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 探讨心源性卒中患者使用丁苯酞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源性卒中患者,患者入组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华法林+丁苯酞)和对照组(华法林)。监测两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ratio,INR)变化情况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INR达标时间、2周内达标率和90 d mRS评分的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1例心源性卒中患者,试验组51例,对照组50例。两组基线数据(年龄、性别、用药前INR、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时试验组的NIHSS评分[10(3.0~15.0)分 vs. 0(0~6.5)分,P<0.001],溶栓率(27.5% vs. 8.0%,P=0.011)与取栓率(25.5% vs. 2.0%,P=0.001)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INR 2周内达标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1% vs. 44.0%,P=0.930)。试验组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6.50±2.41)d vs.(9.64±4.40)d,P=0.015]。试验组90 d mR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4.0)分 vs. 2(0~3.0)分,P=0.175]。 结论 丁苯酞联合华法林治疗心源性卒中可能缩短华法林的达标时间,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但对于INR的达标率和90 d mRS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73.
温州留守中学生自我意识、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留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方法对温州地区二所中学共196例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其中留守中学生91例,非留守中学生105例。评定工具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SCS)、应付方式问卷(CPQ)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结果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相比,CSCS焦虑因子分较高(P〈0.01)、躯体外貌因子分较低(P〈0.01)。CPQ留守中学生的成熟应付方式因子分如解决问题、求助高于非留守中学生(P〈o.01),不成熟应付方式因子如退避也显著高于非留守中学生(P〈0.01),幻想因子分也较高(P〈0.05)。留守组中学生在FES-CV独立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中学生(P〈0.01),控制性因子评分留守儿童组也较低(P〈0.05)。结论留守中学生更倾向焦虑、自信心不足,应付方式矛盾,家庭中可能会表现依赖与任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在12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研究普瑞巴林胶囊的药动学特征,为该药进行临床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采用3×3拉丁方给药方案,分别于不同周期单次给药口服试验制剂75,150和300mg,并于单次给药试验结束后,按照每天早、晚各服药一次,每次75mg,连续服用5d的给药方案进行多次给药研究。应用HPLC-UV测定服药后不同时间点普瑞巴林的血药浓度。结果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普瑞巴林进入人体后的药物经时过程符合血管外给药二室模型。单次服用75,150和300mg普瑞巴林胶囊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ρmax为(2.43±0.36),(4.59±0.91)和(9.16±1.00)mg·L-1;AUC0-t为(13.5±2.6),(27.4±6.2)和(54.9±10.3)mg·h·L-1;tmax为(0.96±0.42),(0.90±0.39)和(1.21±0.38)h;t1/2β为(6.6±2.3),(7.2±2.8)和(5.8±1.4)h。连续口服5d75mg,bid普瑞巴林胶囊后,其药动学参数分别为:ρmax为(2.83±0.42)mg·L-1,ρmin为(0.67±0.14)mg·L-1,ρav为(1.18±0.20)mg·L-1,AUC0-t为(19.4±3.8)mg·h·L-1,tmax为(0.79±0.30)h,t1/2β为(6.8±2.6)h,DF为(1.86±0.39)。对单次给药试验中所得的AUC,ρmax,t1/2与剂量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UC和ρmax与剂量呈线性相关,t1/2β与剂量无关,符合1级速率过程,对其他药动学参数进行剂量间、个体间、周期间及性别间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普瑞巴林胶囊单次给药剂量在75~300mg内,体内过程符合1级速率过程。按照75mg,bid的方案连续服用普瑞巴林5d,药物在体内无蓄积。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癔症患者住院真实情况,为切实提高癔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温州市精神病院2001年4月~2005年4月间最后确诊癔症4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症住院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比例1.19%。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心理刺激因素,其中以家庭矛盾占首位(31.7%),同事邻里不和次之。临床施治方案多样化,疗效尚不能充分肯定。结论癌症临床诊治水平仍待提高,规范对癔症的治疗方案实有必要,加强文化和心理素质教育,是预防癌症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6.
我们用助黄汤治疗排卵障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夫妇婚后正常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孕、月经规律或不规律、半年内未经激素治疗者;排除有心理障碍(忧郁、精神分裂症),常规妇科检查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疾病等)、炎症性病变、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症,以及排除男方因素所致不孕。1.2一般资料1998年12月~2005年8月在龙华医院门诊就诊,年龄25~39岁的已婚妇女,因无排卵伴不孕59例,其中原发不孕23例,继发不孕3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年龄最大37岁,最小24岁,平均…  相似文献   
77.
不同时期电话心理咨询内容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上海心理健康热线电话资料,探讨电话心理咨询变化的特点。方法:对1995年1~6月和1999年1~6月上海心理热线资料共计2305人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有关精神疾病问题的咨询占居首位(36.1%),情绪问题仍然呈快速上升趋势(31.5%)。结论:上海心理健康热线电话咨询内容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现状的符合,也和其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78.
丙戊酸半钠肠溶片人体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戊酸半钠肠溶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单次及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方法:12例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单次及多次给药药动学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的血浆药物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250、500、1000mg)给药后丙戊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0.51±3.36)、(39.01±4.06)、(63.76±6.90)mg/L;tmax分别为(3.1±1.1)、(3.7±2.9)、(3,2±1.8)h;AUClast分别为(427.9±106.0)、(805.4±171.2)、(1224.0±193.5)mg·h·L^-1;AUCinf分别为(466.4±138.7)、(872.1±231.5)、(1315.9±247.3)mg·h·L^-1。连续多次给药500mg后丙戊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76.71±9.97)mg/L;tmax(3.2±1.2)h;AUClast(2057.0±344.0)mg·h·L^-1;AUCinf(2212.9±397.1)mg·h·L^-1。结论:该制剂具有肠溶效果,药物吸收的延迟时间约为1.5~1.8h;单次250~500mg给药后,丙戊酸的体内过程符合一级线性动力学,给药剂量大于500mg时不符合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连续多次500mg给药后,活性成分丙戊酸在体内有明显累加,蓄积因子为2.70±0.24。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大连地区青少年肥胖症的发生情况,开展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于1996年4月~5月,对全市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情况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大连市所有高中三年级学生共4897名,平均年龄19岁。1.2肥胖组和对照组:以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肢体残疾产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控制的可行性。方法:分析大连市2001年—2005年残疾人等级评定资料,计6 152名,其中肢体残疾2 877名,占残疾人总数的46.77%,男1 970名(68.47%),女907名(31.53%)。结果:肢体残疾居大连市各类残疾的首位;残疾程度较轻的Ⅲ级肢残占71.6%,多数肢残人拥有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残疾发生在10岁以下人群达40.32%,提示儿童期是预防肢残的重点时期之一;对照60年代和90年代两组肢残的致残原因,显著下降的首推小儿麻痹,先天因素次之;上升最明显的是交通意外和以脑血管疾病为主的疾病因素;脑竣亦呈上升趋势。结论:对肢体残疾的防治重点应加强一级预防:重视优生优良、严格计划免疫、强化安全教育、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防治致残性疾病等综合措施当可有效预防肢体残疾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