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评价穿刺活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56例疑诊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共发现前列腺癌97例.活检诊断93例,术后偶发癌4例.单项直肠指检(DRE),经直肠超声(TRUS)诊断前列腺癌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分别为:73.1%、26.9%;77.4%、22.6%.所有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均制作病理成功,诊断阳性率95.9%,假阴性率8.9%.PCA阳性率与DRE及TRUS阳性率、PSA水平、患者年龄成正相关.结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安全、可靠,与PSA、DRE、TRUS相结合可提高PCA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总结膀胱肿瘤发病规律,探讨膀胱肿瘤分期、分级以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指导膀胱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83~1995年间收治的膀胱肿瘤265例进行临床分析,统计不同分期肿瘤与不同手术方式术后3年及5年生存率,同时对控制术后肿瘤复发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265例患者中,有病理结果者239例,其中尿路上皮性肿瘤210例(87.87%)、非上皮性肿瘤29例(12.13%),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术式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浸润程度。术后随访T1、T2、T3、T4期肿瘤3年存活率分别为92.86%、68.52%、27.78%、0;5年存活率分别为82.52%、54.17%、21.43%、0。结论:膀胱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是判断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即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浸润和预后呈正相关;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是预防复发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3.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是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有效而又可靠的治疗手段,手术操作是影响其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而术后留置导尿管所致的尿路感染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对我院2003年以来125例TUVP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草酸钙结石患者的24h尿代谢异常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单纯草酸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0例(75.0%), 女30例(25.0%)。年龄(49.1±13.5)岁。体质量指数(24.6±3.0)kg/m2。合并糖尿病23例(19.2%), 冠心病8例(7.0%), 高血压病36例(30.0%), 胃肠道疾病45例(37.5%)。合并低尿pH值11例(9.2%), 高草酸尿54例(45.0%), 高钙尿19例(15.8%), 低枸橼酸尿72例(60.0%), 高尿酸尿3例(2.5%), 高尿酸血症18例(15.0%)。120例中, 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79例, 经皮肾镜取石术28例,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13例。根据术后结石成分分析将患者分为一水草酸钙结石组(COM组)和二水草酸钙结石组(COD组), 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24h尿代谢数据。分析两组结石成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20例, COM组90例, COD组30例。COM组和COD组的尿草酸分别为41.3(30.1, 54.2)mg和34.1(26...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肾癌相关蛋白CAIX/MN/G250mRNA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57例RCC患者癌组织及术前外周血中CAIX/MN/G250mRNA的表达情况,并选择15例癌旁肾组织、15例正常肾组织及4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对照,对术前外周血CAIX/MN/G250mRNA阳性RCC患者术后随访4周,并对其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57例RCC患者,其CAIX/MN/G250mRNA阳性率在外周血中为59.6%(34/57),癌组织中为78.9%(45/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6.2%(32/42)和95.2%(40/42),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RCC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阳性率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1)。34例外周血阳性患者CAIX/MN/G250mRNA水平术前2h、术后7、14、21和28d分别为0.54±0.13、0.56±0.15、0.34±0.13、0.29±0.18和0.22±0.11。RCC患者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在肾癌根治术后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使用RT—PCR技术检测CAIX/MN/G250mRNA对肾癌尤其是透明细胞癌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外周血CAIX/MN/G250mRNA检测可作为肾癌微转移的检测指标用于RCC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感染性结石患者术前尿细菌培养的致病菌菌谱及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结石复发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9例感染性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 男29例(36.7%), 女50例(63.3%)。年龄17~75岁, 中位年龄49.0(40, 55)岁。15例(19.0%)合并高血压病, 13例(16.5%)合并糖尿病, 3例(3.8%)合并心脑血管疾病。51例(64.6%)诊断为铸型感染性结石。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清石, 术后复查泌尿系CT未见结石残留定义为完全清石, 术后继续口服药物抗感染和预防结石复发。根据患者出院后依从情况分为高依从性组和低依从性组。患者出院后能够定期返院复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 遵医嘱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服用尿素酶抑制剂治疗≥6个月定义为高依从性。尿素酶抑制剂用法:醋羟胺酸胶囊, 初始剂量250 mg, 2次/日, 连用3~4周;若患者可耐受, 将剂量增加至3次/日;若出现不良反应, 减量至1~2次/日。未规律服用敏感抗菌药物和/或醋羟胺酸减量后仍因震颤、心悸、头痛、贫血、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无法坚持用药者为低依从性组...  相似文献   
87.
迷走神经反射是经皮肾穿刺减压术极少见的并发症,常因重度肾积水减压过快而牵拉支配肾脏的神经主干而诱发,临床表现为烦躁、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呃逆、心率缓慢等迷走神经兴奋的特点,易发生误诊。我们收治了4例重度肾积水经皮肾穿刺减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病例,予监测生命体征、扩容、升压、镇静等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8.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8 年1 月至2010 年3 月收治的1430 例(侧)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术前预置D-J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搜集对比URL术前放置与未放置D-J管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6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最终纳入14篇研究共12 4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预置D-J管(intentional preoperative stent,IPS)组术后无石率(stone-free rate,SFR)较术前未放置D-J管(not preoperative stent,NPS)组高(RR=1.08,95%CI=1.02~1.14,P=0.007),对于肾及输尿管近端结石术后的SFR,IPS组较NPS组高(R=1.46,95%CI=1.05~2.03,P=0.02),而对于输尿管远端结石术后的SFR,IPS组与NP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4,95%CI=0.92~1.42,P=0.24)。IPS组与NPS组在手术时间(SMD=-0.21,95%CI=-0.73~0.32,P=0.44)与围术期并发症(RR=0.78,95%CI=0.52~1.18,P=0.25)方面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RL术前留置D-J管可以增加术后无石率,特别对于肾及输尿管近端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残留结石行X线B超双定位碎石(ESWL)的效果。方法对68例PCNL术后残留结石患者行ESWL治疗。结果 68患者中,36例行1次碎石治疗后结石排尽。18例行2次碎石治疗后结石排尽。6例行3次碎石治疗后排尽,其余8例均行3次碎石后大部分排出,尚余少量结石屑保守治疗定期复查。结论肾结石PCNL术后残留结石应用ESWL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