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6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医药卫生   309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磁县居民人口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磁县居民死亡特点、趋势变化、主要死因危害。方法按中国调整死亡率和世界调整死亡率统计计算2004-2005年和1990-1992年年龄人口死亡调整率。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统计汇总。结果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疾病是危害该县年龄人口最主要疾病,死亡率分别为200.23/10万、146.52/10万、120.37/10万、64.51/10万;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77.67%和24.43%。结论传染病死亡率2004-2005年期间比1990-1992年明显下降;恶性肿瘤死亡率略有增高,始终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2.
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抢救1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时的呼吸衰竭,PS首次剂量200mg/kg.重复剂量100mg/kg,用1~3次,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给PS后5~15分钟PaO2和PaO2/FiO2显著上升,随后FiO2和平均气道压(MAP)下调,5.5±0.8小时胸片即见改善,40.2±16.5小时胸片恢复,治疗组病死率比对照组低。结果表明PS对抢救NRDS呼吸衰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3.
<正>袋鼠式护理(KC)最早始于波哥大,当时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0%~([1])。缺乏暖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同一台暖箱里面放置2名甚至更多的婴儿,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母婴分离状态也使得很多早产儿被放弃治疗。研究者发现将婴儿放到母亲裸露的皮肤上进行大面积的皮肤接触,不仅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还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2]),20世纪80~90年代该研究结果得以广泛传播,很多NICU都纷纷开展了KC。KC在中国NICU也陆续开展,尽管医护人员知道KC有  相似文献   
194.
病人 男 ,5 9岁。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 ,偶吐白色泡沫痰 ,继之出现胸闷、憋喘 ,活动后症状加重。但无胸疼、心悸 ,无发热、寒战。既往有“胃溃疡病史”30年。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片示右上中纵隔气管分叉上方一不规则块影 ,约 6 0cm× 7 8cm× 5 6cm ,边缘锐利清晰 ,其内密度不均 ,可见大量高密度钙化影 ,部分融合成块状 (图1) ,气管受压变形 ,并向左推移 ,食管亦受压移位 ;右肺上叶稍受压 ,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2 0 0 2年 10月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术。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入胸 ,见右胸腔内少量淡血性…  相似文献   
195.
目的测定不同胎龄新生儿和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与ROP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新入院的新生儿184例,分为<32周组、~36周组及足月儿组;各组根据是否吸氧再分为未吸氧和吸氧两个亚组。ROP组为出生体重<2kg,经眼科筛查确诊为ROP的早产儿。各组新生儿分别在出生后第1、3、5、7周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1浓度。结果在未吸氧的新生儿中,足月儿组血清IGF-1浓度随着日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32周组和~36周组血清IGF-1浓度则随着日龄的增加先下降,然后再缓慢回升,约在第5周时恢复至出生时的水平。<32周早产儿组和~36周早产儿组在第1周和第3周时的血清IGF-1浓度显著低于足月儿组(P<0.01)。在<32周组及~36周组,吸氧组与未吸氧组之间血清IGF-1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足月儿组,吸氧组血清IGF-1浓度在第1周显著低于未吸氧组(P<0.01)。ROP组患儿的胎龄均<32周,均吸氧≥3d。ROP组血清IGF-1浓度较<32周早产儿的吸氧组和未吸氧组低,在第1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纠正胎龄31周时,ROP组血清IGF-1浓度显著低于非ROP早产儿组(P均<0.01)。ROP组血清IGF-1低于30ng/ml的持续天数较<32周早产儿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在早产儿出生后第1周或在纠正胎龄31周时,血清IGF-1浓度明显较低或低血清IGF-1的持续时间较长,这可能预示R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6.
早产儿视网膜病多中心筛查过程中的管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高危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眼底筛查过程中的一些管理体会,以减少失访,提高筛查效果,避免发生严重合并症。方法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2月31日在华东地区13家三级医院建立了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协作网,将出生体重<2000g或者胎龄≤34周的所有早产儿纳入筛查对象,进行登记,在筛查过程中加强管理,对出院病例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结果共纳入882例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例进行眼底筛查,筛查率达到100%。在第1次眼底检查后对所有病例都进行随访,共有95例失访,失访率为13.9%;在随访过程中有25例患儿死亡,死亡病例在ROP检查前或随访结束前死亡,无ROP病例;拒绝检查10例,最终完成随访病例752例,其中有123例发生ROP,发生率为16.4%。在ROP中,需要激光治疗24例,冷冻治疗10例,合计34例,占27.6%。经过及时治疗,视网膜病变消退,未出现失明病例。在筛查过程中未出现心动过缓、乳汁吸入、呼吸道阻塞和低血糖。没有发生交叉感染。结论在ROP筛查过程中,严格执行筛查指征和病例登记制度,可以减少漏查;规范筛查方法,可以避免筛查过程中发生合并症;加强新生儿科、眼科及家长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减少失访率。  相似文献   
197.
〔目的〕研究杀虫剂与消毒剂的混合制剂对卫生害虫的杀灭效果。〔方法〕选择不同配方的杀虫剂复配后和含氯消毒剂混合,测定杀虫剂复配制剂与混合制剂对常见卫生害虫成虫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及对卫生害虫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配杀虫剂(溴氰菊酯5%,氯菊酯15%,阿维菌素0.08%,戊唑醇0.6%,均为体积分数)与含氯消毒剂混合后对卫生害虫有着较好的杀灭效果。〔结论〕针对口岸卫生处理对象的复杂性,混合制剂有助于提高口岸卫生处理效果,兼具良好的消毒和杀虫功效。  相似文献   
198.
对黄腊果藤茎采用性状和显微的方法进行生药学研究,找出藤茎的主要鉴别特征,为黄腊果藤茎药材鉴定、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9.
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在NICU住院时间比较长,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患儿皮肤黏膜经常存在真菌感染,且易侵犯胃肠道、肺和脑膜等,引起深部真菌感染。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后果严重,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在NICU,新生儿真菌血症患病率为0.4‰~2‰,极低体重儿(VLBW)为3.8%~12.9%。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在近30年增长了约36倍,以全身性念珠菌病为例,VLBW患病率达0.6%~20%,病死率为11.4%~44%,是引起VLBW败血症第三大原因。主要致病真菌包括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或曲菌等。新生儿易发生真菌血症相关因素有…  相似文献   
200.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T182C多态与重性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08例正常对照组和92例重性抑郁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NET基因T182C多态性.结果 该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重性抑郁症组(TT、TC、CC分别为41例,46例,5例)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1.023,P=0.600),2组间等位基因差异无显著性(χ2=0.472,P=0.492).重性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年龄阶段NET基因T182C各基因型分布(χ2=0.954,P=0.573)及等位基因分布(χ2=0.321, P=0.276)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NET基因T182C多态性与重性抑郁症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