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筛选具有潜在的可用作抗肿瘤药物增敏剂的新的谷胱苷肽-S-转移酶-π(GST-π)的抑制剂.方法 利用所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筛选对GST-π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化合物.结果 使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分离等方法,从真菌的菌丝体中分离得到了一个对GST-π具有抑制作用的活性化合物994-a,其IC50为15μg/mL并经各种理化性质及NMR分析确定其与Pencolid同质.结论 本文首次报道了该化合物对GST-π酶所显示出的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2.
利用人源的白细胞弹性蛋白酶建立了一种快速、微量、灵敏的高通量体外筛选方法。利用该模型从微生物菌种库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中筛选得到一阳性真菌F02ZA-2554。该菌株发酵液经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及HPLCODS反相柱层析等活性跟踪下的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F02ZA-2554A,该化合物对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有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其IC20为32.4μmol/L。通过对该化合物的紫外、质谱、核磁等理化分析,确定该化合物为葸醌类化合物中的大黄素甲醚(physcion),该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筛选细胞凋亡相关疾病中重要靶点--卡斯帕酶-3抑制剂.方法 利用自建的快速、高效、高通量的卡斯帕酶-3抑制剂的筛选方法,从数千株菌株中筛选阳性菌株.阳性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再通过对活性化合物的紫外、质谱、核磁等理化数据的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筛选得到一个活性化合物F03ZA-673A.该化合物对卡斯帕酶-3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21.1 μmol·L-1,它与L-671,776结构相同.结论 F03ZA-673 A为一个活性较强的微生物来源卡斯帕酶-3特异性的抑制剂,该化合物对卡斯帕酶-3的抑制活性未见国内外报道.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不同分子作用机制的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调节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新型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剂。方法克隆GRα的配体结合域LBD和全长基因,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BIND-GAL4-GRαLBD、pTARGETGRα,分别与已构建的含GAL4响应元件5×UAS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5×UAS-luc和含有4×GRE的报告质粒pGRE-luc共转染HeLa细胞,建立两种不同机制的报告基因细胞筛选方法,通过报告基因的表达检测化合物对GRα受体转录调控功能的调节剂作用;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进一步验证化合物对糖皮质激素受体靶基因mRNA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经过分别共转染表达质粒和报告质粒,GRα激动剂地塞米松可剂量依赖地诱导5×UAS-luc和4×GRE-luc两个模型的荧光素酶的表达,在5×UAS-luc模型中,最大上调倍数可达(9.0±0.2)倍,EC50值为(0.28±0.07)mmol/L,Z’因子为0.52。在4×GRE-luc模型中,最大上调倍数可达(3.2±0.3)倍,EC50值为(1.81±0.13)mmol/L,Z’因子为0.49。利用模型pBIND-GAL4-GRαLBD/p5×UAS-luc从2000多个微生物和植物来源的天然以及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得到1个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黑麦酮酸D,黑麦酮酸D对GRα具有2~3倍的激动活性。进一步的定量PCR的结果说明黑麦酮酸D能有效上调多个GRα调控的靶基因的表达。结论两种报告基因筛选方法灵敏、稳定,可以用于GRα调节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5种清热类中药注射液(TCMI)引起的BALB/c小鼠腘窝淋巴结反应,探讨清热类注射液潜在的致敏性。方法:7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阳性致敏组(氯化汞),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及各中药注射液组,每组10只。实验第1天,小鼠一侧单次足跖部sc 50 μL/只生理盐水或50 μg/只氯化汞,各中药注射液组按临床高剂量的4倍给药,sc于小鼠一侧足跖部分别为清开灵注射液0.96 mL·kg-1、穿心莲注射液0.96 mL·kg-1、肿节风注射液1.92 mL·kg-1、柴胡注射液0.96 mL·kg-1、板蓝根注射液0.48 mL·kg-1;6 d后处死,摘取两侧腘窝淋巴结(PLN),称重,计算质量指数(weights index,WI);每组将4只小鼠的PLN用于病理学检查,其余6只制备单细胞悬液,计算细胞指数(cells index,CI),比较PLN的变化。结果:与小鼠未处理侧淋巴结相比,氯化汞组(WI=3.82±0.93,CI=7.40±0.63),肿节风注射液(WI=2.21±0.15,CI=5.23±0.18),清开灵注射液(WI=2.13±0.10,CI=5.17±0.18)及穿心莲注射液组(WI=2.06±0.14,CI=5.04±0.27),与小鼠未处理侧淋巴结相比,均可引起显著的腘窝淋巴结反应,且WI>2和CI>5(P<0.05或P<0.01);与生理盐水组(WI=1.10±0.14,CI=1.23±0.11)比较,PLN质量及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且足跖肿胀明显(P<0.05或P<0.01);病理学检查,生发中心明显,副皮质区内高内皮质静脉(HEV)横断面增多。