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医药卫生   4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万汶液属胶体代血浆,具有良好的稳定循环,增加机体氧供的作用,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本研究观察200例剖宫产患者,术中预输注万汶对母体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在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CT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诊断方法如B型超声、X线、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IVU)及逆行尿路造影(RGU)等对小儿复杂泌尿系畸形的解剖形态、泌尿系功能及病因学诊断上存在很大局限性,往往需要CT检查以获得确定性诊断,为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帮助.本文着重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urography, MSCTU)在诊断小儿先天性泌尿系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自体刃厚皮移植预制尿道联合阴囊皮瓣修复尿道中段缺损伴阴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2年1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各种外伤致尿道中段缺损伴有阴茎缺损的男性患者, 年龄14~58岁, 尿道缺损长度为3~5 cm, 清创后阴茎缺损创面面积为5.0 cm×2.5 cm~7.0 cm×5.5 cm。患者均于Ⅰ期行自体刃厚皮移植预制缺损段尿道, Ⅱ期行尿道吻接及单侧阴囊皮瓣转移重建尿道及阴茎。阴囊皮瓣面积为6.0 cm×3.0 cm~8.0 cm×6.0 cm。将供皮区创面用油纱覆盖, 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观察Ⅱ期术后7 d皮瓣成活情况;Ⅱ期术后3周, 采用尿流率检测仪测定患者尿流率(尿流率>15 mL/s为排尿通畅), 观察有无尿瘘及勃起功能, 采用自行设计的疗效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疗效满意度调查。随访时观察皮瓣受区外观, 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供皮区及供瓣区瘢痕情况, 同前检测尿流率, 观察有无尿道狭窄、尿瘘、勃起功能, 调查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 8例患者Ⅱ期术后7 d皮瓣完全成活;Ⅱ期术后3周...  相似文献   
34.
碘伏湿敷伤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520例病人,其中男316例,女204例;无菌手术伤口76例,外伤缝合伤口392例,化脓感染伤口 52例. 2 方法与结果①无菌手术伤口:经0.5%碘伏消毒术区皮肤,手术完成后切口覆盖0.5%碘伏纱条,无菌纱布包扎,隔 2日换药一次,76例病人切口均甲级愈合.②外伤缝合伤口:先用0.1%新洁尔灭清洗伤口,如污染较重或有渗血者,可予 0.5%碘伏纱布条擦洗后缝合,覆盖0.5%碘伏纱条及无菌纱布包扎.隔日换药一次.392例中有3例感染,经继续使用碘伏处 理后,一周内治愈,其余伤口均一期愈合.③化脓感染伤口:经清创后,以双氧水、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将0.5%碘伏纱 条覆盖于伤口表面或置于脓腔内引流,外盖无菌纱布包扎.开始每日换药一次,以后根据伤口情况延长换药时间.经碘伏处理 后,创面水肿消失较快,肉芽生长新鲜.10 d内完全愈合31例,2周内愈合49例.剩余3例未在2周内愈合,其中1例为糖尿  相似文献   
35.
韩飞 《家庭健康》2004,(4):27-27
常用的血压计有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气压表式血压计三种。  相似文献   
36.
37.
韩飞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20-1721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57例颈动脉狭窄者行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观察CTA诊断结果和DSA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评价CTA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结果:DSA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6.5%(55/57),CTA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87.8%(50/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SA对于颈动脉狭窄I级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显著高于CTA检查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颈动脉狭窄Ⅱ级、Ⅲ级及Ⅳ级的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判断是指导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键,颈动脉CTA作为一种微侵袭性检查技术,在检查颈动脉狭窄的程度、长度及血管内表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准确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顾楠  桑韩飞  孙焱芫  熊利泽 《医学争鸣》2009,30(10):865-868
目的:探讨早期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是否可以抑制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①假手术组(sham组);②对照组(CCI组),即单纯行CCI手术组;③CCI+生理盐水组(CCI+saline组),于CCI术后立即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mL/kg,连续7d,1次/d;④CCI+参附组(CCI+ShenFu组),于CCI术后即刻腹腔注射参芪扶正注射液,25mL/kg,连续7d,1次/d.于术前2d,术后1,3,7,10,14d测定各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和CCI+Saline组术后各日TWL,MWT明显降低(P〈0.01),其MWT从术后第1日即开始下降,第7日降至最低值(为基础值的19.7%和18.1%,与基础值比较均P〈0.01);其TWT从术后第1日即开始缩短,第3日即缩短至最低值(为基础值的58.4%和60.2%,与基础值比较均P〈0.01),CCI组和CCI+Saline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CI,CCI+Saline组相比,CCI+ShenFu组在术后第1,3,7日的MWT降低较为缓和(P〈0.01),但自术后第10日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I+ShenFu组在术后第1日TWL缩短较为缓和(P〈0.01),但自术后第7日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轻度延缓CCI大鼠机械性触诱发痛的形成,抑制术后第1日的热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喉神经内分泌癌(LNE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22例LNEC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2例患者中, 男性21例, 女性1例;年龄37~85岁, 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咽部疼痛、异物感及呼吸困难。22例中, 17例行手术切除喉原发病灶, 其中10例行颈淋巴结清扫, 其余行单纯放疗、放疗联合化疗等。至随访结束, 失访1例, 生存5例, 死亡16例, 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31.8%、18.2%, Ki-67是LNEC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5.715, 95%CI 1.517~21.524, P=0.010)。结论喉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患者预后差, 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Ki-67高表达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在1970~1992年间,我们对1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又出血的病人进行了再次手术,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在28~71岁。其中5例为本院资料,11例为赴他院会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