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7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国际卫生条例》第18条规定,一个卫生机场必须具备“一个有组织的诊疗所,并且具有足够的人员、设备、房屋”.依据上述规定,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美兰机场)建立了急救中心,配备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医疗设备和业务用房,具备了诊断、治疗、留验、隔离、健康体检及院前急救的功能.  相似文献   
62.
赵亚娟  赵昕 《家庭护士》2007,5(7):93-93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将双面刀片应用于愈合伤口拆线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3.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每次流感爆发都会在全球造成高发病率以及致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用于流感防治已有千年历史,其活性成分不仅可以直接靶向病毒,还具有调节炎症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风暴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本文对常见抗流感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在流感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流感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7年7月,共收治骨髓瘤患者33例,失访2例,孤立骨髓瘤2例,能列入统计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29例,其中12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结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我们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将其结果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组12例MM患者均符合国内诊断标准。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39~58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IgG型7例,IgA型3例,IgD型1例,轻链λ型1例。临床分期按Durie分期标准:本组病  相似文献   
65.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由于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及免疫调节等活性而被应用于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某些实体瘤及一些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温度对干扰素作用的影响时有报道,本文拟针对有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6.
不同岗位不同军龄士兵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应激状态下,参战一线士兵心理卫生状况,并分析不同年龄及不同岗位士兵间症状因子评分的差异特征。方法:于2003—05/06选择北京解放军小汤山医院男性战士141人(包括机关士兵)为观察对象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并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狂、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分和总症状指数.采用1-5级评分。评估标准:单项因子分及总症状指数达到3分以上定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在测试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让士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真实的自我评定,独立完成。心理检测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并与国内青年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战士均完成测试,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参战士兵症状自评量表阳性症状人数分布:参战士兵症状自评量表阳性症状人数依次为躯体化1人(0.7%)、强迫症状13人(9.2%)、人际关系敏感10人(7.1%)、抑郁7人(5.0%)、焦虑3人(2.1%)、敌对5人(3.6%)、恐怖9人(6.4%)、偏执10人(7.1%)、精神病性5人(3.6%)。其中有一项以上分数达到3分者共30人,占调查人数的21.6%。②参战士兵症状自评量表平均分最高的因子为强迫症状,其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最低的因子则是精神病性,中间由高到低依次是敌对、偏执、忧郁、焦虑、躯体化和恐惧。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参战士兵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差异有显著性。③机关兵的总症状指数和各因子分与非机关兵比较,前者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显著高于后者。④第2年军龄的战士总症状指数及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等因子分显著高于第4年军龄的战士。第2年军龄的战士恐怖因子分也明显高于第1年军龄者(t=2.37,P〈0.05)。结论:①参战一线士兵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狂、精神病性等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组,具有较高的心理异常发生率。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士兵的心理健康评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IPost)对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A组),IPost组(B组),IPost+Wortmannin组(C组)和缺血再灌注+SB216763组(D组),每组8只。测定各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再灌注30 min冠状动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含量。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对心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kt磷酸化和GSK-3β磷酸化的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A组LVSP明显降低,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含量明显升高(P0.05);同时IPost干预减小了心肌梗死面积(47.3% vs 29.5%),B组Akt磷酸化和GSK-3β磷酸化表达增加。结论 IPost对体外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Wortmannin可削弱IPost的保护作用,SB216763具有模拟IPost的心肌保护作用,Akt和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在IPost的心肌保护作用信号通道传导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中C反应蛋白(CRP)基因启动子区-717A/G和-390C/A/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以及与冠心病(CHD)和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北京医院住院患者分为CHD组(111例)及对照组(101例)。-717A/G位点运用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RELP)的方法检测基因多态性,-390C/A/T位点运用序列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SSP)检测多态性。为排除其他危险因素的干扰,综合考虑与CHD相关的其他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相关性。结果在汉族人群中-717A/G多态性各种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研究对象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CHD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0C/A/T多态性与CRP水平相关,-390C/A/T多态性的等位基因频率(P<0.05)基因型频率(P<0.05)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CHD相关危险因素发现该位点依然与CHD显著相关,带有T等位基因的个体得CHD的概率是不带T等位基因个体的2.66倍。结论-717A/G多态性与CRP水平和CHD未见相关;CRP基因-390C/A/...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回顾分析45岁以下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C-反应蛋白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及C-反应蛋白对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0年1月-2010年6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的45岁以下女性患者31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检测C-反应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尿酸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关联性.结果 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较同龄男性,急性心肌梗死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心源性休克、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病变为主,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相关的急性心肌梗死病变约32.3%.完全血运重建率及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所占比例也较少,与男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出院30天死亡率(OR=1.23,95%CI为0.81-1.89)差异无显著性,但青年女性院内死亡率(OR=1.15,95%CI为1.04-1.37)高,男性患者1年死亡率更高(OR=1.21,95%CI为1.07-1.47).接受介入治疗年青女性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率(OR=0.96,95%CI为0.74-1.26)及出院30天死亡率(OR=1.07,95%CI为0.90-1.29)差异无显著性,但1年死亡率更高(OR=1.13,95%CI为1.01-1.29).结论 45岁以下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家族史、心源性休克、多支血管病和C-反应蛋白的比例较高,但完全血运重建率低,PCI术后1年死亡率高.因而有必要对年青女性人群最佳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策略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0.
①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与腹部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②方法 随机选择ASA Ⅱ~Ⅲ级的CHD心内矫治术和腹部手术患者各8例,按手术类型分为CHD患者和腹部手术患者两组.全身麻醉后前臂静脉一次性注射舒芬太尼5μg/kg或2μg/kg,并在静脉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和360min,采肝素抗凝血浆1mL置入密封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待测.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③结果 舒芬太尼在CHD和腹部手术患者的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可用三指数函数方程表示.两组间的P、A、B、 t1/2α、k21、k13、Vc、Vd、CL和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HD患者的P、A、B分别是腹部手术患者的4.5,4.5和3.0倍(P〈0.01), Vc、Vd和AUC分别为1.6倍、1.7倍和3.9倍,而CL约为其2/3.④结论 舒芬太尼在CHD和腹部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均可用三室模型描述,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和心内分流及其腹内压的增加均可影响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