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9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需行肠镜下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D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P组患者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注药前( T1)、置入肠镜( T2)、操作结束( T3)、苏醒( T4)等时点的MAP、HR、SPO2,以及操作总时间( T)和完全清醒需要的时间( Tw );记录有无低血压、缓慢心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D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苏醒时MAP、HR、SPO2变化较P组平稳,且完全清醒时间要短于P组,低血压、缓慢心率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也要低于P组,2者比较差异均有差异性( 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于肠镜下治疗需要较长时间镇静麻醉的手术,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以稳定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且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优于异丙酚复合阿片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Santulli肠造瘘术用于早期高位小肠瘘患儿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早期高位小肠瘘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儿给予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早期高位小肠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研究组治疗后,患者满意人数15例,基本满意13例,满意率93.3%,对照组治疗后,满意人数10例,基本满意人数8例,满意率6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造口引流量达到(760.00±107.56)mL/d,术后并发症患者为12例,较对照组并发症人数有所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P<0.05),且研究组术后关瘘时间为15 d,有效缩短了手术治疗时间(P<0.05),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对于早期高位小肠瘘患儿采用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还可提高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临床治疗早期高位小肠瘘采取Santulli肠造瘘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
赵玉英  郭斌 《山东医药》2004,44(1):67-68
病历摘要患者女 ,17岁 ,学生 ,因头晕 2 7天 ,伴头痛、视物成双、抽搐2 0天 ,于 2 0 0 3年 2月 2 7日来我院诊治并收入院。患者入院 2 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 ,非旋转性 ,2 0天前又出现头痛 ,呈持续性 ,且渐加重 ,并伴有恶心、呕吐 ,为非喷射性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同时伴有视物成双及发作性肢体抽搐 ,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具体治疗不详 ) ,效果欠佳 ,遂来我院诊治。患者自发病以来 ,神志清 ,精神差 ,食欲不振 ,小便正常 ,多日无大便 ,睡眠欠佳。既往体健 ,否认有肝炎、结核病史 ,无过敏史 ,13岁月经初潮 ,月经一直不规律 ,无异常用药…  相似文献   
24.
中医所言肺系疾病,属于现代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范畴.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属中医“感冒”、“肺胀”、“咳嗽”范畴.本文对我省名老中医刘尚义教授配伍运用紫菀、款冬花、百部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5.
"瘥后防复"是中医预防医学"治未病"理论的重要组成之一,与现代医学三级预防中的康复性预防相似,对肿瘤复发转移的预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从治未病理论中"瘥后防复"思想、中医对肿瘤复发转移的认识、"瘥后防复"思想对肿瘤复发转移的指导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葛花解酲方对乙醇性HBV转基因小鼠肝癌癌前病变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及p27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葛花解酲方阻断肝癌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HBV转基因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各组小鼠于22周末进行取材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D1、CDK4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yclin D1和CDK4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yclin D1和CDK4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27KIP1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p27KIP1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葛花解酲方可以通过下调癌基因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上调抑癌基因p27KIP1的表达,从而达到保护肝脏损害、逆转肝癌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郭斌  于桑桑  顾蓓 《浙江医学》2020,42(23):2501-2505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23a、miR-1247-5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iR-23a、miR-1247-5p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5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样本中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单因素分析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ROC曲线分析miR-23a、miR-1247-5p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miR-23a表达水平较高、miR-1247-5p表达水平较低(均P<0.05)。乳腺癌组织miR-23a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均P<0.05),miR-1247-5p表达水平与组织病理分级、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均P<0.05)。miR-23a高表达、miR-1247-5p低表达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分别低于miR-23a低表达、miR-1247-5p高表达患者(均P<0.05)。检测乳腺癌组织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预测的AUC分别为0.709(95%CI:0.625~0.793)、0.690(95%CI:0.606~0.775),灵敏度分别为0.812、0.749,特异度分别为0.637、0.622。结论乳腺癌组织miR-23a表达上调,miR-1247-5p表达下调,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后癌组织miR-23a、miR-1247-5p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预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应用MIPPO结合LCP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应用MIPPO技术双侧入路,复位骨折后通过内外侧LCP双钢板内固定,同种异体骨植骨支撑。结果患者术后获得12-35个月(平均20.5个月)的随访,35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膝关节功能按Hohl评分法评定:优1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应用MIPPO结合LCP双钢板内固定可以有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相似文献   
29.
肺炎性假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雷  郭斌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2):858-858
肺炎性假瘤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术前诊断困难。我院 1993年 11月~ 2 0 0 4年 7月共收治 2 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中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2~ 74岁 ,平均 5 2 1岁。病程 1周~ 1年不等。1 2 临床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MIPO)结合微创接骨术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LCP)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微创接骨术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43%显著低于观察组95.24%(P<0.05);②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1%显著高于观察组9.52%(P<0.05)。结论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术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