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探讨抗炎镇痛液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7例均行鞘管内注射抗炎镇痛液,内含曲安奈德5mg、维生素B12 0.5mg、2%利多卡因1ml加生理盐水共3ml,同时予25μg/ml医用三氧3~5ml注射治疗。结果治愈21例(77.8%),好转5例(18.5%),无效1例(3.7%),有效率96.3%(26/27例)。结论抗炎镇痛液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该社区中的2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通过制定社区护理干预方案,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护理,运动疗法,自我监测,注射胰岛素管理,预防感染。结果 2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干预后,FPG,2 hPG,HbA1C均较干预前水平明显下降。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要求终止妊娠(怀孕6周~10周)的健康妇女1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用丙泊酚,B组丙泊酚-芬太尼复合。观察Bp、HR、SPO2,记录丙泊酚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丙泊酚剂量需达到2mg/kg以上方能满足无痛人流手术的要求,B组诱导期丙泊酚用量1mq/kg,明显少于A组(p〈0.05);A、B组诱导后2分钟BP稍有下降、HR减慢、SP02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5),A、B组镇痛效果为100%,宫颈松驰情况B组比A组好,A、B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0。结论:丙泊酚-芬太尼复合用于人流术,不仅减少丙泊酚总剂量,镇痛效果显著,有效地抑制或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痛,更好预防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且不影响清醒质量,是一种安全和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围术期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心肌酶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初发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发病后12h内行急诊PCI手术治疗,术后入ICU观察24h。研究组PCI术前30min给予石美托咪定首剂负荷量推注诱导镇静,随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采用Ramsay镇静分级,患者维持镇静深度2~3级。对照组行PCI期间依据患者胸痛症状及烦躁程度给予吗啡2~5mg静脉推注,效果不明显时以吗啡2~3mg静脉复推。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T0)及用药后24h(T1)围术期检测心肌酶学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钠尿肽(BNP)水平,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术前(T0)2组患者cTn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Tn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h(T1)研究组cTnI、CK-MB、BNP、hs-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围术期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减少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25.
目的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相比较的优缺点。方法剖宫产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L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3mL+芬太尼0.05mg,观察5min,确认无腰麻征象后在硬膜外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至无痛平面达T8。对照组0.75%罗哌卡因2mL注入蛛网膜下腔,随后置入硬脊膜外导管备用。分别记录麻醉阻滞时间,及最高阻滞平面。于麻醉穿刺、切皮和娩出胎儿时记录VAS评分和血压,计算低血压发生率。记录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例数。记录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效果相当,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阻滞对照组较快,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低血压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有16%,对照组有60%。最高阻滞平面观察组为T(7±2),对照组为T(5±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确切可靠、可控、产妇生命体征平稳,胎儿安全,最适合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聚明胶肽注射液预防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预输注负荷量聚明胶肽注射液30例(A组)和常用的晶体液复方乳酸钠30例(B组);入手术室后记录基础收缩压(SBP)和心率(HR),常规行L2~3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患者取左侧位,开放静脉后,A、B组各给予500ml作为预输注负荷量,于30min内输完,之后按10ml/(kg·h)维持输注;负荷量输入后给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5min后未出现全脊髓麻醉现象,给予2%利多卡因5ml,测试麻醉平面不超过T6,继给予0.89%罗哌卡因5~10ml,分两次间隙5min给入;记录胎儿取出前各时点产妇的SBP、HR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等不适情况,当SBP〈90mmHg或SBP低于基础值的80%即视为低血压发生,胎儿取出后按临床Apgar新生儿评分。结果两组所达到的阻滞平面T6~8~S;麻醉中恶心、呕吐的发生与低血压的发生相伴随(A组2/30,B组6/30),并随低血压的纠正而缓解;胎儿取出后Apgar评分均〉8分,两组无明显差异;B组最低SBP值低于A组,最高HR值高于A组(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20%,A组发生率为6%(P〈0.05)。结论剖宫产硬膜外麻醉预输注负荷量聚明胶肽注射液可以有效地防治术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Supreme喉罩通气在甲状腺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喉罩组(S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每组30例,分别用相同方法的麻醉诱导、维持和机控呼吸。分别记录2组置入喉罩(导管)前(T1)、置入喉罩(导管)后即刻(T2)、及拔除喉罩(导管)前(T3)、拔除喉罩(导管)后即刻(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S组HR、MAP在置入喉罩前后和拔除喉罩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T组HR、MAP在插管后即刻与插管前、拔管后即刻与拔管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S组呛咳、咽痛、声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T组低(P<0.01)。结论 Supreme喉罩通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全身麻醉中安全、有效,且具有优越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平稳快速、无痛舒适的小儿麻醉诱导模式。方法选择80例2~12岁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组(S组)和静脉麻醉诱导组(M组)。监测记录诱导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记录诱导时间、哭闹例数、静脉一针穿刺成功例数(率),观察有无呕吐、屏气、呛咳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 S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M组小(P〈0.05),与M组比较,S组诱导时间明显缩短、哭闹例数明显减少、静脉一针穿刺成功率更高(P〈0.05),两组患儿麻醉相关并发症均有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方式用于小儿麻醉安全可行、平稳快速,亲子型诱导模式凸显舒适化医疗优势。  相似文献   
29.
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术后镇痛最佳剂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术后采用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吗啡自控镇痛 (PCEA)治疗 ,近年来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 ,但由于价格较贵 ,在我院还不能广泛应用于手术患者。对这类患者 ,可采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术后单次镇痛 ,其效果确切 ,持续时间长 ,操作简单。但不良反应也较多 ,甚至偶尔引起呼吸抑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的最佳剂量 ,使用最小剂量的吗啡使并发症减少至最少 ,同时又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9年 8月— 2 0 0 3年 8月的择期腹部手术 4 0 0例 ,男 16 4例 ,女 2 36例 ,年龄 13~ 85岁 ,其中上腹部手术 14 2…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上海市闵行区外来流动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前来闵行区莘庄社区体检门诊进行体检的外来流动育龄妇女631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外来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较差,仅有58.0%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三种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是:输血(84.3%)、性行为(81.6%)、母婴传播(74.5%).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仅为40.7%.已婚和未婚的育龄妇女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有明显差别,未婚育龄妇女明显高于已婚育龄妇女.多因素分析显示.艾滋病知识与文化程度和流入地居住年限有关.文化程度越高知识得分越高,流入地居住的年限长则艾滋病得分也高.结论 需要进一步提高外来流动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加强对已婚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宣传,以增强她们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意识,促进安全套的使用率,从而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