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1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医药卫生   373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心脏各导联心电图(ECG)的关联维数D2比正常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心肌缺血情况、导联位置和关联维数变化的关系,本研究设计了6只兔子急性心肌缺血实验模型,计算了其不同时间段的12导同步ECG,作出关联维数一时间(D2-T)曲线,结合电生理和解剖学知识,研究了实验结果,发现急性心肌缺血初期ECG的D2值具有动态变化特性,其原因在于心血管中存在代偿作用。ECG的D1的变化反映了单一化的心脏传输网络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的变化。将此结论由动物推广到人,可以为临床上运用D2值分析心肌缺血病症严重程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2.
原发性肝癌患者抑郁症状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抑郁症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IDM)的水平,探讨PLC患者的抑郁症状与IDM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防御式方式问卷(DSQ)对PLC患者和健康组各100例进行调查。结果:1)PLC患者中49%可能或肯定有抑郁症状,其中23%肯定有抑郁症状,其发生率高于健康组;2)PLC组的CES-D总分高于健康组;3)PLC组比健康组采用较多分裂和潜意显现机制,采用较少抱怨机制;4)肯定有抑郁症状者比无抑郁症状者采用较多IDM;5)两组CES-D总分与IDM均分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 r为0.473-0.776,其中PLC组为0.473。结论:抑郁症状是PLC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并指导患者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代替不成熟防御机制,预防并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BAFF分子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以及初步分析其异常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以来院随访的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以EDTA-Na2抗凝。采用单色和多色标记的免疫荧光分析法,分析BAFF分子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淋巴细胞CD3、CD4、CD8、CD134、CD25和CD127的表达。结果:共分析了86位肾移植受者。BAFF分子在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介于0.18%至76.97%之间。以15%为界将所有数据分成两组(表达率〉15%组和表达率〈15%组),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BAFF分子表达率〉15%组其BAFF分子表达的平均值为36.91%;BAFF^+细胞群的增加与外周血CD4^+/CD8^+比值、与循环中CD4^+CD25^+CD127^-/low T细胞群等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与循环中CD134^+ T细胞群和CD4^+CD134^+ T细胞群的增加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AFF表达率〈15%组所检测的相关指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FF分子在部分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移植排斥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34.
对柯萨奇B4病毒(CVB4)衣壳蛋白VPl保守区的亲水性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选择可能代表优势抗原表位的肽段进行合成(VPl-l肽,RIYF KPKHVK AYV),并截取了该肽段的前12个残基(VPI-2肽)用同样方法进行合成.用VP1-1肽免疫家兔制备出高效价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这些抗体与CVBI-6病毒均有结合反应,VP1-1肽与型特异性CVB1-6抗体均有良好的结合反应,表明VP1-1肽是CVB的共同抗原表位.用VP1-1肽检测心肌炎患者血清CVBIgM抗体,阳性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D2-40、calretinin及HBME-1在浆膜腔积液间皮和转移性癌细胞中的表达,评价其用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细胞块技术对87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D2-40、calretinin和HBME-1在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D2-40、calretinin和HBME-1标记间皮细胞的敏感度分别为48.1%、81.0%、77.2%,特异度分别为90.2%、69.5%、61.0%.三者联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和81.7%.三者标记卵巢癌腹水间皮细胞的特异性都不高.结论 D2-40、calretinin和HBME-1合用可辅助鉴别诊断转移性癌与间皮.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选取800例危重患者,调查患者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结果 800例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39.25%(314/8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1.850、9.026、15.116)、禁食水时间≥24 h(OR=3.639、8.262、8.517)、使用亚低温治疗(OR=1.980)、使用机械通气(OR=3.633)的危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较高。结论 危重症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与年龄、禁食水时间、使用亚低温治疗、机械通气有关,需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干预,减少喂养不耐受几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克隆丹参SmRopGEF1基因,研究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应激反应和激素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方法 根据前期丹参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SmRopGEF1基因特异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mRopGEF1基因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mRopGEF1蛋白序列特征及进化关系;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中诱导表达,构建35S启动的SmRopGEF1的绿色荧光蛋白原生质体瞬时表达载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mRopGEF1的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逆境胁迫(低温、盐及干旱)和激素诱导(生长素、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下的基因表达量。