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4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刊讯 (记者王雪飞)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近日开始实施. 在首批15个项目中,人口与健康领域入选3项.  相似文献   
42.
为观察硬膜外腔注射胃复安—丁哌卡因复合液对阑尾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将30 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丁哌卡因15 m g ,Ⅱ组术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胃复安10 m g 、丁哌卡因15 mg 。采取双盲法观察疼痛情况及有关并发症。结果:Ⅱ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Ⅰ组( P < 0 .01) ,其镇痛效果持续、稳定、副作用少。Ⅰ组个别病例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经处理后缓解。认为胃复安与丁哌卡因合用硬膜外腔注射可用于未置尿管的阑尾切除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43.
王雪飞 《健康博览》2007,(11):13-13
近日,在京举办的“首届中国私处健康峰会”上,北京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单位的妇产科、皮肤性病科专家提醒公众,维护私处健康应走出3个误区。  相似文献   
44.
目的:总结并分析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机制的相关学说,综合探讨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上提供可靠的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4-01/2001-12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文章。检索词“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机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3篇,排除24篇重复性研究。19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机制的相关学说主要包括自由基氧化、兴奋性毒性、遗传、免疫因素,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和神经微丝的损伤等,不同的发病机制假说都有各自的证据和研究进展。结论:把不同的机制假说孤立起来单独研究,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本质,而应该努力寻找不同机制之间是否有着内在的联系,综合探讨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
献血者抗-HIV1阳性3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有组织的大规模无偿献血在本市开展.1997年以来,市中心血站检出抗-HIV可疑2例,抗-HIV1阳性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从护理角度讨论如何配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及如何更好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8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结果腹腔镜下完成78例,中转开腹2例,其中胆囊动脉出血2例,最后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配合可减少手术出血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及早地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47.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2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间歇性疼痛,伴右肩背部牵涉痛,以餐后疼痛为著,外院CT检查发现胰头囊性占位,诊断为假性囊肿,未予治疗。近1年来患者上述症状加重,2007年11月19日入住我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和外伤史;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各项化验及常规检查正常;ERCP提示胰头钩突部囊性病变,病变的囊腔与主胰管相通,  相似文献   
48.
(记者王雪飞通讯员万雷)8月18日晚,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当黄宛、郭加强、刘力生、刘玉清等中国心血管病领域的第一代学术巨擘登上主席台,接受“学科创始人奖”的时候,全场爆发的热烈掌声印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并把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建院50周年庆典暨“2006北京国际心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皮质下脑卒中后手运动相关脑区正负网络连接的变化及与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对18例单侧皮层下脑卒中患者和18名性别、年龄完全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检查.以左侧初级运动皮质(primary motor cortex,M1,对应病灶侧)内与手运动功能相关的区域为感兴趣区,基于体素水平的全脑功能连接方法 分析手运动相关的正网络和负网络;进一步基于感兴趣区水平的功能连接方法 分析正负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变化;最后,将卒中患者异常的功能连接指标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卒中组与病灶侧M1功能连接显著大于对照组的脑区均在负网络内;而显著小于对照组的脑区均在正网络内;卒中组正负网络内和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均显著降低;且病灶侧M1与负网络内同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系数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735,P<0.01).结论 脑卒中后与手运动相关脑区的正负网络连接强度均下降.尤其是卒中组大于对照组的功能连接可能并非意味相关脑区的"功能代偿",而是反映了手运动相关脑区之间的负性功能连接降低,这将更有利于深入理解脑卒中神经作用机制并为康复干预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