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恶性肿瘤的治疗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是近年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而肿瘤免疫逃逸是导致肿瘤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血管生成治疗不仅能够抑制血管生成,使肿瘤退缩,并且能够减少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性细胞数量,提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等的数量,从而克服肿瘤免疫逃逸。本研究对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PD-1单抗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步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50例,另外选取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本研究的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NSCLC病人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所有NSCLC病人均接受PD-1单抗治疗,每周期用药前检测PD-1的表达水平,后通过实体瘤免疫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疗效评价,将病人分为治疗缓解组和治疗耐药组,观察免疫治疗疗效与PD-1的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SCLC病人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免疫状况,为制定流脑免疫对策,控制流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阜阳市三区1~1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A群流脑血清抗体水平。结果共调查970名儿童,流脑抗体阳性854人,阳性率为88.04%;不同地区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2,P〈0.01);1~3岁组儿童与其他年龄儿童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差异无显著性(χ2=0.36,P〉0.01)。结论儿童流脑抗体阳性率较高。3岁以下儿童免疫水平偏低,是流脑散发或局部流行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CT灌注成像和乏氧显像技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后癌组织血流灌注和乏氧状态的动态变化。 方法 选择初发初治肺癌患者15例,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5例;治疗组静脉滴注恩度(7.5 mg/m2×10 d),在第1、5、10天同时行CT灌注成像和乏氧显像,以了解恩度治疗后肿瘤组织的血流...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肺良性病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IF-1α、VEGF、VEGFR2高表达率分别为58%、54%、60%。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IF-1α、VEGF、VEGFR2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VEGF、VEGFR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HIF-1α、VEGF、VEGFR2表达水平有相关性,它们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有重要意义,对临床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抗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常规放疗后两种三维适形放疗(3D-CRT)推量治疗模式的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先常规局部扩大野放疗DT 40 GY/20次后行3D-CRT推量。A组常规分割:2.0 GY/次,5次/周,共26~32 GY。B组较大分割:4.0 GY/次,3次/周,共28~32 GY/7~8次。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疗效,并随访3 a。结果 A组总有效率低于B组(P〈0.05)。1、2、3年生存率,A、B组分别为46.7%、16%、12.0%与70%、37.8%、22%,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年生存率B组数值上有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放射性脑反应和晚期放射性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脑胶质瘤常规放疗后3D-CRT推量较大分割较常规分割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食管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纯放射治疗组(单放组)和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组(放化疗组)。单放组32例,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总剂量60~70Gy/6~7周;放化疗组32例,放疗方法及剂量同单放组,化疗采用多西他赛40mg/次,1次/周,共用4~6周,与放疗同步进行。两组均随访3年。结果临床疗效放化疗组优于单放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单放组:CR9/32(28.1%),PR12/32(37.5%),有效率(CR+PR)65.6%;放化疗组:CR12/32(37.5%),PR16/32(50.0%),有效率(CR+PR)87.5%;1、3年生存率分别为58%和81%、27%和3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西他赛与调强适形放疗同步治疗食管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放疗组40例和单放组40例。2组均采用调强放疗,总剂量DT 60 Gy/30次/6周完成。联合组在放疗同期行替吉奥单药口服,60 mg.m-2.d-1,同时给一定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腹部B超等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CR+PR)为90%,单放组总有效率为7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2,P=0.026);2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0.7)个月和(11±0.4)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8.7±3.4)%和(51.1±2.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59.1±8.4)%和(47.3±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联合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较单放组增加,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9.
多西他赛乏氧增敏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剂量多西他赛乏氧增敏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乏氧阳性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50例和单放组50例。两组均行前程普通放疗加后程适形放疗,总剂量DT66~70 Gy/33~35次,6.5-7周完成。增敏组在放疗同期行多西他赛化疗,每次40 mg,每周1次,总量为160~200 mg/4~5次,同时给一定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胸部CT,腹部B超等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增敏组总有效率(CR+PR)为92%,单放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月和20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8±3.7)%(95%可信区间)、(78.1±6.4)%、(38.7±9.1)%和(85.6±3.5)%、(49.8±7.7)%、(15.8±11.5)%。两组比较,1年总生存率(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3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9%、52.3%、18.6%和66.1%、32.4%、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敏组骨髓抑制毒副反应较单放组增加,但经处理后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周剂量多西他赛乏氧增敏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NP方案化疗同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4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同时用诺维本联合顺铂(NP)方案全身化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3周期,比较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40例中CR 10例,PR 20例,总有效率75%,毒副反应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适形调强放疗具有重复性好,靶区剂量高、周边正常组织损伤小等优点,NP方案同步化疗时具有放疗增敏、协同抗癌作用,两者联合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