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医药卫生   7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7 毫秒
71.
作者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宫颈癌单克隆抗体。本文报道应用该抗体对宫颈癌和有关正常组织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分析宫颈癌细胞表面抗原的变化。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单克隆抗体与小鼠的正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对T_1期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T_1期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开放式部分肾单位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比较2组术后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情况,肝、肾功能情况,生存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失血量、肾蒂血管阻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但术中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后2组患者肝、肾功能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术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GFR)指标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随访1、2、3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漏尿、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与传统的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相比在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情况、肝功能、肾功能、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上都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3.
肖湘 《当代护士》2014,(3):115-115
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普通钢针穿刺抢救逐渐由留置针穿刺替代,其优点是不易走针、保留时间长、抢救药物发挥作用快。但对于有四肢水肿、休克、大汗、糖尿病等疾患的危重患者,因其末梢循环差、末梢血管不易发现,静脉留置针穿刺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给疾病的抢救和用药带来很大的影响。本科在多例患者抢救过程中采用留置针末端连接无菌空注射器进行颈外颈脉穿刺,成功率高,用药发挥速度快,效果满意,现将穿刺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基础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计算肿瘤在不同b值时的ADC值,分析肿瘤标本的核质比、核胞比和肿瘤细胞密度,将ADC值与病理特征因子进行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任意b值时肺癌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明显负性相关(b=300 s/mm2时,相关系数最高,r值=-0.792,P〈0.01);肺癌的ADC值与肿瘤细胞核质比和核胞比也呈明显负性相关(b=300 s/mm2时相关性最好,r=-0.739, P〈0.01;r=-0.607,P=0.0187)。结论 ADC值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内部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较好地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75.
患者女,43岁.癫痫反复发作1年.体检发现患者口唇黏膜及脸部皮肤多发瘀斑.既往因反复自发性鼻出血,行鼻中隔矫形术后症状好转,但未能完全控制.家族史:祖父、父亲均有反复鼻出血症状,但未经规范检查及治疗.其女自幼有反复自发性鼻出血及皮肤黏膜瘀斑的症状,并随年龄增长加重.  相似文献   
76.
摘要 目的:评估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虚拟现实同步减重训练(VR+BWSTT)后步态对称性的远期变化及其神经机制。 方法:8例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3周VR+BWSTT前后各做一次三维步态检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其中7例患者训练后3个月复查了三维步态和DTI。对以下参数进行前后对比: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步长不对称性、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不对称性、下肢Fugl-Meyer评分、病灶中心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FA指数(病灶中心FA值/健侧对应区FA值)、ADC指数(病灶中心ADC值/健侧对应区ADC值)。对FA指数、ADC指数与下肢Fugl-Meyer评分做相关性分析。 结果: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和下肢Fugl-Meyer评分在训练后改善(P<0.05),且持续至训练后3个月。步长不对称性和下肢各关节活动范围不对称性在训练后无改善(P>0.05)。训练前ADC指数与训练前后下肢Fugl-Meyer评分的变化值有相关性(P<0.05)。 结论:VR+BWSTT可改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步态的时间不对称性和下肢Fugl-Meyer评分。ADC指数可预测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潜能。  相似文献   
77.
咯血患者的胸部16层CT血管造影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研究咯血患者相关血管影像学.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因反复或大量咯血行胸部增强的病例,包括支扩或慢性炎症31例,原发性肺癌11例,肺内血管畸形4例,采用16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容积显示、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强度投影进行CTA重建观察与分析,其中10例有同期DSA对照.结果:肺癌和支气管扩张或慢性炎症均显示支气管动脉异常,其中13例表现为支气管动脉主干明显扩张、迂曲,19例支气管动脉主干及分支均扩张增粗,多支支气管动脉供血时远端相互吻合成丰富的血管网,10例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向同一病灶供血.血管畸形表现为瘤样扩张的血管团并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3例)或丰富的支气管动脉血管网(1例).结论:咯血患者常见支气管动脉异常,并有不少合并肺外体循环动脉异常供血,少数为肺内血管畸形,16层CTA能安全、清晰地评价咯血相关血管特征,指导相关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8.
本文通过对9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MEI图像的分析,探讨了肺癌的MRI形态学表现。结果发现MRI的三维成像可立体地显示出肺癌肿块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分叶征对周围型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深分叶与浅分叶在各型肺癌间无显著差异(P>0.05);肿块边缘毛刺征象是周围型肺癌的另一重要征象,但MRI对该征象的显示不如CT腺癌比鳞癌更易形成不规则形状;MRI对支气管的各种改变(管壁增厚、狭窄、变形移位、支气管阻塞)显示较好,尤其在额倾位冠状面成像上显示的更清楚。  相似文献   
79.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 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 61例患者 ,大咯血 2 6例 ,支气管肺癌 1 3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确认病变血供 ,分别在支气管动脉干或支气管动脉分支超选择插管下行栓塞术或栓塞化疗术 ,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颗粒、PVA和碘油。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 6 .2 % ,包括脊髓缺血 (1 .2 2 % )、肋间动脉缺血 (3 .7% )、肺动脉栓塞 (1 .2 % )。脊髓缺血和肋间动脉缺血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栓塞者。脊髓缺血见于PVA组和碘油组 ,肺动脉栓塞见于碘油组 ,而肋间动脉缺血在各栓塞物质组均有发生。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宜谨慎施行 ,使用同轴导管技术超选择性插管值得推荐 ,明胶海绵颗粒是相对安全的栓塞物质  相似文献   
80.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 用CT、MRI评价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性质 ,并探讨CT、MRI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周围型肺癌 38例 ,影像、手术及大体病理均显示胸膜凹陷征。分别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MRI横断及冠状面T1WI、T2 WI及脂肪抑制成像。测量胸膜凹陷间隙内容物的CT值 ,分析MRI信号特点 ,并与手术及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典型胸膜凹陷征 2 1例 ,凹陷间隙内CT值为 7.5 3± 6 .91HU ,符合水样密度。MRI上呈水样信号 ,脂肪抑制后T2 WI仍呈高信号 ;线状胸膜凹陷征 11例 ,仅 2例CT值示水样密度 ,MRT2 WI上 6例胸膜凹陷区见小三角形水样信号 ;叶间裂胸膜凹陷 4例 ,仅见于CT肺窗 ,局部无喇叭口状阴影形成 ,MRT2 WI上局部无水样信号改变 ;复合型胸膜凹陷 2例 ,其表现与以上所述相同。上述各型均于手术及大体病理显示脏层胸膜凹陷 ,局部胸膜光滑无增厚、无脂肪及软组织充填。CT、MRI对胸膜凹陷征内水的总显示率为 85 .3% ,与病理结果对照无显著差异 (χ2 =0 .2 0 6 ,P >0 .0 5 )。结论 CT及MRI进一步证实肺癌胸膜凹陷间隙内为水 ;CT及MRI基本能够反映胸膜凹陷的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