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医药卫生   110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探讨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的机制.方法 以K562细胞作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Raji细胞的活性.并分别用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和Raji细胞MICA/B、ULBP1-3、HLA基因型和分子的表达情况.效靶比20∶1时用单抗分别阻断K562和Raji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ULBP2、ULBP3和HLA-Ⅰ类分子,观察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 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杀伤Raji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562细胞表达MICMB和ULBP1~3基因和分子,不表达HLA-Ⅰ类分子,Raji细胞表达ULBP1~3基因和HLA-Ⅰ类分子,不表达MICA/B和ULBP1~3分子.Raji细胞HLA基因型为A*3、3.B*71、71,Cw3、4.用单抗封闭MICMB和ULBP1~3分子后,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降低,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 Raji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机制和Raji细胞高表达HLA-Ⅰ类分子,不表达NKG2D的配体MI-CA/B和ULBPI~3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的可行性.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区脂肪组织获取ADSCs进行体外培养并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取4代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诱导下向内皮方向分化,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表达.结果 ADSCs在体外能迅速扩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在 VEGF、bFGF 诱导下,ADSCs能迅速分化为VECs,大多数细胞vWF阳性表达,与阳性对照组相似.结论 ADSCs在特定诱导环境下可以分化为VECs,有望成为组织工程领域内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3.
<正>艾迪生(Addison)病,又称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是因肾上腺受损,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不足。临床上以慢性疲劳、呕吐、体质量减轻、厌食和周身皮肤色素沉着为常见症状和体征,由于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常因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发展至肾上腺危象才被发现[1]。国内常见病因为肾上腺结核。笔者报道1例因肺结核、腰椎结核就诊,在抗结核过程中突发高热、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54.
孔霞  崔爱兰  魏秋转 《中原医刊》2011,(10):100-100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各异,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本文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诊断的12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5.
外伤致肌腱断裂较常见,但股直肌肌腹完全断裂较少见,因无明显症状,易与肌疝混淆,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23岁,军人.于1984年10月长跑后发现左大腿上段前侧有一鸽蛋大小的包块,有酸胀感,但无疼痛,膝关节伸屈无明显异常,外院诊断为“肌疝”.后包块逐渐增大,于1986年2月入院.体检:左大腿中上段前侧10×8cm椭圆形包块,边缘清楚,质软,压之稍可缩小,无压痛,左膝关节伸屈活动不受限,X线及化验均正常,诊断为“肌疝”行手术治疗.作左大腿前侧12cm纵形切口,见股直肌于膝上15cm处肌腹完全断裂.肌腹断端回缩,断端有纤维疤痕粘连.略加修齐肌肉和筋膜,在断端周围的外膜上作褥式缝合使其对合.术后石膏托固定5周.随访2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人本位护理应用于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78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本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出院后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患者关于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饮食行为、用药方式等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合理饮食等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人本位护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满足了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个性化健康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57.
患者 ,男性 ,6 3岁。因左眼上睑肿物 7个月收入我院眼科 ,行左眼睑肿物切除及眼睑成型术。肿物病理诊断 :左眼上睑睑板腺癌。术后第 4天发现左耳前一肿物 ,无痛 ,无自觉症状 ,考虑为左腮腺肿物转入口腔颌面外科。接收时情况 :全身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左眼睑肿物切除及眼睑成型术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异常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X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XDBA/2。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孕13 d绒毛组织Bcl-2、Bax、Fas、FasL 4种凋亡调控蛋白的表达,并以MBIS-2000医用彩色病理图像免疫组织化学测量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用平均灰度值表示。结果自然流产模型小鼠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Bax表达亦高于正常妊娠模型(P<0.05);FasL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模型(P<0.01);Fas和Bcl-2表达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早孕期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异常是自然流产机制之一,Bcl-2/Bax,Fas/FasL途径可能是诱导早孕期绒毛滋养层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范畴扩大、岗位增多,负荷度增加,要求护理质量进一步的提升.医院是载体,护理模式是框架,患者是主体,护士是客体,主体治疗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借介于载体.通过框架,由护士客观地传递给主体,那么护士客观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了主体的得失与满意度.由此就护士压力这个客观问题与工作负荷度之间的相关性展开讨论.而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估工作负荷度的方法,能合理测算出护士的劳动强度,体现其技术价值和服务质量,并指导及时缓解压力,使其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不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工作负荷度大小从工作量大小,护理技术含量,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心理压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优化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头皮针换血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7例作为头皮针组.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留置针换血的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19例作为留置针组.头皮针组在采用留置针头连接输液泵自动控制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的基础上,在动脉通道端采用头皮针代替留置针建立动脉通道进行同步换血.比较2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变化及建立动脉通道一次成功率.结果 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一次换血前后总胆红素换出率分别是49.1%与50.3%,组内比较均差异显著;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一次换血后总胆红素分别降到(257.84±32.40)/μmol/L和(244.53±26.40)μmol/L,,达到安全水平,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留置针组和头皮针组建立动脉通道一次成功率分别是26.32%和82.35%,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头皮针代替留置针建立动脉通道进行同步换血一次性成功率高,容易掌握,是一种高效、低耗、痛苦少、易操作的新生儿换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