而柴胡组(WI=1.39±0.16,CI=3.15±0.21)和板蓝根组(WI=1.38±0.13,CI=3.25±0.36)相应的变化不明显,反应未达到阳性标准。结论:肿节风、清开灵及穿心莲注射液具有潜在致敏性;柴胡及板蓝根注射液无潜在的致敏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通过蛋白酶体抑制剂筛选模型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筛选出具有蛋白酶体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方法 对1株筛选得到的阳性真菌进行放大发酵,通过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单体化合物分离.结合理化性质和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数据的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测定化合物的蛋白酶体抑制活性以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从1株具有活性的轮枝孢霉菌F04W2166中得到活性化合物F04W2166A,并确定其结构与环缩酚酞类己知化合物Pullularin C相同.体外酶抑制活性说明该化合物对蛋白酶体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其IC_50为3.1μg/mL.进一步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证明该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均有很高的抑制活性,其IC_50分别为28.3和271.6ng/mL.结论 F04W2166A是一个环缩酚酞类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具有强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筛选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的抑制剂,为新的抗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IMPDH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发现阳性菌株;对阳性菌株的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并通过综合波谱解析确定其结构;然后利用多种相关细胞对活性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筛选得到两个活性化合物N01WB-352A、B;它们对IMPDH的IC50分别为6.01μmol/L和1.40μmol/L。在细胞毒活性测定中,它们对多种相关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IC50值如下:对一系列人源癌细胞在11.6~556nmol/L之间;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分别为185nmol/1L,和147nmol/L:对小鼠T淋巴细胞分别为546nmol/L和425nmol/L。另外,它们对人正常胎肝细胞L02在100μmol/L浓度下未显示出增殖抑制。结论 N01WB-352A、B为特异性的IMPDH抑制剂,国内外未见报道。在细胞水平上的活性评价显示它们具有一定的开发成抗癌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48.
果酒及饮料中单宁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宁为多羟基芳香族化合物,学名(3·4·5-三羟基苯甲酸)。多量单宁进人人体后可与消化系统粘膜蛋白结合,致消化与排泄功能异常。单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和叶子等部分,以果汁或其他液汁为原料生产的果酒及饮料均含有不同量的单宁。我们探讨了光度法测定果酒及饮料中单宁含量的方法,感到简便快速准确,可以应用于日常工作。1实验部分1.1实验原理单宁在碱性介质中,将福林──丹尼斯氏试剂(FLD)还原呈蓝色,在710urn处比色测定。1.2仪器和试剂1.2.1721型分光光度计1.2.2100g/LNaztoa溶液1.2.3福林丹尼斯氏试剂称取10g钨酸…  相似文献   
49.
当归中藁苯内酯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研究当归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 :首先用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 ,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岷当归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 5个化合物 ,经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 :(Z)-藁苯内酯 ,(Z)-6 ,7-环氧藁苯内酯 ,(Z)-6 ,7-反式 二羟基藁苯内酯 ,(E)-6 ,7-反式 二羟基藁苯内酯和当归酸 (Z)-藁苯内酯-11-醇酯 (11 an geloylsenkyunolideF)。 结论 :当归酸 (Z)-藁苯内酯-11-醇酯为首次从当归获得。  相似文献   
50.
目的筛选并初步研究微生物来源的卡斯帕酶-3(Caspases-3)抑制剂活性化合物。方法使用E.coli异源表达的卡斯帕酶-3作为靶酶,建立基于Caspase-3酶抑制剂的体外高通量筛选模型并对微生物来源的共计10026个次级代谢产物提取物进行了筛选。使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和LH-20柱层析、高压液相分离等方法从代谢产物中分离活性化合物并经各种理化性质及NMR分析等对活性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定。结果从10026个微生物来源的代谢产物中筛选获得了10个阳性样品。其中,从1株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F03ZA-575对Caspase-3酶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结构解析确认该化合物与Duclauxin同质。结论该化合物对Caspase-3酶的抑制活性将有助于揭示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