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并探讨其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43例作为机械通气组,另将拒绝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兰索拉唑组加用兰索拉唑30mg 2次/d,分别观察其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及转归。结果 COPD合并呼吸衰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为主要原因,3组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较,机械通气组与兰索拉唑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组与兰索拉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兰索拉唑组及对照组,住院时间、病死率明显低于兰索拉唑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机械通气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且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否需预防性使用兰索拉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92.
颅内动脉开窗畸形(fenestration of intraeranial artery,FIA)也称有孔型脑动脉,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以往多于尸检和血管造影中发现[1-2].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进步,CTA可清晰、直观、多角度地显示FIA及其合并症,但FIA多为单发,有关多发FIA的病例却鲜有报道[3-4].笔者回顾性分析CTA诊断的10例多发FIA,旨在提高对这种少见血管变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miR-454-3p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miR-454-3p在肺癌组织以及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表达量最低的肺癌细胞A549为后续分析对象,将miR-454-3p mimic转入A549细胞,RT-PCR验证miR-454-3p的过表达效率;采用CCK-8、迁移、侵袭等实验,观察转染组与对照组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生物信息学预测BPTF是miR-454-3p的靶标,构建BPTF 3′UTR荧光素酶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54-3p和BPTF的靶向关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PTF的表达及迁移、侵袭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RT-PCR实验表明miR-454-3p在肺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且在A549细胞中表达最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454-3p的肺癌细胞A549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BPTF为miR-454-3p的潜在靶基因,过表达miR-454-3p后BPTF的表达水平明显受到抑制。同时,迁移相关蛋白MMP-2和MMP-9表达明显下调,E-cadhern表达明显上调,而E-cadherin的负性调控N-cadherin表达下降。结论miR-454-3p可能通过靶向下调BPTF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上皮钙黏蛋白 (E- CD)、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 PA )及其受体 (u PAR)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及其在 H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E- CD和u PA、u PAR m RNA在 5 2例 HCC、4 2例肝硬化组织和 2 3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在 HCC中 ,E- CD的表达明显减低 ,u PA、u PAR表达明显增高。在 HCC中 ,E- CD在转移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无转移组 ,E- CD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有关 ,分化程度越高 ,E- CD水平越低 ;u PA、u PAR在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且其表达水平的增高与包膜侵犯有关。相关分析显示 E- CD与 u PA、u PAR呈负相关。 结论  E- CD和 u PA、u PAR在 HCC中的表达明显异常 ,E- CD表达减低和 u PA、u PAR表达增高与 H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骨巨细胞瘤(GCT)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GCT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与定位分布。结果p~(53)和PCNA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单核基质细胞核上,少数多核巨细胞呈阳性反应,多数多核巨细胞呈阴性反应。p~(53)在GCTⅢ级中阳性率为60%,显著高于I,Ⅱ级(P<0,05)。PCNA的阳性分级和p~(53)表达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53)和PCNA的表达可作为评估GCT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8.
目的:从分子水平观察肝细胞癌组织HBVDNA和癌基因的表达情况及与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研究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25例肝硬化的石蜡切片组织中HBVDNA和n-ras、c-myc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肝细胞癌中见有n-ras和c-myc表达增强,其检出率分别为68.9%(31/45)和40.0%(18/45),高于肝硬化组(28.0%,8.0%)(P<0.05)。40%肝细胞癌病例(18/45)两种癌基因同时过量表达,45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19例存在有HBVDNA序列(42.2%)并均具有n-ras或c-myc过度表达。结论:两种癌基因HBVDNA可能有激活癌基因作用,肝细胞癌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
2004年8月我院收治某厂液氨槽车输送管道爆裂氨泄漏引起的急性氨中毒患者17例,现将抢救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胃肠道低分化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胃肠道低分化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63例胃肠道低分化恶性肿瘤进行五种抗血清的免疫组化标记 ,部分病例行电镜检查。结果 原病理诊断为未分化癌者 2 5%应修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 ;原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的病例 ,1 6.7%应修正诊断为未分化癌 ;原诊断恶性肿瘤来源难定的病例 52 %为未分化癌 ,36%证实为恶性淋巴瘤 ,4%考虑为低分化平滑肌肉瘤。结论 联合应用多个指标的免疫组化标记并辅以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可明显提高胃肠道低分化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预后的估计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