结果 丹参SmRopGEF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62 362.9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RopGEF1蛋白含有1个PRON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RopGEF1蛋白与芡欧鼠尾草和一串红RopGEF1蛋白为高同源蛋白。成功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氏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纯化出SmRopGEF1重组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结果显示SmRopGEF1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qRT-PCR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和冷胁迫能够显著提高SmRopGEF1的表达量;干旱胁迫后丹参愈伤中SmRopGEF1表达量下降。茉莉酸甲酯诱导后SmRopGEF1表达量升高。结论 克隆了丹参SmRopGEF1基因,其在抗逆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参与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研究结果丰富了丹参防御反应机制的研究,为选育丹参抗逆优良品种、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是东北地区道地药材之一。该研究对来源于不同道地产区的3份刺五加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并筛选特异性DNA条形码,并基于筛选出的特异性DNA条形码对道地产区的刺五加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3个不同道地产区的刺五加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6779~156781 bp,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含有的基因数量均为132个,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87个,tRNA 37个,rRNA 8个,其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tpI、ndhA、ycf1、atpB-rbcL、ndhF-rpl32、petA-psbJ、psbM-psbD、rps16-psbK可作为潜在的刺五加特异性DNA条形码。该研究选择序列长度为700~800 bp且易于扩增的atpI和atpB-rbcL片段对道地产区的13个产地184份刺五加样品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tpI和atpB-rbcL分别能鉴定9、8个基因型,2段序列联合分析形成23个基因型,命名为H1~H23,分布最广和占比最多的单倍型为H10,H2次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4和1.82×10^(-3),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中介邻接网络分析结果显示23种基因型可分为4类,其中,单倍型H2是最古老单倍型,并以H2为中心呈星状辐射,说明其在道地产区发生种群扩张。该研究可为刺五加道地药材遗传品质研究和刺五加的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进一步加深对刺五加居群的遗传机制研究,为刺五加遗传进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Torin1、Nutlin-3a对促进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早期心肌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将Torin1和Nutlin-3a作用于3T3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等验证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再将药物作用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早期心肌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成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qRT-PCR检测心肌细胞成熟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肌节发育情况;利用膜片钳电生理技术评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相关指标,包括频率、振幅、动作电位时程等,评价其成熟情况。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显示,Nutlin-3a和Torin1可以抑制3T3细胞的增殖,使细胞退出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utlin-3a组和Torin1组cTnT、cTnI蛋白表达量相比DMSO组有增高的趋势。qRT-PCR结果表明,Torin1处理后的心肌细胞增殖存在减少趋势,并且可能更多地以脂代谢为能量代谢方式,心肌特异性标志表达量增高提示心肌细胞内结构可能更加成熟。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形态趋近长棒型,其中Torin1组心肌细胞肌节更加丰富,排列更加规整,更加接近成熟心肌细胞形态。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分析显示,Torin1组和Nutlin-3a组振幅、最大去极化速率、动作电位平台期、APD30、APD70、APD90、阈电位绝对值相比对照组有增大的趋势,Torin1组和Nutlin-3a组动作电位频率相比对照组有减少的趋势,表明Torin1和Nutlin-3a处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早期心肌细胞,可能促进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成熟。结论用Torin1和Nutlin-3a处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早期心肌细胞,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细胞成熟的相关指标,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心肌细胞成熟的关键调控通路。  相似文献   
40.
目的开发公共卫生安全素养量表, 为我国公众的公共卫生安全素养测评提供适宜工具。方法通过理论构想、指标池构建、现场验证、题项缩减等步骤编制中国公共卫生安全素养初始量表, 转为"问卷星"电子问卷, 随机抽取4个省份共2 809名居民进行现场测试。利用经典测试理论(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RT)进行题项缩减。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单维性检验。使用R 4.1.1软件ltm和mirt包进行题项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分析, 并绘制项目特征曲线(ICC)和信息函数曲线(IIC和TIF)。结果选用专家一致性系数最优的初始量表3, 共30个题项(B1~B30), 测试对象完成1个题项平均需9.8 s。根据CTT分析, 删除校正题项-总相关系数(CITC)<0.3及题项-维度相关系数(IDCC)<0.4的B2题项;删除CITC<0.3、IDCC<0.4及难度指数<0.2的B23题项;删除CITC<0.3及难度指数<0.2的B30题项。删除后量表总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值为0.923。EFA提示删除14个因子载荷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