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3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 EDH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的血管舒张作用以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超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按照Longa 法对实验动物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采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大鼠脑组织硫化氢( H2 S)含量的变化;取局灶性I/R损伤大鼠 MCA,显微镜下测量 MCA 的血管直径;用微电极记录MCA的VSMC的膜电位;RT-PCR 法测定I/R大鼠 MCA 内皮细胞胱硫醚-γ-裂解酶( CSE ) mRNA 表达.结果 I/R大鼠脑组织中的H2 S含量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加;在离体I/R大鼠MCA,用3 × 10 -5 mol/L的 L-NAME (NO合酶抑制剂)和1 × 10 -5 mol/L的Indo(PGI2 合成酶抑制剂) 预灌30 min后,乙酰胆碱(ACh)(10 -7 ~10 -4.5 mol/L)可显著舒张血管,即 EDHF 介导的舒张反应明显增强;I/R大鼠 MCA 平滑肌细胞膜电位检测实验中,L-NAME 和 In-do 存在的条件下,ACh(10 -7 L~10 -4.5 mol/L )随着浓度增大,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超极化作用,并且与正常大鼠MCA相比,超极化作用有明显的增强;I/R 大鼠 MCA 内皮细胞中CSE mRNA表达上调.结论 EDHF明显增强I/R大鼠MCA的血管舒张反应和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反应,表明内源性ED-HF( H2 S)对局灶性I/R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拉莫三嗪(LTG)及卡马西平(CBZ)对成年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确诊的74例成年癫痫病人随机分为LTG组(n=40)、CBZ组(n=34),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用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30例成年健康对照进行比较;再经LTG和CBZ单药治疗6个月及1年后检测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未经治疗的癫痫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CBZ治疗6个月及1年后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显著降低(P<0.05),而服用CBZ后各时点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无显著性变化(P>0.05);经LTG治疗后的不同时点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TG并不引起成年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而CBZ可造成成年癫痫患者TT4、FT4、TT3的降低.但甲状腺激素水平的降低并未造成临床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ATP通道)和脊神经在鞘内注射吗啡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建立鞘内置管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10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生理盐水)、二甲亚砜组(DMSO,GLI的溶剂)、CGRP8-37组(CGRP受体阻滞剂,3nmol.kg-1)、格列苯脲组(GLI,KATP通道阻滞剂,0.3 mg.kg-1)、利多卡因组(LID,1%盐酸利多卡因10μl)、鞘内注射吗啡预处理组(MPC,3×1μg.kg-1)、CGRP8-37+MPC组、GLI+MPC组、LID+MPC组、GLI+LID组。观察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计算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乘积(RPP);心肌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的体积、心肌梗死面积以IS/AAR表示。结果与CON组比较,MPC组、LID组、LID+MPC组和GLI+LID组的IS和IS/AAR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与MPC组比较,CGRP8-37+MPC组、GLI+MPC组和LID+MPC组的IS和IS/AAR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外周CGRP的释放、KATP通道和脊神经可能参与了鞘内注射吗啡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后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erin,Hyp)对新生大鼠脑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分离的新生大鼠脑细胞缺氧30min或缺氧30min后再给氧40min造成细胞缺氧或再给氧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用Fura2-AM方法测定脑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结果脑细胞缺氧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从(62.0±13.0)U·L-1(Sham组)增高到(116.0±16.6)U·L-1(Control组,P<0.01),再给氧时,LDH和MDA分别从(45.6±9.2)U·L-1和(9.1±0.9)μmol·L-1(Sham组)增高到(106.0±17.4)U·L-1和(16.4±2.7)μmol·L-1(Control组,P<0.01)。Hyp在1.0~16.0μmol·L-1范围内,明显地抑制缺氧及再给氧损伤诱导的上述LDH和NO增高,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1.0~16.0μmol·L-1的Hyp不仅可明显地抑制缺氧诱导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和脑细胞内[Ca2+]i的增高(P<0.05或P<0.01),也可明显地抑制再给氧时NO和脑细胞内[Ca2+]i的升高(P<0.05或P<0.01),16.0μmol·L-1的Hyp可将再给氧时NO和[Ca2+]i分别从(34.4±6.3)μmol·L-1和(640±94)nmol·L-1(Control组)降至(25.0±5.1)μmol·L-1(P<0.05)和(331±56)nmol·L-1(P<0.01)。结论Hyp对神经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O的释放、钙超载及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脑阿片受体在侧脑室注射吗啡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侧脑室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10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吗啡预处理组(MPC组)、nor-BNI组、CTOP组、NTD组、nor-BNI+MPC组、CTOP+MPC组和NTD+MPC组.IR组在缺血前30min时经5 min侧脑室输注生理盐水5 μl停止5 min,重复3次;IPC组在缺血前30 min时行缺血5 min,再灌注5min,反复3次.MPC组在缺血前30 min时经5 min侧脑室注射吗啡1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5μl),停止5 min,反复3次;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nor-BNI组、CTOP组和NTD组分别在缺血前40 min时侧脑室注射nor-Binahorphimine(κ受体阻断剂)、D-Phe-Cys-Tyr-D-Trp-Orn-Thr-Pen-Thr-NH2(μ受体阻断剂)和Naltrindole(δ受体阻断剂),nor-BNI+MPC 组、CTOP+MPC组和NTD+MPC组于注射吗啡前10 min分别侧脑室注射3种阿片受体阻断剂,上述阿片受体阻断剂的剂量均为15 nmol.