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99篇
医药卫生   308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COPD急性加重期、第7天和缓解期及30例体检者血清CRP、CCL18浓度,同时测定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pred)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及缓解期血清CRP和CCL18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治疗组缓解期血清CRP和CCL18水平均较急性发作期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患者CRP和CCL18水平与FEV1%pred、PaO2均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血清CRP和CCL18对COPD发生发展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血管合并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入选823例老年COPD患者,其中无心血管合并症COPD患者(A组)195例,合并心血管疾病COPD患者(B组)628例(心力衰竭156例、冠心病175例、心律失常126例、高血压病171例),随访周期为1年或患者死亡,随访期间总死亡人数为70人.结果 A组COPD患者与B组COPD患者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1.48±0.35)次、(2.41±0.4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2.6%、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4个亚组COPD患者的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1年内患者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A组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25±0.27)次、(1.70±0.29)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2.8%、5.2%(P<0.05);B组合并心力衰竭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87±0.32)次、(4.45±0.86)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10.5%、19.5% (P<0.05);B组合并冠心病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56+0.31)次、(2.99±0.40)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8.0%、18.0%(P<0.05);B组合并心律失常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46±0.26)次、(2.60+0.37)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5.1%、11.1% (P<0.05);B组合并高血压COPD重度、极重度患者相比较,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1.27±0.27)次、(2.45±0.33)次(P<0.05),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3.6%、7.6%(P<0.05).结论 心血管合并症明显增加老年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及死亡率,极重度COPD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及死亡率均高于?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又称p-Akt)表达水平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116例为研究组,选取116例相对应的瘤旁正常胃肠道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2组PTEN、p-Akt的表达水平;分析PTEN、p-Akt表达水平与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PTEN、p-Akt表达水平与胃肠间质瘤患者无复发生存状况的关系;探讨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PTEN在研究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而p-Akt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的低表达、p-Akt的高表达与胃肠间质瘤组织的核分裂象、危险度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PTEN阳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PTEN阴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阴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长于p-Akt阳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核分裂象、浸润深度、PTEN阴性表达、p-Akt阳性表达是影响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肠间质瘤组织中PTEN、p-Akt的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可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扬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18例DPN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α-硫辛酸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气虚血瘀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TCSS和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2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气通络贴外敷联合益气通络方熏蒸治疗DPN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以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美金刚治疗,观察组采用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一氧化氮(NO)水平、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NO水平及ADL、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金刚联合丁苯酞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VEGF及NO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内外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1例中残,24例良好,良好率80%;对照组30例,4例死亡,3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 3例中残,18例良好,良好率60%。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率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8.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hOAT1),主要表达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它可以介导有机阴离子进入其分布的细胞,进而参与肾脏对尿酸盐的分泌和重吸收过程。本文从hOAT1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主要功能、底物的特异性及其功能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 RI )联合经直肠超声(T RU S )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及大庆油田总医院就诊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行TRUS引导下系统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法,B组行TRUS引导下“6+X”前列腺穿刺活检法,C组行TRUS引导下MRI联合TRUS“6+X”前列腺穿刺活检法,比较三种方法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结果 A组检出前列腺癌9例,检出率为22.5%;B组检出前列腺癌13例,检出率为32.5%;C组检出前列腺癌17例,检出率为42.5%。C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对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行 TRUS引导下MRI联合TRUS“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减少前列腺重复穿刺次数,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硝酸甘油联合应用控制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拔管前5min,清理鼻腔,滴入0.02%硝酸甘油4ug/kg,拔管前2min静脉给予0.25~0.5mg/k只艾司洛尔,B组为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记录拔管前5m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lmin、3min、5min患者的SBP、DBP、HR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与B组相比,拔管前5min时SBP、DBP、HR无显著性差异,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min、3min两组SBP、DBP、HR有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后5min两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且A组各项指标在拔管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B组则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拔管期联合应用艾司洛尔、硝酸甘油能有效预防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