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袁珂  吴俊超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049-2051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下的形态特征、病理学类型及内镜治疗价值。方法对近3年肠镜检查发现64例L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ST病变60例(共64个病灶),占大肠息肉的2.78%,病变大小以10 mm~29 mm为主,直径大于50 mm者并不少见;病变主要分布在直肠;内镜下分型以结节混合型及扁平隆起型为主,假凹陷型少见。58例共62个病变接受内镜下治疗,30例行注射法黏膜切除术(EMR),16例行注射法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8例行透明帽辅助EPMR,4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辅助EPMR。8例接受2~3次内镜下治疗,均为直肠50 mm以上LST病变。所有内镜下治疗均获得成功,随访1年未见残留及复发。术后迟发出血6例,无穿孔并发症发生。病理学类型:62个内镜下切除的LST病变中,58个腺瘤,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4个,2个腺上皮癌变,2个炎症伴息肉样增生。结论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一定的检出率,与结肠癌关系密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绝大多数的LST病变,内镜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2.
车前草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HPLC测定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袁珂  李根林  李俊芝  杨怡 《中草药》1999,30(12):901-903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车前草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选用C18ODS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88:12),检测波长:220nm,流速;0.6mL/min,柱温:25℃。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分别在0.4042~2.020μg(4=0.9984)和0.410~2。050μg(r=0.9997)范围内呈线性;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RSD=1.74%)97.8%(RSD=/2.24  相似文献   
83.
山核桃外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元慧  成则丰  乔文涛  袁珂 《中草药》2009,40(9):1359-1362
目的 研究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外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Diaion HP-20、Sephadex LH20、MCI CHP-20及硅胶等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球松素(Ⅰ)、槲皮素(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大黄酚(Ⅳ)、没食子酸(Ⅴ)、对羟基肉桂酸甲酯(Ⅵ)、香草醛(Ⅶ)、咖啡酸(Ⅷ)、对羟基肉桂酸(Ⅸ)、β-谷甾醇(Ⅹ)、胡萝卜苷(Ⅺ)、5-羟基-1,4-萘醌(Ⅻ).结论 化合物Ⅰ、Ⅳ、Ⅵ~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4.
对冬凌草叶中的齐墩果酸进行了提取分离,并以标准品作对照,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稳定,重视性好,加样回收率为97.73%。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儿童难治性哮喘的个体化治疗与转归,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16年1月-2022年12月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就诊的26例难治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入组前均接受常规哮喘控制药物治疗,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每次1吸,bid,疗程3个月。入组后均给予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5岁用5 mg,≥15岁用10 mg),每晚1片,疗程3个月。同时,针对患儿的不同共患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胃食管反流),采取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槐杞黄颗粒、阿奇霉素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比较个体化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呼出气一氧化氮数值(FeNO)、哮喘发作次数,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患儿的FVC分别为(1.92±0.23)和(3.23±0.52)L,FEV1分别为(1.86±0.35)...  相似文献   
86.
含羞草中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提取纯化含羞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含羞草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优选超声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超声脱色,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吸附分离纯化含羞草总黄酮提取物.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的8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3次,10 min/次.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iaion HP-20进行分离富集,以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5 ml/min,收集40%~60%乙醇洗脱部位并减压浓缩得总黄酮提取物,总黄酮的含量达到76%.结论 优化了含羞草中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方法,为含羞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妊娠受者34周前分娩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分娩的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共计有57例受者被纳入研究,按照分娩时妊娠时间是否超过34周将受者分为≤34周分娩组和>34周分娩组,分别为21例和36例。观察肾移植受者原发病、移植妊娠间隔时间、妊娠年龄、孕期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百分位数及Apgar评分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娩34周前早产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57例受者妊娠时平均年龄(31±4)岁(24~42岁),平均移植妊娠间隔时间为(44±23)个月(14~104个月)。均为剖宫产,平均孕周为(34.2±2.2)周(27.7~37.7周),新生儿出生时平均1分钟Apgar评分为(8.4±1.9)分(1.0~10.0分)。>34周分娩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34周分娩组,分别为(8.9±1.0)、(7.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5)。两组受者妊娠年龄、移植妊娠间隔时间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百分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8、0.25和-0.68,P均>0.05)。>34周分娩组肾移植受者妊娠年龄<32岁的比例(77.8%)、移植妊娠间隔时间<48个月的比例(66.7%)与≤34周分娩组(81.0%、71.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14,P均>0.05);妊娠期血清肌酐<1.5 mg/dL的比例(94.4%)低于≤34周分娩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P<0.05)。两组受者妊娠前蛋白尿、妊娠前高血压发生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1.13,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1、7.54,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血清肌酐≥1.5 mg/dL是肾移植受者分娩34周前早产儿的危险因素(OR=8.661、12.684和21.562,P均<0.05)。 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血清肌酐升高与肾移植术后妊娠受者34周前分娩有关。  相似文献   
88.
袁珂  吕洁丽贾安 《医学教育探索》2005,(12):1823-18,231,858
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 Hemsl.为一传统草药,俗称抗癌植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该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冬凌草中的二萜类成分冬凌草甲素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1,2]。对于冬凌草甲素的测定方法,传统方法往往采用TLC法[4]及HPLC法[5]。由于索氏提取是一种连续热回流提取方法,不仅提取时间较长,而且药液长时间处于被加热状态,有效成分容易受到破坏,测出的冬凌草甲素的质量分数偏低,且提出的药液色重,因此测定前还必须进行脱色除杂,给测定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超声提取技术已被用于多种植物的提取,具有提取…  相似文献   
89.
红花芒毛苣苔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辉鑫  廖海兵  袁珂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3):1963-1967
目的:研究红花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moningeriae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Gel CHP-20,RP18及硅胶等柱色谱法对红花芒毛苣苔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5,7-二羟基-8-C-β-D-葡萄糖色酮碳苷(1),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2),2,3,19,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3),2,3,19,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28-O-β-D-葡萄糖苷(4),5-羟基-6,4’-二甲氧基-7-[α-L-鼠李糖-1→6]-O-β-D-葡萄糖黄酮苷(5),5,7,3’,4’-四羟基-6-C-β-D-葡萄糖黄酮醇碳苷(6),5,7-二羟基-6-C-β-D-葡萄糖二氢黄酮碳苷(7);5,7,3’,4’-四羟基-6-C-β-D-葡萄糖二氢黄酮醇碳苷(8),胡萝卜苷(9),豆甾醇(10),β-谷甾醇(11),3-O-β-D-葡萄糖豆甾醇苷(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0.
袁珂  朱建鑫  张耀  斯金平 《中草药》2008,39(4):505-507
目的 对猫人参Actinidia valvat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猫人参根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Ⅰ)、2β,3β,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毛花猕猴桃酸B)(Ⅱ)、2α,3β,19,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Ⅲ)、2α,3β,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Ⅳ)、积雪草酸(Ⅴ),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4-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Ⅵ)、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Ⅶ)、熊果酸(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