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83篇
  免费   1167篇
  国内免费   638篇
医药卫生   21088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456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1262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911篇
  2011年   931篇
  2010年   857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919篇
  2005年   923篇
  2004年   882篇
  2003年   762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643篇
  1999年   585篇
  1998年   532篇
  1997年   509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457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272篇
  1992年   248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9篇
  1977年   8篇
  1964年   8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应力骨折又称疲劳骨折,是常无直接外伤史,并非应力直接作用而产生的骨折。笔者近年来收集住院及门诊观察治疗的20例下肢应力性骨折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17~26岁。发生部位:第二麻骨远中1/3交界11例,第三骨远中1/3交界1例,腰骨上中1/3交界6例,股骨中下1/3交界2例。右侧10例,左侧11例。其中1例双侧胜骨应力骨折,另一例胶骨应力骨折,同时合并胖骨上端粉碎性骨折。1.2临床症状及体征1.2.l症状:患者主诉患部疼痛,常为钝痛、隐痛,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可缓解。1.2.2病史:本…  相似文献   
103.
104.
益气和血法治疗肝硬变腹水9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益气和血法(基本方为黄芪、白术、党参、茯苓、赤芍、桃仁、三棱、莪术等)治疗肝硬变腹水95例,总效率80.31%。认为气虚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本法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5.
200例超声脐动脉血流图与NST B超联合监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总结了200例早孕32 ̄42周超声脐动脉血流图S/D值、NST和B超监测结果,并与分娩后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羊水性状和有无脐带缠绕等进行比较,结果:14例正常妊娠S/D值在正常范围,无新生儿窒息,186例高危妊娠中异常S/D值共26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3.8%,本资料显示:S/D诊断低体重儿的灵敏度为81.8%,巨大儿的阴性预示率为100%,脐带缠绕者S/D值波动于正常或偏低  相似文献   
106.
患者男性,29岁。因进行性乏力3年、气急伴下肢浮肿3月于1990年11月8日入院。17年来曾因“甲状舌骨囊肿”“甲状腺腺瘤”二次行手术治疗。近3年来渐觉乏力、活动后气促。当地医院予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并出现两下肢浮肿而转入本院。体检:737℃,P58次/分,R18次/分,BP14/10kPa。意识清,精神软,半卧位,慢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未及。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未见怒张,两肺呼吸音清。心尖搏动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心率58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肋下  相似文献   
107.
自1986年4月至1989年11月先后通过分析测试和对比饲养试验证实,用经反复筛选出来的颗粒饲料配方BR_(22)(饮Vc水)、BG_2饲喂繁殖豚鼠的各胎产仔间隔天数、每胎平均产仔只数、仔鼠初生体重和仔鼠离乳后的生长发育等指标均好于喂混合料加草加菜的传统方法。成功的甩掉了豚鼠喂菜的一大包袱。  相似文献   
108.
线状溶酶体及其细胞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状溶酶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长形状的溶酶体,人们先后运用生化方法,电镜观察技术,电镜酶细胞化学、免疫电镜、免疫荧光、细胞培养技术分别在哺乳类动物的外分泌腺腺泡细胞,巨噬细胞,肝细胞,肌细胞,中枢神经元等20多种细胞中,报导了线状溶酶体的存在及分布特点。本文回顾了线状溶酶体的发现过程,综述了线状溶酶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及诱导线状溶酶体形成的因素、线状溶酶体的形成和细胞内外环境的关系,保证线状溶酶体结构完整的因素,指出线状溶酶体和圆形溶酶体之间形成溶酶体三维网络系统,细胞骨架系统在调节线状溶酶体的分布和运动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也综述了内吞体和线状溶酶体是参与膜循环途径的2个阶段。但线状溶酶体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尚在深入探讨中。  相似文献   
109.
110.
报道7例自发性食管穿孔治疗经验,并对诊断和治疗和治疗新方法进行了讨论,自发性食管穿孔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是迅速获得完整,详细的发病史。可疑时通过食道造影,胸腔穿刺刺液的分析而确诊。一经确诊应急取早期食管修补,对发病时间长,全身情况差的病人,经积极准备后仍应急取食管修补,对不宜手术者给予食管冲洗促进穿孔愈合。同时给予有效的食管腔内外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