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17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三苯氧胺(tamoxifen,TAM)已广泛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各期乳腺癌的治疗,但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TAM耐受及肿瘤进展是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因此,强化TAM疗效、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F-КB的活化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30只体重为230g~260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H组)(n=10)、梗阻性黄疸组(obstructivejaundice,OJ组)(n=10)、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脂治疗组(OJ+PDTC组)(n=10)。建立梗阻性黄疸的动物模型,术后3周分批行下腔静脉采血后处死,取胰腺和回肠末段组织。检测血浆内毒素、D-乳酸、TNF—α、IL-6及细菌易位的变化情况,观察各组大鼠回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回肠黏膜NF.KB的活化。结果:OJ组细菌易位、血浆内毒素、D-乳酸、TNF-α、IL-6浓度比SH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J+PDTC组细菌易位、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浓度比OJ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组回肠黏膜少见NF-КB活化的细胞。而OJ组出现大量核内NF-КB活化,比SH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J+PDTC组NF-КB活化细胞明显少于OJ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КB活化在梗阻性黄疸时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外膜下剥离切除颈动脉体瘤13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外膜下剥离切除颈动脉体瘤的疗效。方法对1989~1997年收治的13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13例颈动脉体瘤包括单侧发病12例,双侧发病1例,术前B型超声证实5例,CT确诊7例;13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外膜下剥离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0例,随访率为77%,随访时间1~5年,平均2年3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颈部B型超声、CT扫描和颈动脉造影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外膜下剥离切除颈动脉体瘤的方法较为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5.
性腺激素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犬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犬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健康杂交犬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前列地尔注射液预处理组(前列地尔组),每组8只。建立犬肝脏缺血模型,IR组和前列地尔组选择性阻断第一、第二肝门30min,再灌注60min。各组经门静脉分别于肝门阻断前、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肝门阻断前,三组间血清ALT、AST、TNF-α浓度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30min和再灌注60min时,IR组及前列地尔组血清ALT、AST、TNF-α浓度明显升高;与IR组比较,缺血30min和再灌注60min后前列地尔组ALT、AST、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缺血前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复合辅酶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于肝创伤、手术、肝移植、肿瘤及肝硬化过程,其过程为肝组织因各种原因经过一个缺血时期后重新恢复血液灌注的过程。注射用复合辅酶(商品名:贝科能)是一种对多种脏器具有保护作用,利于肝细胞物质和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增强绿色荧光蛋白C(sCD40-EGFP)修饰树突状细胞(DC)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利用DC诱导供体特异性移植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CD40胞外区与EGFP重组载体质粒pEGFP-N1/sCD40,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入DC2.4细胞株。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转染质粒pEGFP-N1/sCD40的DC培养上清;将经未修饰DC细胞及sCD40-EGFP及空载体修饰DC经腹腔注射致敏Balb/c小鼠,取单个核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分别以不同组DC为刺激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采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法测定细胞毒活性。结果sCD40分子与EGFP融合基因载体构建成功,在树突状细胞中获得表达,并分泌至上清;sCD40-EGFP融合蛋白对不同组DC致敏或未致敏小鼠的同种细胞刺激的增殖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CD40-EGFP基因修饰DC诱导不同DC致敏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明显降低,sCD40-EGFP融合蛋白对各实验组淋巴细胞胞毒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CD40-EGFP基因修饰DC致敏组小鼠淋巴细胞胞毒活性较其余实验组明显降低。结论稳定表达sCD40-EGFP融合蛋自的DC致敏可显著降低同种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并能诱导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胞毒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1 微创是外科医生永恒的追求 外科的基本原则不言而喻,包括:无菌、无瘤技术、内环境稳定、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禁忌证等.轻柔外科原则是从古到今外科医生不断体会实践而达到技术升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微创观念在外科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肽核酸(PNA)是一种新型核酸类似物。树突状细胞(DCs)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DCs从外周迁移到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完成抗原递呈并激活初始T细胞。目前认为DCs向淋巴组织的迁移动力主要通过趋化因子作用于DCs趋化因子受体CCR7这条途径。我们通过反义PNA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DCs CCR7的表达及趋化活性,探讨其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