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2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328篇
医药卫生   749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华南地区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且听力阈值正常儿童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ASD儿童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将其与年龄及性别分布相匹配(P>0.05)的健康儿童诱发电位的听阈值、波潜伏期、波间期、Ⅰ-Ⅲ/Ⅲ-Ⅴ波间期比值及Ⅴ/Ⅰ波幅比值的异常率进行比较分析。如受试者一侧耳的听阈超过30 dBnHL,则该侧耳BAEP数据将被排除在两组之外。结果 总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788例患儿及15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ASD组共有1 530耳以及对照组300耳的BAEP资料纳入最终分析。两组入选受试者在90 dB声刺激下均能分化出良好波形。1)ASD儿童的Ⅰ波潜伏期、Ⅲ波、V波潜伏期以及Ⅰ-Ⅲ波间期均较同龄儿童延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06、-3.986、-2.552、-2.405,P<0.05);2)ASD儿童Ⅰ-Ⅲ/Ⅲ-Ⅴ波间期比值异常率(3.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SD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存在特异性改变,尤其脑干传导时间的异常延长,提示ASD患儿存在脑干功能的障碍,可能导致相关信息传递的损害。  相似文献   
92.
陈文 《医学文选》2001,20(2):207-207
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乃至运用本门学科知识的主要手段。实验课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有加深学生对本门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了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人才,中等卫校需大力加强实验教学工作。1实验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1.1坚持实验教学的科学性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限制,中专课程设置以疾病为中心,已不适应生理-心理- 社会的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口腔医学作为一门专业应当有所侧重,建议适当压缩临床医学及部分医学基础课,增加入文、心理及其他有关素质教…  相似文献   
93.
目的:提高胰岛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11例胰岛素瘤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前B超阳性率18%,CT阳性率27%,术中探查阳性率90.9%。种肿瘤摘除10例。远段胰腺切除1例。结论:Whipple三联征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手术是治疗胰岛素瘤的最佳方法,术中仔细探查,监测血糖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复方补血胶囊中葡萄糖酸亚铁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复方补血胶囊中葡萄糖酸亚铁的含量测定。方法:根据Fe^2 与邻二氮菲显色,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葡萄糖亚铁在7-34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日内变异均符合要求,结论:建立了复方补血胶囊中葡萄糖酸亚铁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维生素C对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C组 ,麻醉后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ml/kg和维生素C 0 .2g/kg ,术前及麻醉后不同时刻进行红细胞C3 b受体花环率 (RBC C3 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 ICR)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测定。结果 :对照组RBC C3 bRR术中及术后进行性下降 ,与术前比较P <0 .0 5 ;维生素C组RBC C3 bRR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 ,CPB停机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组患者丙二醛均升高 ,但对照组与术前比较P <0 .0 5 ,维生素C组与术前比较P >0 .0 5。结论 :维生素C可降低体外循环患者红细胞内过氧化脂质反应 ,改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6.
胸腹联合切口为近代胃贲门癌广泛采用的手术径路 ,术后出现肋弓肋软骨炎是不太常见的并发症 ,若一旦发生 ,往往经久不愈。我科自 1988~ 1992年共施行胃贲门癌经胸腹联合切口的手术 187例 ,出现术后肋弓肋软骨炎 5例 ;1993~ 2 0 0 0年经过改进手术后 ,经胸腹联合切口手术 2 84例 ,无术后肋软骨炎发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8~ 1992年手术改进前 187例 ,男性135例 ,女性 5 2例 ,年龄 5 8.5± 12 .2岁 (34~ 83岁 ) ;其中贲门癌 6 4例 ,胃底癌 4 0例 ,胃体癌 83例 ; 期 2例 , 期 2 8例 , 期 10 5例 , 期 5 2例 ;施行全…  相似文献   
97.
紫菀是临床常用的化痰止咳要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紫菀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萜类及其苷、肽类、黄酮、蒽醌、香豆素、有机酸、酚类、甾醇、挥发油及苯丙素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菀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对紫菀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依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及确定原则对紫菀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紫菀质量标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潘赐明  任雪  韦姗姗  曹蓓苓  王维  杨艳  陈文慧  徐宏喜 《中草药》2023,54(12):3911-3920
目的 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和转录组学探究丹栀逍遥散防治焦虑肝郁化火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检索并获取丹栀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及靶标、焦虑肝郁化火证靶标信息,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以确定最终需要验证的靶标。利用GEO数据库转录组学验证整合网络药理学结果,同时采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与焦虑肝郁化火证相关的靶标13个,丹栀逍遥散活性成分430种。整合药理学结果显示,丹栀逍遥散防治焦虑肝郁化火证主要通过调控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AR)、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的激活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相似文献   
99.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发一系列脊柱相关疾患的病理基础,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IDD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表明,IDD是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早期观点认为IDD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大椎间盘衰老引发,然而近年来IDD疾患的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明确IDD的发病机制并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显示,IDD具有很强的遗传倾向,因此在基因水平寻找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高通量测序、高分辨质谱以及计算机综合支撑下的组学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为阐明IDD发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弥补了传统遗传学研究的一些不足。在IDD研究中,主要通过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n sequencing,WES)、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等技术来揭示IDD最初阶段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调控机制,以期在DNA层面发现与IDD相关的突变基因和位点。在该方法及相关技术的助力下,IDD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显著加快了IDD新靶点的发现。笔者就基因组学相关技术在IDD遗传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今后IDD相关疾患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原发性肺腺泡细胞癌极其罕见,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把腺泡细胞癌定义为一种向(浆液)腺泡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源性肿瘤。它被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自从1972年Fechner首次报道以来,迄今总共不足30例文献报道。因其罕见故容易与其它肺部肿瘤混淆而误诊。我们报道了1例合并纵隔偏移的原发性肺腺泡细胞癌,女,27岁,右肺巨大腺泡细胞癌,行右全肺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