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薄荷配方颗粒中薄荷脑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完善薄荷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建立薄荷脑和咖啡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薄荷脑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酸的含量。结果薄荷脑在0.062 1~3.98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1.66%;咖啡酸在0.006 925~0.222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RSD为2.46%。结论本实验所建方法分别测定了挥发性成分薄荷脑及非挥发性成分咖啡酸的含量,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薄荷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考察水飞蓟素及其制剂(片剂和胶囊剂)的体外溶出度。方法参照美国药典桨法,以人工胃液(SGF)、模拟空腹状态下的肠流质(FaSSIF)、模拟进食状态下的肠流质(FeSSIF)为试验介质分别进行体外溶出实验,采用LC-ESI-MS技术测定水飞蓟素中3种主要成分(水飞蓟宁、水飞蓟宾A和水飞蓟宾B)的体外溶出度。结果水飞蓟素溶解度低,溶出慢,不同制剂在不同介质中的体外溶出速率存在差异,制剂的体外溶出与原料药物的溶出及溶解度有一定的相似性。结论制剂的溶出可以指导体内试验与临床用药,原料药物的溶出及溶解度测定可以指导制剂的溶出测定。  相似文献   
63.
目的:进行了水飞蓟素亚微粒胶囊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水飞蓟宾浓度,在UltimateTM AQ-C18柱、洗脱剂甲醇-水(50∶50)、流速0.8 mL/min、梯度洗脱,通过ESI离子源、负离子检测,水飞蓟素中3个组分的分离良好.结果:受试制剂和益肝灵片体内药动学均符合一室模型,以原料药为参比制剂,水飞蓟素亚微粒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均比片剂高.结论:水飞蓟素亚微粒胶囊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亚微粒是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64.
赵颖  陶建生  张彤 《中成药》2010,32(2):270-273
松萝酸是目前最重要的也是分布最广的地衣酸之一,主要存在于松萝属(Usnea)、树发属(Alectoria)、树花属(Ramalina)、扁枝衣属(Evernia)、岛衣属(Cetraria)、石蕊属(Cladonia)、梅衣属(Parmelia)、茶渍属(Lecanora)、赤星衣属(Haematomma)等属的许多种中~([1]),是一种呋喃类强力抗生素,具有旋光性,在地衣中发现有(+)及(-)2种形式,结构如图1所示.松萝酸易溶于氯仿,难溶于甲醇和水.  相似文献   
65.
目的:考察葛根黄酮滴鼻剂经鼻腔给药后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与口服给药途径进行对比研究.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鼻腔给药和口服给药(葛根黄酮106.4 mg/kg),用HPLC检测,DAS 2.0软件计算两种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结果:经鼻给药和口服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1∞)1(30.55±4.93)mg/(L·h),(6.90±2.76)mg/(L·h);Tmax1=(0.90±1.14)h,(0.63±0.34)h;Cmax1=(11.27±1.66)mg/L,(1.68±0.84)mg/L.相对生物利用度F=442.8%.结论:葛根总黄酮滴鼻剂在兔体内的吸收好,生物利用度较高.  相似文献   
66.
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概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制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问题一直是制约中药制剂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介绍了中药制剂的分类,对采用改变剂型、制剂新技术、应用吸收促进剂、基于药物生物药剂学特征的给药系统设计和基于配伍规律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设计等方面改善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制约中药制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中...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鞣质的加入量对中药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影响,探索鞣质的存在与不溶性微粒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在经检测合格的茵栀黄注射液中加入不同量的鞣质,制成含不同浓度鞣质的模型注射液,作为测试样品。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所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第一法,光阻法,测定各测试样品中的不溶性微粒数量,并比较放置5个月后各注射液样品中微粒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0月相比,粒径≥10 μm和25 μm的微粒数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结论 推测当鞣质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促使中药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形成。  相似文献   
68.
20(S)-原人参二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20(S)-原人参二醇的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方法: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Springer,Pubmed,Ovid等数据库中近15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药活性化合物20(S)-原人参二醇的近30篇文献资料,对其药理活性按研究的热门程度进行统计概括。结果:20(S)-原人参二醇具有抗癌、抗抑郁、激活氯离子通道和抑制钠离子通道去极化的作用、抑制人胚肾HEK-293细胞和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等诸多药理活性。结论:首次对20(S)-原人参二醇的药理活性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为医药学科研人员今后开展有关20(S)-原人参二醇的药理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今后应加强其药理作用机制及毒性的研究,为开发新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9.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发展有着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加强对高校教师发展的研究已成为必然趋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以及全球化教育理念的转变等,都要求高校教师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发展。对高校教师发展理论进行了梳理,借鉴国外高校教师发展经验,结合国内研究现状,为完善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研究提出建议,探索我国高校教师发展途径,以期强化我国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