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研究作以综述。方法查阅了35个中外文献,按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对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并且对其对其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加以总结。结果光皮木瓜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有机酸类、甾类、三萜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临床应用广泛。结论为中药光皮木瓜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云实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云实属植物中含有单宁、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抗疟疾等药理活性。结论:大量研究表明,云实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所以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本文为云实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藏药蕨麻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藏药蕨麻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NMR)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蕨麻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daucosterol,1),乌索酸(ursolicacid,2),19α-羟基乌索酸(pomolic acid,3),野椿酸(euscaphic acid,4),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5),野蔷薇苷(rosamultin,6),刺梨苷(kajiichigosideF,7)。结论:化合物1,2,3,5,6为首次从蕨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4.
板栗种仁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目的对板栗种仁的药用保健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为开发利用板栗种仁提供依据。方法板栗药用保健部位的正丁醇提取部位,经多次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理化常数测定、波谱分析、标准品比较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软脂酸-1-甘油单酯(hexadec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1)、麦芽糖(maltose,2)、D-葡萄糖(D-glucose,3)、D-果糖(D-fructose,4)、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山柰酚(kaempferol,6)。结论化合物1、5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3、4、6为该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5.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离、鉴定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Houtt.)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 20柱色谱法等分离,并通过1H NMR1、3C NMR等谱学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3,′4,′5′五甲氧基黄酮(5,7,3,′4,′5′pen-tamethoxy flavone,Ⅰ)、汉黄芩素(wogonin,Ⅱ)、洋芹素7O葡萄糖苷(apigenin 7Oglucopyra-noside,Ⅲ)、大豆素(daidzein,Ⅳ),槲皮素(quercetin,Ⅴ)。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Ⅱ、Ⅳ为首次从益母草属中分离得到,Ⅲ、Ⅴ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6.
板栗种仁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板栗种仁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板栗种仁的总黄酮、总糖苷的含量进行分析测试;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对板栗仁的挥发性组分和脂肪酸进行提取,并结合GC-MS(气相-质谱)连用技术对其组成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板栗种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1%,总糖苷的含量为44.5%;超临界萃取物的脂肪酸共分离出23个峰,鉴定出11个化合物。结论实验结果为板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中药黄独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继前期的研究 ,又相继从中药黄独 (DioscoreabulbiferaL .) 75 %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 ,鉴定其结构为 3,4 二羟基苯甲酸 (Ⅰ ) ,杨梅树皮素 (Ⅱ ) ,金丝桃苷 (Ⅲ ) ,杨梅树皮素 3 O β D 半乳糖苷 (Ⅳ ) ,杨梅树皮素 3 O β D 葡萄糖苷(Ⅴ ) ,这 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48.
目前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中缺少对天然产物立体构型确定的内容。在多年教学科研工作基础上,提出以青蒿素构型和构象为主题,将实物球棍HGS分子模型和ChemOffice软件中模拟分子模型应用到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同时整合TopSpin核磁共振图谱处理软件和CCDC晶体数据库网络资源,构建“天然产物立体结构分析”互动实验教学平台。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对构型、绝对构型、构象等概念,提高学生对复杂天然产物进行结构解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9.
苦荞麦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苦荞麦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苦荞麦种子中初步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苏酸(ursolic acid,1)、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2)、大黄素(emodin,3)、尿嘧啶(uracil,4)、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5)。结论化合物2为首次从荞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为首次从苦荞麦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0.
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晓霞  高慧媛  姜勇  赵明波  吴立军  屠鹏飞 《中草药》2013,44(10):1241-1244
目的 研究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干燥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开放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吴茱萸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吴茱萸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evodiamine,1)、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2)、3-(2′-羟基乙酰基)-吲哚(3-hydroxyacetylindole,3)、N-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苯乙胺[N-(trans-p-coumaroyl)-tyramine,4]、N-顺式对羟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苯乙胺[N-(cis-p-coumaroyl)-tyramine,5]、白鲜碱(dictamnine,6)、吴茱萸春(evolitrine,7)、6-甲氧基白鲜碱(6-methoxydictamnine,8)、茵芋碱(skimmiamine,9)、7-羟基吴茱萸次碱(7-hydroxyrutaecarpine,10)、阿塔宁Ⅰ (atanine Ⅰ,11).结论 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