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探究火针放血联合自拟除湿消痤汤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按标准筛选符合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自拟除湿消痤汤治疗)和治疗组(自拟除湿消痤汤联合火针放血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皮损变化评分、真菌检查、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5.38%,组间疗效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2组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组内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组间对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真菌清除率组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出现明显皮肤局部反应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P> 0.05)。结论 火针放血联合除湿消痤汤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显著,且能抑制真菌感染,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局部皮肤炎症水平下降及微循环改善等相关。  相似文献   
132.
70例尸检所见神经管畸形的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病理解剖,了解山西吕梁农村地区神经管畸形的检出率及病理特点.方法对三个县(6个解剖单位)的孕20~28周中期引产胎儿及7 d内死亡围产儿(含死胎、死产及活产儿),逐一在当地进行详细的尸体解剖,并带回制片做全面镜检.结果70例中发现神经管畸形25例,占尸检的35.7%.其中胎儿为41.5%(17/41),围产儿为27.6%(8/29),多为复合畸形.常见的神经管畸形为各种类型的脊柱裂、先天性脑积水、无脑儿及脑膜脑膨出等.结论该地区尸检的畸形检出率明显高于城市,吕梁地区为神经管畸形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33.
总结李元文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证经验。认为小儿特应性皮炎的核心病机为肝郁脾虚,提出以疏肝健脾、调血熄风为主要治法,自拟加味过敏煎。临证时将小儿特应性皮炎兼夹证型主要分为心火亢盛、血热毒盛、湿邪壅盛、脾胃失和、血虚风燥、阳虚血瘀6种证型,以加味过敏煎进行辨证加减治疗,并配合青石止痒软膏外治。  相似文献   
134.
邹继珍  吴莎  蔡玲玲  林久治 《北京医学》2008,30(11):651-653
目的 探讨婴儿半心畸形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意义.方法 在复查我院先心病标本的基础上 ,对15例先天性半心畸形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左心发育不良12例,主要特点为左室腔明显狭窄,左房及左心耳不发育,二尖瓣重度狭窄或闭锁,主动脉瓣闭锁,主动脉弓重度狭窄或闭锁.动脉导管均呈开放状(粗大3例).卵圆孔未闭8例,房缺2例.右房、右室及肺动脉干显著增大.右心发育不良3例,主要改变为右室腔明显狭窄,三尖瓣明显狭窄或发育不良,肺动脉瓣闭锁,肺动脉狭窄或闭锁,动脉导管也呈开放状.左室肥大,主动脉弓粗大.结论 半心畸形是婴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致死性先心病,迄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叙事视频联合回授法对专职陪护人员预防误吸知信行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专职陪护人员为研究对象,2018年7—8月将89名专职陪护人员设为对照组,2018年10—11月将76名专职陪护人员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叙事视频联合回授法进行误吸预防的宣教。比较两组专职陪护人员预防误吸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结果观察组的知识得分为44(37,49)分,高于对照组的39(31,4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63,P<0.01)。观察组的态度得分为50(45,54)分,高于对照组的44(44,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6,P<0.01)。观察组的行为得分为47(41,51)分,高于对照组的41(35,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2,P<0.05)。结论叙事视频联合回授法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宣教形式,有助于提高专职陪护人员预防误吸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及临床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黄褐斑患者中医体质与面部皮损分布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黄褐斑患者246例,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与皮损分布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体质类型的黄褐斑患者间,其MASI总分分段情况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10分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多; 10~20中,气郁质所占比例最多; 20~30分及30~40分中,血瘀质所占比例最多。不同体质类型间前额及颏部MAS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左颧、右颧部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质类型的MASI总分与不同部位MASI分数存在一定相关性,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平和质患者的MASI总分与右颧部的MASI分数相关性最大,血瘀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患者的MASI总分与左颧部的MASI分数相关性最大。未发现黄褐斑患者MASI总分与上颌部及颏部MASI评分相关的要素。结论:黄褐斑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皮损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仍需要大样本研究及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验证不同体质类型对黄褐斑皮损生理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李元文教授认为,大凡致病邪气均有化毒、产毒、聚毒、酿毒的特性,加上环境恶化,人体正气偏虚,毒邪在皮肤病的发病上已经成为主要的致病因素。皮肤病从毒论治也成为目前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法则。解毒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加味过敏煎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选取加味过敏煎君药中的有效元素和作用靶点;通过检索人类基因信息数据库选取荨麻疹的疾病靶点;应用R语言筛选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互作网络;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PPI),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包含了45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409个,并得到61个疾病相关作用靶点。富集分析得到84个GO功能条目和126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加味过敏煎作用于荨麻疹的PPI网络中IL-6、AKT1、VEGFA等靶点起着关键作用,这些靶点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及受体配体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并主要富集在AGE-RAGE、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上,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这可能是加味过敏煎治疗荨麻疹的关键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9.
本文通过对臁疮中医病机研究概况的总结、对臁疮中医辨证分型的比较和分析以及经过长期实践得一些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并附特色病例一则以供参考。臁疮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其发生发展过程都有反复难愈的特点,因其虚、湿、瘀,皆令臁疮缠绵反复。虚者病邪留恋,湿性黏腻,病久则瘀,如湿热瘀阻、湿瘀互结、气虚血瘀等均是使臁疮反复难愈的主要原因。所以,光靠外治或者內治对于臁疮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两者结合,内外合治,才能更有效地治疗臁疮。本研究团队将臁疮分为湿热瘀阻证、湿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内治上以补虚、活血、祛湿为原则,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外治上善用火针、放血、针灸、艾灸等方法,辨证结合治疗。总结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0.
李元文教授从事中医皮肤性病学临床研究30余年,在治疗白癜风时提出了从毒论治的治疗思想。将白癜风的病因归为“内毒”“外毒”致病。并根据这一学术思想,总结出清热解毒,滋补肝肾法;益气解毒,调和气血法,自拟治白方、益气解毒调色汤治疗白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