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3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动物实验及人体研究均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减少心血管交感神经冲动,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达到降压效果。动物实验表明,这一降压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ACEI去除了血管紧张素Ⅱ对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然而在人体中是否也是通过这一过程尚无结论。该文根据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结果,探讨长期应用ACEI对循环中交感神经传导和压力感受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和分析配戴CRT与VST设计角膜塑形镜对低E值角膜形态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01/2021-12于我院视光门诊就诊配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取右眼数据用于研究。按等效球镜分低度近视组(-1.00--3.00 D)和中度近视组(-3.25--5.00 D),各50例。组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RT组和VST组,各25例。测量各组配戴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AL)、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点染分级、镜片偏位情况、MRT 15°-30°处视网膜近视离焦量。随访1.5 a。

结果:低度近视中,CRT组和VST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裸眼视力各时间点无差异,中度近视数组塑形后裸眼视力CRT组优于VST组,两组1 d,1 wk的视力有差异(t=-9.474、-12.067,均P<0.01),其他时间点两组均无差异。戴镜后6 mo,1.5 a,低度近视、中度近视中CRT组和VST组AL增加量均无差异,但CRT组比VST组增长少。两组戴镜后6 mo,1.5 a的双眼BUT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无差异。从两组的角膜损伤来看CRT组角膜损伤低于VST组,但无差异(Z=-1.803,P=0.071),CRT组镜片偏位情况优于VST组(Z=-4.629,P<0.001); MRT 15°-30°处视网膜近视离焦量,低度近视中两组无差异,中度近视中1、3、6 mo离焦量有差异(t=-3.949,P=0.008; t=-5.833,P<0.001; t=-6.231,P<0.001),CRT组能产生更多的近视性离焦量。

结论:对于对低E值角膜形态的患者,CRT采用角膜8 mm处的矢高值来验配,不局限于角膜E值,塑形更快,塑形后裸眼视力更好,特别对于中度近视能获得更好的白天视力,从控制近视来看,CRT验配中抬高反转区(RZD),产生小的中央光学区能产生更大的周边近视性离焦,但两组控制眼轴增长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的角膜损伤少,对近视控制安全性一致。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 (GC)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SCAP)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综合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2月所有因 SCAP致 ARDS入住 ICU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 )、氧合指数 (Pa O2 /Fi O2 )、肺内分流 (Qs/Qt)、肺部感染严重程度、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 (PEEP)水平、ICU停留时间、肺炎吸收指数、氧合改善率、病死率及直接死亡原因等 ,评价应用 GC对缺氧与休克纠正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2 4例患者中 ,未接受 GC治疗 7例 ,痊愈 5例(71.4 % ) ,死亡 2例 (2 8.6 % ) ,直接死亡原因分别为 ARDS(拒绝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接受 GC治疗 17例 ,仅痊愈 5例 (2 9.4 % ) ,死亡 12例 (70 .6 % ) ,主要死亡原因为 MODS(6例 ,75 .0 % ) ,少数为 ARDS与休克 (各 1例 ,12 .5 % )。痊愈患者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等临床参数与死亡者无显著差异(P>0 .0 5 ) ,但治疗后除 Pa O2 /Fi O2 和 Qs/Qt改善、休克纠正明显外 ,肺部感染有效率高 (P<0 .0 0 1)。结论 :GC能协助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纠正 SCAP等肺内性 ARDS的顽固性缺氧和休克 ,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比支架成形术和药物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支架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的颅内动脉狭窄度、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支架成形术均成功,植入支架40枚。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颅内动脉狭窄度均低于治疗前(t=13.113,P0.05;t=22.298,P0.05);且观察组的颅内动脉狭窄度低于对照组(t=9.133,P0.05)。治疗后,2组的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治疗前,搏动指数(PI)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I、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死亡等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支架成形术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能有效缓解狭窄程度,促进脑局部供血区血流的恢复,安全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35.
辅助化学治疗(化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化疗所导致肝损害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1].我们采用异甘草酸镁对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化疗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6.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老年病主要疾病的防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多研究证明,老年疾病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密切相关,为之,从血液流变学角度着手,对老年疾病进行防治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7.
郭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344-1346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进行胎儿监护和脐动脉血流监测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子痫前期孕妇进行无负荷试验(NST),其中89例进行缩宫素激惹试验(OCT),所有孕妇均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尿蛋白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电子监测异常及脐动脉血流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CT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结果显示异常者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64.70%和58.06%,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6.36%和10.15%(P<0.05)。NST正常者和异常者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CT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结果异常者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和脐动脉血流分析对了解子痫前期孕妇胎盘功能和预测围生儿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方法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与意义。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2009年1至4月120例进行了LCT检查并有随后的组织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的病例,采用诊断性试验的常用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以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为界点时,该诊断试验的灵敏度(SEN)为0.95;特异度(SPE)为0.92;阳性结果似然比(LR+)为13.16;以LSIL(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为界点时,该诊断试验的灵敏度(SEN)为0.50;特异度(SPE)为0.99;阳性结果似然比(LR+)为48.5。结论液基细胞学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合理的区分并处理ASCUS病例是宫颈癌筛查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39.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中、晚期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我们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_1(PGE_1)治疗CRF失代偿期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与钟氏等报道相似.在此,对PGE_1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通过在成人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后所取得的效果,为进一步做好成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转变教师观念、修订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密切联系临床等方法,对广东江门市电大高级护理学专业成人学生234人就这些方法的认知态度和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学生对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喜欢程度均在90%以上;对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媒体,除板书和挂图外,喜欢程度也均在90%以上;在取得效果上,除提高创新能力和学会移情显效率较低外,其他项目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结论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成人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调整护士思维结构中的“知识”要素,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