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是一种新型促凋亡基因,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研究发现PDCD5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量下调,因而增加PDCD5的表达量呵明显提高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的敏感性.PDCD5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42.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调查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调查评估膀胱肿瘤患者原位尿流改道术后生活质量,为原位尿流改道术提供合理的评价依据.方法 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r,SF-36)方式对原位尿流改道术与其他尿流改道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健康情况进行资料收集,比较两组的躯体功能、生理角色受限、机体疼痛、总体健康自评、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受限、心理健康评分差异.结果 原位尿流改道患者术后6个月至2年中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上的评分明显高于非原位尿流改道患者,手术1年以后多数原位尿流改道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其总体健康评价评分高于非原位尿流改道患者.非原位尿流改道患者术后生理健康恢复并不差于原位尿流改道.结论 原位尿流改道患者术后更容易恢复心理健康,这样可使患者总体健康更早恢复.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无管化(Tubeless)经皮肾镜(PCNL)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7年4月,选取1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无管化PCNL术(Tubeless PCNL组).在同时期内以相同通道数及结石大小为条件,随机选择160例上尿路结患者行标准PCNL术(有管化PCNL组).探讨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发热感染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性别(P=0.574)、年龄(P=0.056)、手术部位(P=0.502)、结石位置(P=0.582)及结石大小(P=0.3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定位穿刺成功、手术顺利.Tubeless PCNL组患者VAS评分及术后住院天数比有管化PCNL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情况及发热感染几率相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管化PCNL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天数,且并未增加术后出血、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无... 更多  相似文献   
44.
含钙尿石的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剑松  杨德林 《云南医药》1995,16(6):487-489
含钙尿石的预防王剑松,杨德林综述徐鸿毅审校尿石症是泌尿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以东南沿海诸省发病率为高,北方省市较低,有地区差异。近年来,随着体外震波碎石术及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对尿石症的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如何防止尿石的形成和复发仍是一个亟待...  相似文献   
45.
王剑松  袁曙光 《云南医药》1995,16(5):353-355
本文报告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采用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取血测定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水平,并比较患侧与健侧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水平的差异。结果为患侧醛固酮均明显高于健侧,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符,认为此法为一精确的诊断及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46.
原位肠代膀胱术远期疗效评价(附266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总结评价原位肠代膀胱术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1991-2003年266例因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Hautmann回肠原位代膀胱术206例,Reddy原位结肠代膀胱术60例。131例患者在原标准术式基础上作了手术技术改进。总结手术改进前后患者控尿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获完整随访患者225例。回肠代膀胱术改进前后男性平均随访时间62(44-146)个月和38(4-67)个月;结肠原位代膀胱手术改进前后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62(51-131)个月和34(5-67)个月。手术改进可提高男性术后夜间可控率(P〈0.05),女性改善不明显(P〉0.05),总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8%和19.6%。男性肿瘤尿道复发9例(4%),女性无复发。结论 原位尿流改道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技术改进可提高男性患者的夜间控尿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表达、纯化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改良型TAT-VP3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经GST标签纯化树脂纯化蛋白,并用PreScission Protease酶切除标签,以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ELISA进行效价检测,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特异性.结果 诱导表达并纯化了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纯度大于90%,蛋白浓度为1.2 mg/ml.制备了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ELISA表明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2 000,Western blotting证明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良好.结论 成功纯化出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并制备出高效价、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IUPU法建立后腹膜腔56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IUPU 法即用观察镜直接分离建立后腹膜腔的方法^[1、2]。我科从2002年3月至2004年10月对56例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采用该方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妊娠期膀胱癌由于涉及到母亲和胎儿两方面,具有其它膀胱癌不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本文综述文献报告26例妊娠期膀胱癌的临床特点、母婴结局和治疗对策,探讨较佳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0.
采用Madigan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4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表明,由于该术式不切开膀胱,保留了尿道的完整,因而缩短了留置尿管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如尿失禁、尿道狭窄和逆行射精的发生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