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炎症、自噬和氧化应激等非遗传生物因素在其发病和进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氧化性DNA损伤是RP中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光感受器变性的关键调节因子,也是一种内源性抗氧化途径的突变,这些途径包括DNA修复、氧化应激的保护和抗氧化防御相关基因(MUTYH、CERKL和GLO1)的激活。暴露于氧化应激改变了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此外,P2X7受体的上调会引起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从而导致RP的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变。多途径分析表明氧化小胶质细胞激活可能引发神经炎症和变性的恶性循环,表明小胶质细胞可能是RP氧化应激的关键治疗靶点。(国际眼科纵览,2022,46:341-346)  相似文献   
42.
高度近视和远视的治疗是较复杂的难题 ,虽然已有不少治疗方法 ,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和问题。例如 ,普通框架眼镜较笨重而且单眼难以配戴 ;角膜接触镜的配戴和护理都比较麻烦。 OK镜对高度近视效果比较差 ,且远期效果不能肯定。屈光手术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 ,其中一些手术会破坏眼球的结构及稳定性 ,而且长期效果不能肯定。目前一些国家采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 (phakic intraocularlens,PIO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和远视 [1 - 3 ] ,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现综述如下。1  PIOL 植入的原理及发展史PIOL植入的原理是将与患者屈光度…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索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PA)在青光眼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可能的作用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房灌注法建立兔急性高眼压模型,在玻璃体内注射BDNF或BSS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t-PA的蛋白表达与定位,用Westernblot分析检测视网膜t-PA的蛋白表达。结果:t-PA与β-actin灰度比值,正常对照组为(57.95±3.79)%、BSS组为(89.36±3.59)%、BDNF组为(66.66±2.16)%;BSS组与正常对照组和BDNF组相比,t-PA表达明显升高(P<0.05)。高眼压后视网膜上t-PA的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增强,神经纤维层、RGCs层呈强阳性染色。结论:t-PA与青光眼的病理过程有相关性,BDNF可能部分通过抑制t-PA的表达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白内障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盲眼病,一直以手术治疗为主,缺乏有效的预防和药物治疗方法.病理性近视并发白内障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白内障,其发生较早,发展较快,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代表后基因组时代研究重心的蛋白质组学为白内障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试图建立人眼晶状体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比较病理性近视并发白内障和正常晶状体蛋白质谱的变化,鉴定相关蛋白质,为研究病理性近视并发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对108例RVO 患者随机分为一般药物、尿激酶或蝮蛇抗栓酶溶栓、溶栓加活血化淤中药三个治疗组,观察3个月—8年,平均2年2个月。结果表明三组治疗总显效率46.3%,有效率71.3%;蝮蛇抗栓酶的疗效优于尿激酶;蝮蛇抗栓酶联合中药治疗疗效最佳,显效率75%,有效率87.5%。缺血型RVO 的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7.
视网膜是人体中结构最精细、功能最复杂的组织之一。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视网膜可发生炎症、变性、脱离、肿瘤、外伤、血液循环障碍等多种疾病。由于目前对不少视网膜病的本质认识不足,又无相应的有效治疗方法,终致众多的视网膜病患者沦为盲人。在感染性眼病和白...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男26岁自幼左侧头面部、右侧胸部皮肤上有淡黄色疣状物,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无任何不适。既往无癫痫及其他疾病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患。智力良好,听力正常,骨骼无异常。系统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左侧头顶部、枕后部、颞顶部分别见3.5×3.5,3.0×3.0,16×4.0cm大小的斑块状、条带状乳头瘤样  相似文献   
49.
蝮蛇抗栓酶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蝮蛇抗栓酶联合活血化瘀、破血散结中药治疗4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 occlusion,RVO)并以尿激酶联合中药治疗的41例RVO病例作对照。结果蝮蛇抗栓酶联合中药治疗组的显效率71.4%,有效率达85.7%,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51.2%)和有效率(65.8%)。讨论了蝮蛇抗栓酶和中药治疗RVO的机理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细菌性角膜炎预后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根据患者的预后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67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分为A组(49例)和B组(18例),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分析患者的影响因素,并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在本研究入选的患者中,49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73.13%,预后不良率为26.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种基础合并症和就诊前10 d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而主要照顾者对细菌性角膜炎知识了解程度、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和治疗及时是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预后欠佳,且该病的预后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