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active Epstein—Barrvirus infection.CAEBV)以反复发作的发热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程度不一,严重者出现肝衰竭或多器官衰竭,可表现为典型的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或导致淋巴瘤的发生。该病可能与EBV感染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有关,可发展成霍奇金病或NK细胞白血病,总体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38例药疹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一2009年8月收治的误诊为发疹性传染病的38例药疹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疹误诊为麻疹最为多见。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是抗生素;其次是解热镇痛药、中药。误诊原因除因这二类疾病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外,还与医生询问病史不详尽、查体不仔细有关。结论提高临床医生对药疹的认识很有必要,接诊患者时应询问其流行病学史、过敏史及服药史,详细询问发病时发热与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注意皮疹发展特点,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HIV感染后胃黏膜中免疫细胞增生、激活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HIV感染且有胃黏膜组织活检标本的患者36例,另选非HIV感染者胃黏膜组织活检标本10例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研究对象胃黏膜活检组织中CD38、Ki-67的表达,并以Masson染色分析胶原沉积情况.结果 与非HIV感染者(97....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北京市首例莱姆病合并斑点热混合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蜱传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了解患者活动史、发病就诊过程, 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提示北京市郊可能存在莱姆病和斑点热重叠自然疫源地。结论 本起疫情是北京市首例莱姆病合并斑点热混合感染确诊病例,建议在相关地区开展人群和病媒生物监测,明确莱姆病和斑点热疫区范围,警惕人群感染蜱传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5.
建立规范的医院防护体系,防止新发传染病院内交叉感染,是控制疫情流行的重要手段。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在SARS和甲型H1N1流感救治过程中建立与执行医院内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规则,并结合实例讨论了这些防护体系在强化科学防疫体系、防止医院成为新传染源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302医院收治的北京地区50例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总结规律,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平均(32.6±10.3)岁,46例有国外旅居史,主要症状包括发热(100%)、畏寒寒战(78%)、大汗(70%),有典型发作经过的为28例(56%)。脾大(66%)和肝大(30%)为主要体征。检查提示外周血白细胞大部分在正常范围,39例(78%)血小板计数降低。40例患者(8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病情程度不同的恶性疟、间日疟患者血小板计数和LDH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蒿素类药物(46例用蒿甲醚,4例用青蒿琥酯)治愈率达100%,恶性疟和间日疟退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北京地区疟疾多为输入性病例,以中青年为主,部分具有发热、寒战、大汗典型发作症状,血小板减少对于疾病的诊断可能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LDH异常对于病情程度的判断及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青蒿素类药物尤其是蒿甲醚治疗效果好,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对肠道病毒71型(EV71)基因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建立血清IgM抗体的检测方法,用于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 检索EV71 V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并在引物两端插入酶切位点,采用RT-PCR分离EV71 VP1全基因序列.PCR产物回收、纯化,插入T载体进行序列同源性测定.再插入表达质粒载体pRSET,构建pRSFT-EV71重组质粒.利用纯化后的表达产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V71 IgM抗体.共收集31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及36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PCR产物片段大小约890bp,与预期VP1全基因序列长度一致,并且克隆入T载体后序列测定与GenBank公布序列的同源性达100%;重组蛋白大小约为890bp,与预期蛋白片段一致.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手足口病患儿中IgM抗体阳性7例,健康儿童中则未发现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功建立了针对EV71 IgM抗体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比研究140株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素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克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率均大于70%。对大肠埃希菌,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于其他抗菌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头孢地尼、头孢克肟显著强于其他4种抗菌素。对变形杆菌,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及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相近。结论: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对大部分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9.
共同的传播途径使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相当常见。本研究以单纯HIV感染患者为对照,前瞻性研究了HIV与HCV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70.
自2019年12月底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报告了一组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的病因不明的肺炎病例,现已经证实该疾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疫情迅速蔓延,波及全国各地及23个国家,截至2020年2月8日,已造成34 955例感染,725例死亡。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及SARS和MERS的流行病学研究,就2019-n Co V感染的流行特点作一综述,并对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控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