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1 病例资料女 ,9岁。因阴道间断排出粪样物 5年 ,于 2 0 0 0年7月 2 4日入院。患儿 4岁时发现内裤有淡黄色粪便样液 ,无粪渣 ,最初量少 ,后逐渐增多 ,无明显恶臭 ,无发热及疼痛 ,无尿频、尿急及血尿 ,于多家医院诊治 ,曾有好转 ,但仍反复发作。否认既往有外伤史及阴道异物史。查体 :系统体检无异常。外阴、阴道无红肿 ,阴道口右侧近处女膜残端 (处女膜已破 )有一可疑瘘口 ,有分泌物残迹。肛诊 :直肠前壁离肛门约 5cm处可触及一硬结 ,考虑为阴道 -直肠瘘口。X线骨盆正侧位片无异常。在基础麻醉加硬膜外麻醉下行阴道直肠瘘修补术 ,但术中…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T-1型脱落细胞异体组织补片代尿道治疗小儿重度尿道下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T-1型脱落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对11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进行尿道修复手术,术后定期观察补片生长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补片术后均存活,阴茎外观满意,排尿正常,无尿道瘘发生,8例出现轻度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半年后均获改善。结论T-1型脱落细胞异体组织补片可用于修复尿道缺损,可一定程度上解决重度尿道下裂患儿修补尿道时取材困难的问题,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53.
四肢深部血管畸形介入治疗2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四肢深部血管畸形21(男12,女9)例,年龄11~54岁.患肢及病灶部位疼痛14例;病变皮肤颜色正常18例,灰紫色3例;全部病例局部可扪及软组织肿块,肿块大小为3cm×5cm至15cm×25cm不等,其中直径≤10cm7例,>10cm14例.病变位于上臂和肩部5例,大腿14例和小腿2例.2例有外科手术史.11例经MRI,10例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肢体血管畸形.全部病例介入治疗前行DSA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诊,伴有动静脉瘘4例.4例栓塞治疗后3~10mo病灶缩小后行外科手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血管栓塞材料为聚乙烯醇(PVA),颗粒直径500~710μm;明胶海绵条或顆粒(大小分别为1mm…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小儿不同程度肠梗阻与血清磷脂酶A2浓度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肠梗阻患儿血清中磷脂酶A2的浓度,通过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患儿血清中磷脂酶A2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和动力性肠梗阻组(P〈0.01)。在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患儿中,肠坏死组血清中磷脂酶A2浓度明显高于肠缺血组(P〈0.01)。单纯性肠梗阻组血清中磷脂酶A2浓度与动力性肠梗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磷脂酶A2对临床上早期判断是否出现急性绞窄性肠梗阻有意义,可为早期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绞窄性肠梗阻血清磷脂酶A2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肠梗阻与血清磷脂酶A2(PLA2)激活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类型、不同阶段肠梗阻患者血清中PLA2的浓度,并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中PLA2浓度随着肠梗阻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肠梗阻患者血清中PLA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2±0.66)mg/L vs (0.17 ±0.02 )mg/L, t=9.05,P<0.001]。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血清中PLA2浓度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1.72±0.36)mg/L vs (0.57±0.24)mg/L, t=17.89,P<0.001]。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发生肠坏死患者血清中的PLA2浓度与肠缺血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96±0.14)mg/L vs (1.54±0.37)mg/L,t=5.16,P<0.001]。结论:血清PLA2对早期判断是否出现绞窄性肠梗阻有积极的意义,可为早期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临床路径对医保结算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我院应用临床路径进行质量管理和费用控制进行探讨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降低、病人满意度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实施临床路径能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定额结算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也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完善医保结算制度提供有益的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