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
①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不同浓度血清(FBS)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调节作用。②方法选用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采用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I型与III型胶原的表达。③结果在0.4%、2%和10%几种血清浓度的条件下,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加,反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3H-TdR掺入量和胶原合成的3H-脯氨酸掺入量增加。表明一定浓度的血清能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与0.4%血清的基础培养条件相比较,10%高浓度血清能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在10-10~10-8mol/L浓度范围内,AcSDKP对10%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并且在10-9mol/L时,AcSDKP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抑制作用最强。同时10-9mol/L的AcSDKP对心脏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④结论AcSDKP对血清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以及I、III型胶原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肌细胞促进因子(Myocyte enhancer factor,MEF)2C磷酸化(激活)的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sham组)和实验组(脑缺血预处理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组MEF2C磷酸化水平。结果 全脑缺血预处理(3min)48h后再次严重缺血6rain,复灌6h、1d、3d、5d海马CA1区MEF2C激活均高于对照组,3d迭到最高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预处理后的1d磷酸化的MEF2C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结论 海马CA1区MEF2C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脑缺血耐受保护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否通过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ROCK/SRF/α-SMA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调节,阻抑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即上皮-间质转化(EMT),进而发挥其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培养人A549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株,免疫细胞化学显色检测角蛋白、波形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E-钙黏蛋白(E-cad)、波形蛋白及Rho相关卷曲蛋白激酶(ROCK)、血清反应因子(SRF)、α-SMA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ROCK、SRF、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TGF-β1的诱导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态改变,伴随着上皮标志物角蛋白、E-cad降低,而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增高,α-SMA表达并增多.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刺激组ROCK、SRF、α-SMA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上调,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上调.给予ROCK阻滞剂Y-27632、Ac-SDKP干预后,ROCK、SRF、α-SMA及Ⅰ型、Ⅲ型胶原表达显著降低.结论:Ac-SDKP通过阻断TGF-β1介导的ROCK/SRF/α-SMA信号转导通路,阻抑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及胶原的合成,进而发挥其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观察联合应用甘露醇、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致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脑出血致脑水肿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人,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实验组采用甘露醇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就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AD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水肿以及血肿量明显比对照组要小,P0.05。结论:对脑出血致脑水肿患者实行甘露醇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减轻水肿、血肿的现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肌细胞促进因子(MEF)2C磷酸化(激活)和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四动脉结扎模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给药组大鼠在缺血前20min脑室给药。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MEF2C激活,6h达高峰;其蛋白表达在再灌后期(3~5d)明显下降。Caspase-3蛋白和激活的caspase-3(17ku)水平在再灌后期均显著增加;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Ac-DEVD-CHO可明显阻止再灌3d的MEF2C蛋白表达降低。P38激酶抑制剂SB202190不但抑制再灌注6h的MEF2C激活,而且也降低了再灌注3d的caspase-3激活;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5的反义寡核苷酸未显著影响MEF2C的磷酸化水平。结论P38/caspase-3依赖的MEF2C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发的神经元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6.
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抗体 ,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 ,血清滴度≥ 1∶80可作为诊断SLE标准之一。而ANA中的抗ds-DNA抗体具有特征性 ,是诊断SLE、监测其活动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报告我室的检测方法如下。1 实验材料① 0 .0 1mol/LpH 7.2~ 7.4磷酸盐缓冲液 (PBS) ;②0 .1mol/L磷酸盐缓冲甘油 ;③小白鼠 (昆明种KM ) ;④ 0 .1N盐酸 ;⑤GAH -IgG -FITC应用液用PBS 1∶5 0 0稀释 ;⑥荧光显微镜。2 抗原片制备①取小白鼠直接断颈放血杀死 ,取出肝脏 ,去胆囊。用PBS冲去肝表面的血等杂物 ,…  相似文献   
17.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Ⅰ期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Ⅰ期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Ⅰ期(T1-2N0M0)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局部切除术组(45例)和根治术组(48例).局部切除术组均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术后T1期(24例)行辅助放疗,T2期(21例)行辅助放、化疗.根治术组(T1期18例,T2期30例)均行根治术(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42例,低位前切除术6例),术后未行放、化疗.所有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局部切除术组和根治术组5年生存率T1期均为100%(24/24,18/18),T2期分别为86%(18/21)和93%(28/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局部切除术组和根治术组5年复发率T1期分别为4%(1/24)和0(0/18),T2期分别为19%(4/21)和7%(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局部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5),根治术组为15%(7/48),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 对于Ⅰ期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可获得与根治术相近的5年生存率,是一种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通路介导的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级建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支气管灌注1 ml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矽肺模型组[支气管灌注质量浓度为50 g/L二氧化硅(SiO2)1 ml]、Ac-SDKP前处理组(支气管灌注质量浓度为50 g/L SiO2 1 ml,灌注前给予Ac-SDKP),分别于染尘后1、2、4、8周处死(每亚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分布与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ROCK、血清反应因子(SRF)、α-SMA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TGF-β1、ROCK、SRF、α-SMA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并具有一定时间依赖性.与矽肺模型组比较,Ac-SDKP前处理4、8周组,大鼠肺组织内TGF-β1、ROCK、SRF、α-SMA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Ac-SDKP能够通过对TGF-β1介导的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阻抑矽肺大鼠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对全脑缺血(GCI)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4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GEN处理组、ICI 182,780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Fluoro-Jade B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情况,TUNEL技术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 GEN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最佳剂量为1.0 mg/kg;与sham组相比,I/R组和溶剂对照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P0.01),而1.0 mg/kg GEN可显著降低缺血后TUNEL阳性神经元数量(P0.01);与I/R组相比,GEN能明显改善缺血后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缺血前侧脑室给予ICI 182,780可显著降低GEN的神经保护作用(P0.01)。结论低剂量(1.0mg/kg)GEN可显著降低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改善认知功能,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受体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