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CME)致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损伤的死亡受体凋亡途径激活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CME组、假手术组(S组),每组50只大鼠;采用夹闭升主动脉后经左心室注射0.1 ml、42 μm微球(3×10~4/ml,3000个)建立大鼠CME模型,注射生理盐水构建S组.每组大鼠按不同观察时间点随机分为0、3、6、12、24 h组,大鼠各10只.应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组织病理切片HE及HBFP染色进行梗死区域测量.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以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ose-3及caspase-8的表达.结果 CME组除0 h时间点外,其余时间点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S组显著降低(P<0.05),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心排血量下降及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显著增加(均为P<0.05).CME组3、6、12、24 h时间点均可见明显的心肌微梗死灶,但各时间点之间的微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ME组各时问点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S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凋亡主要分布在微梗死区及其边缘区;CME组各时间点中,以6 h的凋亡指数最高(P<0.05),12 h开始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凋亡过程中最主要的终末剪切酶caspase-3和死亡受体凋亡通路的关键蛋白caspase-8的表达均在3 h开始升高,6 h达高峰(均为P<0.05),12 h开始表达减少,24 h已显著下降(P<0.05);与相应S组比较,除0 h外,CME各时间点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死亡受体凋亡途径的显著激活是CME致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损伤的重要机制并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心肌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62只,经左心室注射42μm微栓塞球,建立大鼠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将存活的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微栓塞组(CME组,50只)、关托洛尔组(CME-M组,50只),另以左心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假手术组(S组,50只),各组按注射后3、6、12、24 h、4周共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10只,观察炎性细胞因子在心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与S组比较,CME组在微栓塞后3、6、12、24 h时间点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VEF显著下降(P<0.05),4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CMF组比较,CME-M组3、6、12、24 h时间点TNF-α、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4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CME组比较,CME-M组12、24 h和4周LVEF显著升高(P<0.05)。结论美托洛尔可以明显改善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缬沙坦(valsartan)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 组:M 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一次性项背部注射野百合碱(60 mg / kg)后自由摄食、饮水;V 组(缬沙坦干预组),同M 组注射野百合碱并同等条件饲养,4 周后开始用缬沙坦20 mg / (kg·d)灌胃,持续4 周达实验终点;C 组(正常对照组)一次性项背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与实验组同等条件饲养.然后经微导管介入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计算右室肥大指数[RV/ (LV + S)];分别采用HE 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及VG 染色观察肺动脉结构的改变,计算肺动脉管壁厚度和管腔面积,评价缬沙坦对肺动脉重构的影响.结果:缬沙坦可有效降低野百合碱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动脉管壁的厚度,增大管腔面积(P < 0.01).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抑制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重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ngⅡ介导的增殖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