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玲  陈曦  罗丽娟  王艳  张洁  邹年莉  闫国栋  王红  李群 《疾病监测》2018,33(11):936-939
目的 调查自贡市1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所引起的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检测新生儿血液样本、产妇阴道及外阴拭子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采集该新生儿家庭住所的食品及环境样本、住所附近农贸市场的食品样本,检测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同时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并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研究菌株的同源性。 结果 从新生儿及其母亲样品中分离到7株单增李斯特菌、居住地附近的农贸市场凉拌熟食摊中分离到1株,8株菌株的血清型均为1/2b,ST型均为ST87型,PFGE带型相似度100%。 感染母亲与市场中污染凉拌熟肉的单增李斯特菌来自同一污染源,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由母婴垂直传播导致。 结论 凉拌熟肉制品很可能是孕产妇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需要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中重点监测。 围产期妇女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筛查应作为产妇产检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儿泻停颗粒联合蜡样芽孢杆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8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儿泻停联合蜡样芽孢杆菌和蒙脱石散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并予等同基础治疗。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第3d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基线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d试验组有效率97.4%,对照组96.7%,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vs 1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儿泻停颗粒与蒙脱石散分别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相当,安全性好,但前者便秘不良反应更少,是更优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3.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2年收治的8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83例患儿,男53例、女30例,平均年龄(6.8±4.6)岁,临床特征以发热(77.1%)、轻中度贫血(71.1%)、C反应蛋白升高(67.5%)、红细胞沉降率增高(60.2%)、白细胞增高(47.0%)为主;出现栓塞症状20例(24.1%);血培养阳性56例(67.5%),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链球菌属及葡萄球菌属占89.3%;万古霉素等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超声检查检出赘生物68例(82%)。55例(66.2%)患儿接受心脏手术,最终死亡7例(8.4%)。结论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变迁,缓症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为主要病原菌,需万古霉素等敏感抗生素治疗;心脏超声检出赘生物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使用人工鼻吸氧效果。方法:对64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吸氧,随机分为对照组用头皮针连接鼻导管吸氧与人工鼻组用人工鼻连接吸氧管吸氧。比较肺内感染、气管堵管、护理项目次数。结果:人工鼻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鼻在颈椎骨折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吸氧效果明显好于鼻导管吸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来自于江西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儿童感染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临床分离菌株cag A、vac A和ice A基因亚型分布情况,并探讨H.pylori cag A、vac A和ice A基因亚型与儿童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来自江西地区的316例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儿童的胃窦黏膜中,培养出107株H.pylori菌株,提取菌株基因组DNA,采用PCR法检测H.pylori ure A、cag A、vac A及ice A基因亚型。结果在107株H.pylori临床分离菌株中,H.pylori ure A基因和cag 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107/107)和94.4%(101/107)。vac A基因总检出率为100%(107/107),vac As1a、vac As1c、vac Am1和vac Am2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4.8%(80/107)、25.2%(27/107)、29.9%(32/107)和69.2%(74/107),其中0.9%(1/107)H.pylori菌株同时检测出vac Am1和vac Am2基因型;在vac A基因的嵌合体中,vac As1a/m1、vac As1a/m2、vac As1c/m1和vac As1c/m2基因检出率分别为26.2%(28/107)、51.4%(55/107)、3.7%(4/107)和17.8%(19/107)(P0.001)。ice A1和ice A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4%(85/107)和9.3%(10/107)(P0.001);ice A1和ice A2基因亚型均阳性的检出率为7.5%(8/107)。H.pylori各基因亚型在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3组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自于江西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儿童感染的H.pylori优势基因亚型是cag A、vac As1a/m2和ice A1;H.pylori感染存在不同基因型菌株混合感染;H.pylori基因亚型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进行临床医患沟通过程中,给予人文关怀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6月-2014年06月住院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住院患者的随机分组。针对B2组的65例患者,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针对B1组的65例患者,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患者最终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B1组住院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内心消极情绪获得显著改善,患者针对人文关怀护理也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同B2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医患沟通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及调节作用。在此过程中配合对患者给予人文关怀不但能够将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改善,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患者针对临床护理满意度也获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急诊科的工作内容繁杂,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急诊科的护患关系对急诊护理实践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目前,我国的急诊护患关系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护患纠纷也时有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还需要护、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所有患者均用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视野变化与眼压。结果治疗前患者MD与PSD值分别为(-6.32±4.27)、(6.74±3.39);治疗后患者MD与PSD值分别为(-7.98±4.73)、(6.21±2.98),表明患者视野范围并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患者平均眼压为(23.06±1.23)mmHg,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为(16.47±1.84)mmHg,治疗前与治疗后眼压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治疗老年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总有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丽莎  黄诺嘉  罗丽娟 《中国药房》2008,19(27):2129-2130
目的:建立春根藤的质量标准。方法:对春根藤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熊果酸的含量。结果:总结了春根藤的主要鉴别特征;熊果酸进样量在0.053~10.6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45%,RSD=1.72%(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春根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本地区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纠正错用现象。方法 对本地区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错用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来源、性状、含量、功效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部分中药材、中药饮片存在错用现象,必须及时纠正,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药品。结论 该调查说明了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针对性专项抽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该调查提示药监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以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