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维斯塔尔大鼠随机分成3组:Ⅰ组(空白组或假手术组)、Ⅱ组(缺血组)、Ⅲ组(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线栓法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各组于脑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22 h后观察各组大鼠脂质过氧化降解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和线粒体标志酶SDH、CO的活性。结果①Ⅱ、Ⅲ组再灌注22 h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或p<0.05),线粒体标志酶活性SDH、CO表达显著低于Ⅰ组(p<0.01);②与Ⅱ组比较,Ⅲ组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SDH、CO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乌司他丁能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及清除体内自由基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的绝对和相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筛选并鉴定胸科手术中分别采用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的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收集胸科手术中采用单肺通气和双肺通气的患者血清,每组各10例,将每一组血清等量混合后应用多重免疫亲和层析柱(MARS)去除血清中的高丰度蛋白,样本经iTRAQ标记和液相色谱分离后,用质谱仪进行鉴定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经质谱鉴定共获得189种蛋白质,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42种(上调或下调20%)。单肺通气组与双肺通气组比较,有33种蛋白质表达上调,9种表达下调。结论iTRAQ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筛选出多种与单肺通气肺损伤相关的生物标记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单肺通气肺损伤发生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Ⅲ、Ⅳ。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将100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治疗后疗效分析结果、5年内远处转移发生率及1、3、5年无瘤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鼻咽肿瘤达到CR者分别为46例和43例,PR分别为4例和7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达到CR者分别为47例和39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分别为3例和1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5年内远处转移发生率分别为24%和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65%、45%,对照组分别为80%、5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期化疗加辅助化疗提高了Ⅲ、IVa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提高了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ki67与ezrin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鼻咽癌组织中ki67及ezrin蛋白的表达,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i67在所有鼻咽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高表达者43例(65....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936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50例肺癌患者和50例对照者的VEGF 936C/T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明确936C/T位点基因型,并行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风险关联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VEGF 936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 936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无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壮族人群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探讨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68例肺癌患者,对照组为同时期70例呼吸系统非肿瘤疾病住院患者,用PCR及复合PCR技术判定基因型,分析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临床相关因素关系.结果:①广西地区壮族非肺癌人群GSTM1、GSTT1基因缺陷频率分别为55.71%和48.57%.②GSTM1和GSTT1基因缺陷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69.12%,55.71%和66.18%,48.57%,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GSTM1、GSTT1基因联合缺陷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50.0%和27.14%,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34).④GSTM1、GSTT1基因型分布频率与肺癌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①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在广西壮族非肿瘤人群与广西地区正常汉族人群之间无差异.②GSTM1、GSTT1的单一基因缺陷型不增加患肺癌的危险,而两者联合缺陷时可能与肺癌易感性相关,同时携带GSTM1(一)、GSTT1(一)的患者易患肺癌.  相似文献   
68.
张援  阮林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12):1433-1436
目的 探讨不同的阿片类药物对肝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及IL-2和TNF-α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接种的方法建立H22肝癌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肝癌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 /CD8+数值,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2和TNF-α数值.结果 与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哌替啶组中肝癌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没有明显变化(P>0.05),吗啡组、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均明显降低(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比较哌替啶组小鼠血清IL-2含量明显升高(P<0.05),血清TNF-α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比较吗啡组、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血清IL-2和TNF-α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对肝癌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TNF-α明显抑制.哌替啶对肝癌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抑制不明显,能提高血中IL-2含量,对TNF-α水平无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芬太尼对足炎症痛大鼠的抗伤害性感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加只,随机分为7组。用热测痛仪测定大鼠双后足的基础伤害性感受阈值,然后双后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建立外周炎症痛模型。炎症6 h(A)、12 h(B)、24 h(C)、72 h(D)组(n=5),足底皮下注射0.5μg/50μl芬太尼;正常对照组(E组)(n=5),足底皮下注射0.5μg/50μl芬太尼;炎症24 h组(F 组)(n=5),足底皮下注射0.5μg芬太尼混合20 μg纳洛酮/50μl;炎症24 h大鼠腹部皮下注射0.5μg/ 50μl芬太尼组(G1组)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G2组)(n=5)。以上各组分别在用药前、后测伤害性感受阈值。结果用药前即刻,A组伤害性感受阈最短,B、C、D组伤害性感受阈延长(P<0.05),各组左、右足伤害性感受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A、B、C组右足伤害性感受阈与用药前即刻比较延长,三组右足伤害性感受阈与左足比较延长(P<0.05)。结论芬太尼可通过外周阿片受体对外周炎症痛大鼠产生抗伤害性感受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宫颈鳞癌细胞对同步放化疗应答的分子机制,探讨凋亡及Bax、Bcl-2的表达。方法:49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RT)组25例接受盆腔外照射和后装治疗;同步放化疗(CRT)组24例除接受放疗外,还接受3个周期的化疗(DDP+5-FU)。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RT组:放疗10Gy后;CRT组:放疗10Gy+(DDP+5-FU)×1个周期)分别活检留取标本,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检测凋亡及Bax、Bcl-2的表达。结果:RT组和CRT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2.0%和79.2.0%(P=0.044)。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RT组和CRT组凋亡阳性率均增加,分别由24%上升到60.0%(P=0.01)和20.8%增加到87.5%(P=0.000),差异显著;治疗中CRT组较RT组增加更加明显(P=0.03)。Bax的表达亦增加,分别由24.0%上升到52.0%(P=0.021)和25.0%增加到79.2%(P=0.000),差异显著;CRT组较RT组增加的更显著(P=0.044)。两组在治疗中,凋亡的阳性率和Bax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CRT组较RT组相关性更强(P=0.015,r=0.827:P=0.027,r=0.523),但两组Bcl-2的表达无变化(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鳞癌,CRT比RT有更好的缓解率,其机制可能是化疗和放疗有协同作用,通过上调Bax通路诱导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编号:Z2005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