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医药卫生   4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 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2.
小儿大脑半球肿瘤34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3.
64.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为探讨CT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现将我院1996~1997年收治的32例癫痫患儿的CT结果分析如下。一、资料和方法32例患儿,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3个月~14岁。强直一阵挛性19例,婴儿痉挛症6例,失神发作4例,颞叶癫痫3例;原发性癫痫14例,继发性癫痫18例。继发病因:围产期缺氧、颅内出血9例,大脑发育不全3例,脑外伤3例,脑瘤3例。头颅CT检查进行头颅平扫,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二、结果32例患儿中,头颅CT异常19例,异常率59%。继发性癫痫18例均异常,其中外部性脑积水8例,脑萎缩和/或脑…  相似文献   
65.
66.
国内外对中药附子成分与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内外对中药附子成分与活性的研究张卫东,韩公羽,梁华清,陈海生(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中药附子,自古以来为中医常用植物药之一。《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下品,收为大热之药,用以治疗"阳衰欲脱,身凉肢冷,脉微欲绝"。是回阳救逆的药物,是古代温剂...  相似文献   
67.
苦木科(Simaroubaceae)是一个小科,约包含30属200种植物。本科植物的树皮及木部含有苦味物质,六十年代以前对这类物质的化学研究工作不多,因而这个科中的药用植物仅局限于牙买加苦木(Picrasma excelsa)、苏利南苦木(Quassia amara)、鸦胆子(Brucea javanica)和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果实——凤眼草等数种。六十年代初期以来,对苦本科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鬼针草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降糖活性。方法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鬼针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血糖值的影响。结果鬼针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结论鬼针草乙酸乙酯提取物有显著的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69.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对达到医学生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在不断探索新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笔者将病案导入式(Case-based Instruction,CBI)教学法应用于心胸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与临床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0.
陈海生 《光明中医》2014,29(11):2376-2377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治疗大法,是"补不足,损有余"的"权衡相夺",其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是针对"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虚实理论而设的。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以说致病的原因虽在于邪,发病的关键却在于正,也即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由此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促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方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该法在《伤寒论》中更是得到充分的体现,下面将从《伤寒论》的角度作一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