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医药卫生   63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目的:寻找金银花中的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成分,并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各种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分离、细胞病变法进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采用RP-HPLC方法进行定量方法的研究。结果:分离得到了13种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和咖啡酸、咖啡酸甲酯,确认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呼吸道病毒作用,并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金银花中的 6种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和咖啡酸的含量。结论: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为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定量方法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马双成  丁丽霞 《中国药师》2005,8(4):281-286
4 中药标准物质的制备和标定 4.1中药化学对照品 4.1.1品种的确定根据国家药品标准修订和颁布提出的使用要求(品种、用途),确定需要制备的新品种,或一个批号分发完成后须更换批次制备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HPLC-ELSD测定芪鹿益肾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陈岳蓉  马玲云  马双成 《中成药》2004,26(8):629-631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芪鹿益肾片(黄芪、鹿衔草、白术、茯苓、党参等)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IQ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4:66),流速为1.0mL·min-1;柱温:25℃;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0℃,氮气流速2.6mL·min-1.结果:黄芪甲苷在2.288~22.88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1.2%.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该文首先分别从本草记载、药理活性以及化学成分等角度对猪胆的药用历史及现代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然后对猪胆的国家及地方质量标准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结果表明猪胆具有广阔的药用前景,为使其更好的发展,猪胆的质量标准应该进行修订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G)的体内外遗传毒性,并比较体外细胞试验及大鼠体内实验评价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体外二维(2D)、三维(3D)细胞培养法分别构建2D、3D HepaRG细胞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将2D、3D HepaRG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5%二甲基亚砜(DMSO)]、丝裂霉素C组(阳性对照,0.1μg/mL)和EG低、中、高剂量组(10、50、200μg/mL),然后检测各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甲磺酸乙酯组(阳性对照,200 mg/kg)和EG低、中、高剂量组(100、300、1 000 mg/kg),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15 d,每天1次;15 d后检测各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尾距。结果:在体外2D HepaRG细胞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丝裂霉素C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EG各剂量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D HepaRG细胞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丝裂霉素C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EG高剂量组HepaRG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显著升高(P<0.01)。在大鼠体内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甲磺酸乙酯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尾距均显著升高(P<0.01),EG高剂量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尾DNA百分含量显著升高(P<0.01),EG各剂量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肝细胞尾DNA百分含量、尾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剂量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2D细胞模型中,EG未导致染色体断裂及DNA损伤,但3D细胞模型长期给药和体内重复给药结果均显示EG存在一定DNA损伤风险,故3D HepaRG细胞模型的评价结果更接近大鼠体内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相关实验室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川贝母PCR-RFLP法鉴别检验项目的技术能力,促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检定中的广泛应用。方法:测试样品为粉末,对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样品种类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采用随机单盲方式分配至参与能力验证的实验室。各实验室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并以规定格式书写原始记录。检测结果与样品性质一致的实验室为满意。对各实验室的反馈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最终报名参加的实验室总计50家,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的26家,占52%,不满意24家,占48%。其中3家试验室未按要求返回结果,判定为不满意。分别统计不同类型参加实验室的满意率,地市级食药检机构满意率最高,为70.6%。结论:总体满意率偏低,川贝母PCR-RFLP法鉴别检验项目的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冬虫夏草为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中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近年来,冬虫夏草繁育品的研究获得突破,实现了冬虫夏草的大规模产业化繁育。冬虫夏草繁育品基原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野生冬虫夏草相比,冬虫夏草繁育品不仅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还具有较低的重金属含量,安全性更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18.
王丹丹  昝珂  魏锋  金红宇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20,34(11):1281-1298
目的:动物类中药材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在中医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部分动物药材品种在炮制加工、贮藏、使用方法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梳理了动物类中药材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点,以期对保障动物类中药材的质量和控制生物安全隐患提供借鉴。方法:本文通过对动物类中药材相关标准及文献的整理研究,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点。结果与结论:目前动物类中药材存在质量标准不完善,药材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受污染、变质,缺少相关指导原则的问题。对此,应提高、完善质量标准,加强动物类中药材在贮藏、流通、运输过程的管理,制定相关质控指导原则,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概述前胡类药材化学成分及其相关成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现状,为前胡类药材及成药的标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查阅前胡类药材相关研究文献及标准记载情况,归纳其主要化学成分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以“前胡”为药材名的药用植物较多,其所含化学成分主要有香豆素类、黄酮类、萜类及挥发油类;质量标准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前胡及紫花前胡外,尚有多省份地方药材标准收载以前胡的近缘种作为地方习用品使用。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涉及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指纹图谱、含量测定等方法。结论:前胡为常用传统中药,应用广泛,前胡及其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开展金银花配方颗粒评价性抽验,比较分析不同厂家金银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情况,并提出监管建议。方法:收集各企业金银花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依据企业标准进行法定检验。结果:共抽验117批金银花配方颗粒,涉及9家生产企业。按各自企业标准进行检验,总体合格率为100%。但是各企业之间金银花配方颗粒含量差异较大且每克颗粒相当的药材(饮片)量不同,转移率不同。结论:通过本次抽验发现金银花配方颗粒的整体质量较高,但是不同厂家之间所用原料药材及生产工艺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最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尽快统一标准,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