外,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程度、迟缓、积极因素等因子都明显好转,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全面、系统、连续的康复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结合最新诊治心房颤动循证医学指南,调查丽江市心房颤动治疗现状。方法对2007至2009年来丽江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心房颤动患者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心房颤动认知程度;问卷调查医师,了解医师对心房颤动的认知程度。结果丽江市患者及医师对心房颤动的认知程度极低。结论丽江市心房颤动的治疗现状极为悲观,主要原因是医师对最新心房颤动治疗指南的学习熟悉掌握程度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