于再灌注120 min时采集股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性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计算梗死区(IA)体积及IA与缺血危险区(AAR)体积的比值(IMAAR).结果 与IR组比较,IPC组和MPC组IA体积和IMAAR降低,血清LDH和CK的活性降低,血浆CGRP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MPC组比较nor-BNI+MP(=组、CTOP+MPC组和NTD+MPC组IA体积和IA/AAR升高,血清LDH 和CK的活性升高,血浆CGRP浓度降低(P<0.05或0.01).结论 脑λ、δ8和μ三种阿片受体均参与了侧脑室注射吗啡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支配心肌的肽能神经纤维释放CGRP有关.  相似文献   
76.
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众所周知,学医必通三理,其中一理即指药理。由此可见,药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药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均很强的学科,医学生必须通过药理学实验进行实践性环节的学习,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而药理学的理论是通过动物实验建立起来的,因此仅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药理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掌握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77.
中枢吗啡后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中枢吗啡后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是否产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2只♂SD大鼠,建立侧脑室置管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Sham)、对照组(CON)、静脉对照组(VCON)、后处理组(POC)和吗啡后处理组(MOC),MOC组根据吗啡不同给药剂量(3、0.3、0.03μg.kg-1)分为MOC1组、MOC2组、MOC3组。观察指标有: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压力心率乘积(RPP)、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体积、IS/AAR以及再灌注120min时血浆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取CON组、MOC2组、POC组和Sham组大鼠的脑组织,观察各组孤束核中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POC组、MOC组IS/AAR和cTnI明显降低(P<0.05,P<0.01)。VCON组与CON组无明显差异(P>0.05)。POC组、MOC2组中c-fos蛋白在孤束核中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中枢吗啡后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产生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和中枢中c-fos蛋白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7d龄健康新生SD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假手术组(n=14)及HIBD模型组(n=34)。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采用改良Rice方法行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h后将新生大鼠置于37oC恒温水浴的1L有机玻璃缺氧舱中,输入氧浓度为8%±0.1%的氮氧混合气体持续缺氧2h,观察缺氧缺血后24h内神经行为变化及24、48、72h脑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干湿法测定24h脑含水量。应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HIBD大鼠脑组织铁元素含量。结果HIBD模型组新生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发生率为94.12%,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发生神经行为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HE染色可见神经元损伤和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异常。HIBD模型组左侧脑含水量较右脑、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HIBD大鼠左侧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P<0.05);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右侧脑组织铁元素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组织中铁元素含量的增加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维持铁代谢的稳态对防治铁超载引起的脑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小剂量心律平、胺碘酮、安搏律定三药合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舌下iv乌头碱(Ac)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平(Pro)、胺碘酮(Ami)、安搏律定(Apr)单用及合用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每日单独使用Pro120mg·kg-1、Ami40mg·kg-1、Apr20mg·kg-1可推迟Ac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及缩短其持续时间;而Pro40mg·kg-1、Ami20mg·kg-1、Apr4mg·kg-1无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联合应用Pro260mg·kg-1、Ami130mg·kg-1及Apr26mg·kg-1则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结论三药联合应用不仅可保持一定疗效,也可大大减少各药剂量。  相似文献   
80.
本文研究发现,银杏叶总黄酮50mg·kg[-1iV无明显降压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椎动脉灌流压,椎动脉注射银杏叶总黄酮5.0mg·kg-1也可显著降低椎动脉灌流压;体外脑组织培养试验也表明0.05,及0.25mg·ml/-1的银杏叶总黄酮可显著降低营养液中葡萄糖含量。上述实验表明银杏叶总黄酮有降低椎动脉阻力及促进脑组织对糖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