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5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探讨临床检测血清分化抑制因子-1(Id-1)蛋白作为诊断前列腺癌新方法的可能性.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23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穿刺阳性组105例,年龄52~88岁,平均72岁,PSA中位数为58.24μg/L,Gleason评分5~10分;穿刺阴性组118例,年龄40~87岁,平均67岁,PSA中位数为11.66 μg/L,其中单纯BPH 60例,BPH伴炎症5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男性196例(体检组)作为对照,年龄24~86岁,平均46岁,PSA中位数为0.73 μg/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分析研究受试者的血清Id-1蛋白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Id-1蛋白的差异.结合Gleason评分、PSA水平分析血清Id-1蛋白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炎症、年龄等方面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Id-1蛋白的诊断效能. 结果 穿刺阳性组、穿刺阴性组、体检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45.61、22.41、11.1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阳性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与Gleason评分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6582,P<0.05).穿刺阴性组中,单纯BPH组和BPH伴炎症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9.63、26.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1106,P>0.05).血清Id-1蛋白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1(95%CI0.8399~0.9123),以血清Id-1蛋白水平24 μg/L作为ROC曲线最佳临界点时,敏感性为87.6%(92/105),特异性为72.9%(229/314). 结论 穿刺阳性组、穿刺阴性组、体检组患者间存在血清Id-1蛋白水平表达差异.血清Id-1蛋白水平与Gleason评分存在正相关,能反映肿瘤恶性程度.炎症可能会影响血清Id-1蛋白表达水平.血清Id-1蛋白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ELISA法检测血清Id-1蛋白水平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一定预测效力,但有临床意义的临界点尚需更大样本量及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EMS三代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78例,其中行经皮肾镜EMS三代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47例(PCNL组),开放手术取石31例(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nepmucin分子在内皮细胞内的循环途径。方法采用共聚焦荧光显微技术进行内在化实验,分别用4种细胞器标记蛋白抗体[Rab5/胞内体、LAMP-1/溶酶体、γ1-adaptin/外侧高尔基网络(TGN)以及LDLR/分选与循环胞内体]与抗nepmucin抗体双染色转染内皮细胞,观察nepmucin分子内在化后的分布情况。结果 Nepmucin分子出现在胞内体、TGN、溶酶体和分选与循环胞内体中。结论 Nepmucin的循环途径可能是经分选胞内体运输至TGN或循环胞内体,然后回到细胞膜;或是进入溶酶体被降解。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观察麻黄碱(ephedrine,EPH)及其天然衍生物甲基麻黄碱(methylephedrine,ME)和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PE)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刺激成年大鼠内侧穿行通路(medial perforant path,MPP),记录海马齿状回(denote gyrus,DG)颗粒细胞诱发电位的方法,观察EPH(3、15、45 mg/kg,ip)及其衍生物ME(10、30、90 mg/kg,ip)和PE(3、15、45 mg/kg,ip)对以诱发电位的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幅度、潜伏期和高频刺激诱导PS幅度的长时程增强现象(the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为指标的中枢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结果 EPH可缩短MPP-DG通路基础诱发电位的PS潜伏期(P<0.05),ME和PE则有延长PS峰值潜伏期的作用.EPH和ME对以诱发电位PS幅度为观察指标的DG颗粒细胞兴奋性有促进作用,并对高频(60Hz,60 pulses)诱发的MPP-DG通路PS幅度LTP现象有促进作用(P<0.05);PE作用不明显.结论 EPH及其天然衍生物ME和PE可以对以海马齿状回诱发电位和LTP为观察指标的突触可塑性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5.
苦参碱类生物碱是以苦参碱为代表的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类生物碱,它们广泛存在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 Ait.)、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及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中,是这几种常用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1].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应用瑞士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操作方法。方法总结分析肇庆市怀集县人民医院应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结合瑞士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1例Ⅰ期手术取尽结石术,3例Ⅰ期手术后行ESWL排尽结石,仅7例需Ⅱ期PCNL清石。平均手术时间90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3~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d。术后大出血l例。Ⅰ期手术结石完全清除率87.1%。结论经皮肾穿刺应用瑞士EMS三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具有高效、安全、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肾结石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7.
目的:观察雷公藤药酒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 in rats,AA)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氟氏完全佐剂(Fluoride's complete adjuvant,FCA)诱导大鼠形成关节炎,经雷公藤药酒治疗后,观察大鼠足跖关节肿胀度,判断药效学结果。结果:雷公藤药酒能阻止大鼠继发性病变的发生,而治疗组能显著减轻大鼠足跖关节肿胀度。结论:雷公藤药酒不仅能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关节炎症状、抑制炎症反应,而且能预防继发性病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8.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9~74岁,其中小儿3例分别为7、9和12岁;19~60岁7例,老年2例分别为72和74岁。本组约为同期麻醉总人数的1/3000。  相似文献   
159.
抗角蛋白抗体及相关自身抗体在RA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抗角蛋白抗体(AKA)及其相关自身抗体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收集血清279例,包括正常人30例,RA56例,SLE114例,其它结缔组织病179例,检测AKA(IFA)、RF、ANA及ssDNA。结果 4种自身抗体对诊断RA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AKA39.3%和96.0%;RF37.5%和85.5%;ANA55.4%和39.5%;ssDNA37.5%和49.8%;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则AKA明显高于其它3种抗体(P<0.001)。RF阳性率在RA患者AKA阳性组和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RF含量与AKA滴度呈正相关;而ssDNA和ANN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KA是RA的又一个特异性抗体,联合检测AKA及RF对于RA的诊断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