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159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翠平  王媛  肖海燕  赵海越  刘强 《药学学报》2020,(12):2869-2882
非病毒型基因载体因具有低毒性、低免疫原性及易制备等诸多优点,近年来成为制备高效低毒型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热点。聚乙烯亚胺(PEI)作为典型的非病毒型基因载体以其较好的基因压缩能力及溶酶体逃逸能力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基于PEI类基因载体的体内递送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如生物相容性低、细胞毒性、缺乏特异靶向性和目的基因释放不足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改进方案。此外,对基于PEI的智能响应型基因载体(内源性刺激响应型、外源性刺激响应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开发出更加安全高效的非病毒型基因载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51-52
慢性咽炎系咽黏膜的慢性炎症,是现在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咽部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劳,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目前治疗上多采用滋阴清热、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脾虚湿困大鼠内分泌、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健脾祛湿机制。方法:高脂低蛋白饮食加力竭游泳法建立脾虚湿困大鼠模型。黄芪多糖干预后观察脾虚湿困大鼠体质量变化,检测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B)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活化肽(PACA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组织IL-6、IL-10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黄芪多糖中、高剂量组血清TP含量升高(P<0.05);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GLB水平出现升高(P<0.01),血清PACAP水平降低(P<0.01),十二指肠组织IL-6及IL-10阳性面积百分比降低(P<0.01,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调节脾虚湿困大鼠内分泌、免疫系统相关因子进而发挥健脾祛湿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止咳平喘合剂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深化探讨名老中医经验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止咳平喘合剂大、中、剂小剂量组,每组均为10只,以卵白蛋白(oval albumin,OVA)复制哮喘大鼠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4、IFN-γ含量,取右肺组织行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血清中IL-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IFN-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存在IL-4/IFN-γ失衡;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中药大剂量与中剂量组IL-4含量降低(P〈0.05),而IFN-γ含量均有升高(P〈0.01~0.05);并且血清IL-4与IFN-γ呈明显负相关(r为-0.974,P〈0.01)。结论:IFN-γ/IL-4的失衡参与哮喘发病过程,止咳平喘合剂可能通过下调IL-4的水平和提高IFN-γ的含量,纠正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进而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病理变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肺络病变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MCT(60mg/kg)复制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常规饲养28天后处死并收集大鼠血清及肺组织标本。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及VEGF在肺小动脉血管壁的表达;采用放射免疫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肺组织匀浆中ET-1、NO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在细支气管周围或其它部位的小动脉可见管腔变小、狭窄,甚至不完全闭锁,血管中膜变厚且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明显,肺血管损伤明显,内皮细胞变性肿胀增生,突向血管腔内,甚至坏死脱落,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中NO表达明显减少(P〈0.01),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血清中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一次性腹腔内注射MCT即可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使大鼠肺小血管结构重建,从而诱导肺动脉高压形成,与COPD渐进为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特点相符合;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与久病入络,导致肺络中气滞、血瘀、津凝或脉络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曲池穴连续治疗7d,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脑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连续针刺内关穴、曲池穴7d,通过神经行为学评分、走横木实验(BWT)评价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利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分析仪检测MCAO模型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结果:连续针刺内关穴、曲池穴7d能够显著改善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针刺曲池穴与针刺内关穴的效应无显著性差异。连续针刺曲池穴、内关穴7d能够显著增加MCAO模型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结论:针刺内关穴、曲池穴能够有效改善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增加其脑微循环血流量,这可能是针刺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季明  王媛慧  周洁  杨钧 《现代肿瘤医学》2022,(16):2933-2937
目的:分析教师人群肺结节检出结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体检中心3 068名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胸部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结果,和相关年龄、性别、生活史及部分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建立体检后肺结节精准健康管理流程。结果:本次检出患有肺结节1 849例,总患病率60.27%,其中直径<6 mm结节为89.89%,6~7 mm结节为6.81%,≥8 mm为3.30%;实性肺结节90.21%,亚实性结节9.79%;孤立性肺结节43.97%,多发性肺结节56.03%,其中高校教师组肺结节检出率达79.81%,男性为63.41%,吸烟者为93.37%,40岁以下为70.86%,每天运动<60分钟为79.73%。其他方面以血脂异常和甲状腺疾病检出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吸烟、运动少和教师组别是肺结节发生的独立易感因素(OR=0.334、22.869、0.384、2.549,均P<0.05)。结论:肺结节以<6 mm、实性结节为主,正确认识肺结节,在体检中更应重视对运动少、青年女性、高校教师的筛查,加强长期规律随访。  相似文献   
18.
张云  王媛  王垚  李理  刘亭亭 《北京医学》2021,43(3):243-245
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期照护其服务对象为罹患各种疾病后的亚急性或急性后期患者,旨在缩短急性期住院天数,促进疾病转归与功能康复,避免入住长期照护机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从中期照护的概念、发展中期照护的需求与必要性、中期照护的服务内容及模式,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160例消化内科及泌尿科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分别应用门诊预检分诊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干预以及传统预检分诊护理模式,比较两种管理干预下医院门诊预检分诊的准确率、患者就诊等候时间、预检分诊总时间、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树突状细胞瘤苗对自体CIK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树突状细胞瘤苗(DCs)对自体CIK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取诱导7d的活化DCs瘤苗和诱导7d的自体CIK细胞混合培养(DC—CIK细胞),同期自体CIK细胞为对照组。检测2、8、14d的DC—CIK细胞CD3与CD56表型、培养上清液IL.12的水平及测定混合培养8d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效应。结果混合培养14d的DC-CIK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1),但CD3和CD56表型无显著变化(P〉0.05)。DC—CIK细胞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溶解率和细胞毒活性均高于CIK细胞(P〈0.01):CIK细胞强烈刺激DCs分泌IL-12.混合培养2d时,DCs的IL-12p40分泌水平达到高峰。结论乳腺癌DCs瘤苗与自体CIK细胞混合培养后(DC—CIK细胞),进一步促进了DCs的成熟并增强了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