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2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95篇
医药卫生   578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护人员在病房医疗实践活动中,不能只见病,不见人,及物化现象。病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思想的,有行为的,属于社会的一员。实践证明,病人的心理活动与疾病的疗效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住院病人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及护理作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22.
血管性痴呆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的持续性损害。多有卒中病史,是老年痴呆的常见类型,属中医学“痴呆”、“呆病”范畴。该病不仅给病人带来长期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但是临床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发现从胆论治,常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3.
对199名拟菊酯分装车间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在接触空气中溴氰菊酯平均浓度为0.005~0.012毫克/立方米及杀灭菊酯为0.012~0.055毫克/立方米共0.5~4.5月并有一定程度皮肤污染的情况下,2/3受检者出现面部烧灼、刺痒、或紧麻感;1/3有喷嚏流涕等症状.夏季分装时,面部异常感觉与头昏、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及皮肤出现红色粟粒样丘疹者较冬季时为多.未发现其它脏器或系统异常,亦未见急性中毒征象.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环一磷酸腺苷、环一磷酸鸟苷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用气相色谱法可检出分装工尿中的杀灭菊酯,但分装工尿中溴氰菊酯的含量皆低于气相色谱法及高压液相色谱法可检下限.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68例上、下呼吸道和肺部的各种急慢性炎症患者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情况。结果68例患者经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达到了稀释痰液、祛痰、平喘、消炎的功效。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作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副作用少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5.
帕金森病 (PD)是神经系统难治的顽疾之一 ,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为了寻求治疗PD的新领域 ,开发祖国的中医中药宝库 ,我们在 1997年立项对帕金胶囊 (丸 )的研制进行了研究并与息宁的治疗相对照。方法如下 :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1 1病例选择 :根据 1989年中华医学会有关PD的诊断标准 ,选择PD6 8例为治疗组 ,其中原发性 5 6例 ,脑动脉硬化所致PD综合征 12例。对照组 38例 ,原发性PD31例 ,动脉硬化PD综合征 7例。治疗组(帕金胶囊 (丸 ) )与对照组 (息宁 )在性别、年龄、病程中 ,经统计学处理P >0 5 ,无显著性差异 ,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6.
为了识别在不同思维状态下的自发脑电(EEG)信号,本文用6阶自回归(AR)模型表示EEG信号,用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作分类器,分别用LVQl和LVQ2.1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测试,比较了网络选择不同参数时对分类正确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竞争层神经元数目直接影响了正确率,当选择最佳参数值时分类正确率为62%-83%,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温度、抗凝剂(EDTA-K2)对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双位点酶放大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2例健康体检者在两种不同温度(25℃和37℃)的血清标本,以及在相同温度(37℃)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血标本进行ECP水平测定。结果25℃组和37℃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8.92±6.45μ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7℃温度下加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血标本的ECP水平分别为5.26±2.60μg/L(x±s)和19.87±12.16μg/L(x±s),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温度和抗凝剂(EDTA-K2)对血标本的ECP水平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6%~47%[1],一旦发生出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02例,其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69例,女33例;年龄9~82岁,平均年龄43.2岁。按GCS评分[2],3~5分36例,出血11例(31%);6~8分66例,出血7例(11%)。通过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及CT扫描,诊断为原发性脑干损伤22例,弥漫性脑肿胀5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43例,脑内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26例。1.2诊断:全部病例中只有1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29.
30.
人工肾之父     
20世纪30年代后期,荷兰著名学者科洛夫(Willem(pim’)John Kolff),在他27岁时的医学实习中,他主治的一位农民的22岁儿子死于尿毒症,使他非常内疚,产生了研制替代肾功能装置的念头和决心。他发现作为香肠肠衣的赛璐芬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历经无数次的探索,他在赛璐芬无缝管子内,灌装含尿素的水或血液,把管子摇晃于装有生理盐水的水槽里,证实所有尿素都能排出管子之外。根据这一原理,终于研制成第一台转鼓式人工肾(Rotating—drum typeA.K)。这种方法是用赛璐芬膜管绕在一圆筒上,在转动同时接触透析液。1943年到1944年,他用这种人工肾先后治疗15名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