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合临床观察资料,分析提高冠心病疾患治愈疗效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6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采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症状态变化情况,对比药物疗效情况。结果患者病情好转,其中研究组患者病情稳定性、病症情况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疾患治疗中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很高,推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2.
23.
1病历简介 患者,女,25岁.主因"恶心、呕吐伴腹痛10天,加重2天"人院.患者于2010年8月19日中午食用麻辣烫(蘑菇、青菜、蟹棒等)12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共10余次,为大量胃内容物,腹痛以腰髋部为主,为持续性钝痛,呕吐后无缓解,伴头晕、头痛,无腹泻.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给予消炎治疗后,恶心、呕吐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腹痛.8月28日上午患者腹痛加重,以右侧腹部为主,为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无呕吐,就诊当地人民医院,化验示:谷草转氨酶(AST) 149U/L,谷丙转氨酶(ALT)433U/L,谷酰转肽酶(GGT)135U/L,未给予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研究三桠苦[Evodia lepta(Spreng.)Merr.]枝叶的化学成分,为三桠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物质基础。方法 对三桠苦无水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三桠苦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异吴茱萸酮酚(化合物1)、异吴茱萸酮酚甲醚(化合物2)、3,5-二羟基-4-乙氧基-6-乙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苯并二氢吡喃(化合物3)、(cis)-3,4,5-三羟基-6-乙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烷(化合物4)和(trans)-3,4-二羟基-5-甲氧基-6-乙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烷(化合物5)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化合物6)。结论 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三桠苦植物的枝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糖调节受损患者实施饮食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6例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6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饮食运动干预,为期2年。结果:干预后2年干预组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糖值不随着时间变化(P〉0.05),但它和分组变量间存在交互作用,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年后干预组血糖调节受损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饮食运动干预,有利于减低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糖并促使患者转归为正常血糖者。  相似文献   
27.
目的: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美人蕉叶的挥发油。方法:运用气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海南美人蕉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45种成分,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25.38%。美人蕉叶挥发油主要有1,1-二乙氧基乙烷(5.56%),二甲基氰膦(4.53%)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3.61%)。结论:该研究为美人蕉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对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应用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486例患者均无危险因素发生,没有医疗纠纷发生。结论加强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意外事件防范等方面的针对性措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circMAN1A2对宫颈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RNA高通量测序检测TNF-α处理后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circRNA的表达差异性。RT-qPCR方法验证TNF-α对circMAN1A2的影响。RNase R耐受性实验验证circMAN1A2是否耐受RNase R消化。核质RNA分离实验研究circMAN1A2在HeLa细胞的定位;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MTT实验、集落形成实验研究circMAN1A2对宫颈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结果: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到98种表达上调和63种表达下调的circRNA。TNF-α处理后circMAN1A2表达上调,其能够耐受RNase R消化,主要定位于HeLa细胞胞核中。细胞功能实验表明circMAN1A2能够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结论:TNF-α诱导的circMAN1A2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告2例年轻女性,因敌敌畏(DDV)中毒致皮肤烧伤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救治,其烧伤部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治疗效果,旨在为类似神经性毒剂及糜烂性毒剂皮肤烧伤治疗提供参考. 1 病例报告 病例1:女,21岁.因混合途径(口服和皮肤)DDV中毒后意识不清、心肺复苏后2 d,于2007年5月13日入院.查体:体温39.7℃, 心率146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10/58 mmHg.浅昏迷,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骶尾部有10 cm×12 cm大小压痕,皮肤干燥,无破溃.双下肢水肿明显,双侧小腿大片淤斑,大泡,部分表皮剥脱,可见局部皮肤溃烂、溢液.血清胆碱酯酶 982 U/L,肝功能轻度损害,出、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诊断为急性重度口服DDV中毒、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