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312.
董青  李梅  邵红玲 《职业与健康》2001,17(3):111-112
岩舒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抗癌药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晚期恶性肿瘤,我们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将我科自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使用岩舒注射治疗50例恶性肿瘤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13.
目的 评估思吉宁(Selegiline)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2例PD患者进行12周思吉宁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郝一雅(H-y)量表,魏伯斯特(Webster)量表和汉密顿(HMD)量表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思吉宁治疗4周,12周时,治疗后较治疗前H-y,Webster,HMD评分均有所下降(P<0.01)32例服思吉宁患者中2例出现恶心、胃不适、1例出现失眠.结论 思吉宁能有效地治疗PD患者、其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14.
西黄丸药效学研究及治疗肿瘤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黄丸是抗癌中成药中的经典名方。文章通过对现代药效学研究的分析,揭示西黄丸多重抗肿瘤效应,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①西黄丸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还可发挥抗新生血管生成作用,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抗肿瘤转移;②通过改善肿瘤高凝状态,防治并发症,控制肿瘤进展与转移;③提高机体免疫力,分化、抑制、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④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有利于癌性疼痛的对症治疗;⑤在化疗、放疗期间应用,发挥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315.
动态地测定了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缓解期和非缓解期病人内源性抗氧化酶体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同期测定了病人血清铜(Cu)、锌(Zn)、锰(Mn)和硒(Se)的含量。结果发现,MM非缓解期病人SOD、GSH-Px及CAT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清Zn、Mn和Se含量明显降低,血清Cu含量显著升高。缓解期病人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清Cu、Zn、Mn和Se含量接近正常水平。SOD活性与血清Zn和Se含量呈正相关(r_(Zn)=0.746,P<0.001;r_(Se)=0.533,P<0.01),GSH-Px活性与血清S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22,P<0.005),CAT活性与血清Zn和Se含量呈正相关(r_(zn)=0.507,P<0.05,r_(Se)=0.694,P<0.001)。本研究结果对解释MM患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的原因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16.
目的:研究八段锦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探讨将八段锦训练作为PD患者进行运动干预的有效手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轻中度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既往常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3周八段锦训练。采用步态指标、平衡指标对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进行评估和分析比较。结果:(1)IDEEA步态指标:治疗前2组患者步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周期时间、步幅持续时间2项步态指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步态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周期时间、步幅持续时间分别为(1.30±0.32)s、(645.90±156.65)ms,均优于对照组的(1.56±0.38)s、(765.05±158.93)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平衡指标:治疗前2组患者平衡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平衡得分和等级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平衡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衡测试等级为1.00(1.00,2.20)级,优于对照组的2.15(1.00,3.83)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训练对轻、中度PD患者步态及平衡能力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17.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分布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579例健康体检者血液进行高灵敏度的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和分析。结果男女健康体检者CRP值呈偏态分布,男女CRP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年龄的增大,CRP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根据百分位数分析,检测对象CRP的中位数值为0.58 ̄0.89mg/L,CRP值>3.0mg/L者占受检人数14.51%。TC、TG合适水平者在CRP>3.0mg/L组占42.9%,CRP≤3.0mg/L组占63.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RP>3.0mg/L组主要见于Ⅳ型及低HDL-C型,CRP≤3.0mg/L组主要见于低HDL-C型。结论高血脂患者体内存在一定的炎症过程,追踪观察血清CRP与血脂的变化,对判断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18.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习惯上认为影响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PD的核心运动症状(包括震颤、僵直、行动迟缓和姿势异常).然而,很多患者却认为非运动症状(NMS)(包括认知功能损害、神经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睡眠障碍、感觉障碍等)对其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更为明显[1].  相似文献   
319.
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是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作为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RA总体发生率约30%~90%,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我国仅有7.16%的肿瘤患者获得了针对贫血的相关治疗,轻度贫血患者仅1.8%接受过相关治疗。当前CRA呈现发病率高、治疗率低、治疗效果一般的现状,及时有效地防治CRA对肿瘤患者至关重要。中医药防治CRA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在促进骨髓造血、提升血红蛋白水平的同时,防治结合,多靶点保护全血细胞,显著缓解患者全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可降低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0.
目前全球器官移植领域所面临的仍是供体短缺的主要问题。由于受体需求量和标准供体的数量的严重不平衡,外科医生们将目光转移到心脏死亡供体(DCD)。相比于脑死亡供体(DBD),DCD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历更长的热缺血时间(WIT),以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尤其是胆道并发症。受控心脏死亡供体(cDCD)是指在符合患者或家属意愿的情况下有计划地退出维持生命的治疗,在一段“无接触”时间后(通常为5 min),宣布患者大脑循环永久缺失,同时快速进行器官恢复。由于使用常规器官保存方法保存的DCD移植物的移植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常温灌注技术所展现出的优势在移植过程中愈发明显,逐渐引起外科医生和科学家们的关注。与活体肝移植以及DBD肝移植不同,DCD在宣布死亡前无法取出移植物。而在常温局部灌注(NRP)中,外科医生们能够在宣布死亡后阻断流向大脑的血液,并通过体外膜氧合启动器官的热灌注,在供体体内恢复供体肝脏的功能,使肝脏产生胆汁并清除乳酸。这一过程为供体肝脏离开供体和移植前的各项指标监测和优化提供宝贵时间。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NRP作为一种原位器官修复技术能够使cDCD供体肝脏的移植效果与DBD供体相近。另外,一些研究者还开发了多种灌注技术的联合应用,包括NRP与机器灌注(MP)以及双低温氧合机灌注(D-HOPE)的联合使用,均展现出良好的移植效果,为肝移植供体保存提供更多可能性。虽然许多学者认为NRP是一种获取更多高质量器官的保存方法,但有研究者质疑该技术的伦理问题。他们认为该技术违背死亡捐赠规则,NRP灌注程序中所涉及的操作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确保患者的循环以及呼吸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状态以及在NRP期间确保脑部循环的缺失尤其重要。鉴于NRP在移植领域的重要性,笔者对NRP技术在cDCD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