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在治疗上比较困难。为此,我刊邀请到国内部分精神卫生专家对此问题撰。专家的意见对临床治疗及科研均具指导意义。因来较多,我刊将分两期刊登。欢迎国内同道来讨论。  相似文献   
62.
作者通过202例精神分裂症与239名正常人应激行为及相应的健康状况对照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多心理、社会问题,而且较多采用各种对抗应激方式。不同的对抗应激行为趋向对改善应激冲突的效果不同。进行了应激行为与健康状况的多元回归和两两相关分析,表明就“外射”和“控制、放松”的应激行为特点看,后者更能有效缓解应激冲突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健康状况之间有着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3.
合用精神药物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用精神药物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指标的影响,为无抽搐电休克并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第一次电休克治疗发作的主要指标(抽搐时间,简称T;抽搐指数,简称SEI;抑制指数,简称PSI)和治疗前一天所用的主要精神药物种类及剂量;然后根据合用药物情况进行T、SEI、PSI值的比较,计算T、SEI、PSI值与药物剂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对T、SEI值有明显影响,且药物剂量与T、SEI值呈负性相关;锂盐对T、SEI值无明显影响;氯丙嗪组的T、SEI值明显大于氯氮平组;合用精神药物对提示本次治疗成败PSI值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常规剂量条件下,各类精57神药物对无抽搐电休克发作效果无重大影响,治疗前可以不必考虑停药或减药;苯二氮卓艹类药物对治疗电量的控制有一定关系,对使用较大剂量苯二氮卓艹类药物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较大的电量。  相似文献   
64.
内观疗法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观治疗(Naikan Therapy)是一种源于日本的东方心理治疗方法,是由日本的吉本伊信(1916~1988)开创的,也被称为自我观察法。这是一种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中的基本人际关系进行验证,从而彻底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中心意识的心理疗法。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由此可见,对于人格障碍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工作。本文通过一例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有效的案例,来探讨内观治疗对边缘型人格  相似文献   
65.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同胞的脑CT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论证精神分裂症与脑结构异常的关系,将符合CCMD—2—R的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3例健康同胞进行脑CT对照研究。采用Kay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评定,并对患者的年龄、病程和阴性症状评分与脑CT作相关的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侧脑室指数及侧裂池与同胞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与脑结构异常呈相关性,在非同病双生子的研究中,上述关系更为显著。提示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异常与环境因素有关,脑室扩大的程度反映环境创伤。可将其归于非遗传的发病机理,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6.
67.
内观疗法治疗酒依赖及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观疗法治疗酒依赖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测试了 2 3例酒依赖患者 ,并与全国常模对照 ,住院期间应用集中内观 ,出院后定期随访 ,认真操练 ,使患者保持内心体验。结果 :通过随访治疗 ,3个月有 1 7例完全戒酒 ,6个月有1 3例完全戒酒。结论 :内观疗法是一种治疗酒依赖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2004年12月22日下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六楼大会议里,举行了“纪念粟宗华教授诞辰100周年大会”。出席大会的有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国华、原副局长张明岛教授、上海市各区、各县精神卫生中心的领导、粟宗华教授后代(第四军医大学粟秀初教授一行,以及其他居住在上海、外地的亲属),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历届老领导、老职工、老同事以及员工的代表,济济一堂,共有130位左右。  相似文献   
69.
内观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观疗法是日本流行的一种心理治疗,其内容是:借用佛教的坐禅方法,在静坐状态下,有目的、有指向的就既往的人际关系进行系统的自我回顾与反省,在治疗师的引导下,矫正人格及行为模式中的弱点,获得心理的净化,从而收到治疗效果。内观疗法的适应症是:适应障碍、轻性心身疾病及某些神经症;对酒瘾、药瘾及反社会行为,只要患者本人确有求治愿望,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0.
抑郁症和焦虑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抑郁症的动物模型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高达15%~20%。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抑郁心境、快感缺乏、无价值感及罪恶感等。常见的抑郁症症状还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自发性运动、睡眠及体重改变等。最早的抑郁症模型来源于临床观察,即超过10%以上的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利舍平的患者出现了抑郁性症状。利舍平在动物身上引起了运动性抑制,这一抑制可以被5-羟色胺的前体5.HTP或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