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醛固酮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和合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 方法 采用高糖(17.5mmol/L,Con组)、高糖+不同浓度醛固酮、高糖+螺内酯+醛固酮培养大鼠系膜细胞.24h后检测各组MCP-1 mRNA表达和MCP-1蛋白的浓度. 结果 与Con组比较,10-5、10-7和10-9mol/L醛固酮组系膜细胞上清中MCP-1水平明显增高.RT-PCR结果显示醛固酮可显著上调MCP-1 mRNA的表达(P<0.01),而螺内酯可部分抑制醛固酮诱导的MCP-1高表达. 结论 醛固酮可上调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 mRNA的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醛固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l-1)表达的影响及螺内酯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设正常对照组、醛固酮(10-7mol·L-1)组、不同浓度螺内酯(10-7,10-8,10-9mol·L-1)干预组,48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以RT-PCR检测PM-1、醛固酮受体(MR)和保护其配体特异性的11p羟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mRNA表达,采用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PAI-1蛋白的浓度。结果RT-PCR结果,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MR和118.HSD2mRNA,醛固酮可显著上调肾小球系膜细胞PM-1mRNA表达,螺内酯可抑制醛固酮诱导的PA/-1mRNA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ELISA结果示醛固酮组上清液中PAI-1水平明显增加,螺内酯干预组PAI-1水平明显降低并与浓度有关。结论螺内酯与醛固酮竞争结合MR,抑制醛固酮刺激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PAI-1mRNA的表达和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合成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糖(NG组)、高糖(HG组)及高糖+不同浓度吡格列酮(P1、P2、P3组)。培养48小时后收集各组细胞及上清液,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MCP-1mRNA含量,采用ELL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CP-1蛋白浓度。结果 (1)肾小球系膜细胞可表达及合成MCP-1;(2)与NG组比较,高糖刺激后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表达以及细胞上清液中MCP-1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5);(3)加入吡格列酮干预后,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表达以及细胞上清液中MCP-1蛋白含量显著下降,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吡格列酮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该作用可能与其肾脏保护部分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工虎骨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 b(TRACP 5b)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6例,性别均为女性,绝经1年以上,年龄(60.5±3.6)岁。口服人工虎骨粉胶囊,3次/d,每次3粒,共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BGP水平(放射免疫法)和TRACP5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治疗后血清BGP明显增高[(8.31±2.41)]μg/L vs(5.81±1.93)μg/L,P<0.05],血清TRACP 5b明显降低[(2.49±0.81)]u/L vs(4.26±0.86)u/L,P<0.05]。结论人工虎骨可以通过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形成,减少骨吸收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