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非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方法:对17例膀胱非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盆腔淋巴结清扫;然后取一段肠管缝制成新膀胱,分别与输尿管和尿道残端吻合,实现原位尿流改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72~380 min,平均310 min.1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7个月(1~16年).6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于5年内死亡,2例死于非肿瘤因素,1例仍在随访,7例存活已达5年.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非尿路上皮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2.
2006年美国科学家Atala首次报道了组织工程膀胱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膀胱的重建修复以及替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组织工程膀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3.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 mice,SCID)具有T、B淋巴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等生物学特性,可以将人类有关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和器官移植入其体内进行人免疫功能重建-SCID-hu鼠。荷瘤SCID-hu鼠模型为人类肿瘤的发病机制、生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4.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BT)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膀胱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及与输尿管开口的关系,选择不同的经尿道双极电切方法治疗浅表膀胱肿瘤32例,术后化疗药物规律地膀胱灌注.结果:32例膀胱肿瘤均一次性顺利切除,手术时间为15~65 min,平均30 min;术中出血10~150 mL,平均22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6 d 出院.随访1~4 a,1例单发肿瘤在术后2 a复发,二次行PKRBT未再复发,2例多发肿瘤分别在术后6个月和1年内复发,均改为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结论:PKRBT较安全充分地切除了肿瘤,手术并发症低,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一种较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中华眼镜蛇毒膜毒素(MT-12)对人膀胱癌细胞株EJ-m3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穿透人工基底膜能力为依据筛选具有体外高侵袭能力的膀胱癌细胞;采用四氮唑蓝(MTY)法检测MT-12不同浓度对EJ-m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MT-12作用24h后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结果 经过反复筛选获得膀胱癌细胞EJ的体外高侵袭力亚系,EJ-m3.MT-12可有效抑制FJ-m3细胞的生长,具有浓度依赖性特点.MT-12对EJ-m3作用72h的ICSO是0.66u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显示,在0.125~0.5ug/mL,MT-12组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Cx-CR4的表达逐渐减弱(P=0.020).结论 MT-12可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XCR4在膀胱癌细胞中高表达有关.MT-12有潜力成为新的抗膀胱癌药物.  相似文献   
106.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仍被认为是治疗BPH的金标准,但TURP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优良的电切设备和电切方法一直是研究者们追求的目标。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笔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电切术(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PKEP)治疗中重度BPH120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膀胱水扩张加肝素灌注治疗女性间质性膀胱炎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膀胱水扩张加肝素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疗效。方法该组10例IC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岁。平均病程30个月。所有患者在麻醉下行膀胱镜检加水扩张,次日均使用肝素钠10^5u加入无菌生理盐水20mL膀胱灌注,完成治疗后以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每日排尿次数及最大膀胱容量作为疗效评判标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10例患者按照疗程治疗后随访4-12个月,平均7.5个月,症状缓解4例,症状显著缓解或消失6例;O’Leary-Sant ICSI治疗前为(12.5±4.9)分,平均治疗7个月后降为(6.5±2.3)分(P〈0.01);治疗前患者平均排尿次数为(14.9±2.6)次/d,完成治疗后患者排尿次数减少至(7.8±2.8)次/d(P〈0.01);膀胱最大容量治疗前为(73±10)mL,治疗后为(260±56)mL(P〈0.01)。治疗期间发生轻微肉眼血尿2例。结论膀胱水扩张联合肝素膀胱灌注治疗可有效缓解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癌旁组织中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的表达.方法含40块不同病理分级的人膀胱癌和40块癌旁组织组合的组织芯片一张,含64块不同病理分级的人BTCC组织芯片一张.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AA的表达,并对不同病理分级BTCC组织中TAA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膀胱癌TAA的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BTCC组织中的总表达率为72.5%(29/40),癌旁组织中的总表达率为30%(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块不同病理分级的BTCC组织中,TA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G164.3%(9/14)、G269.8%(30/43),G374.4%(29/39).两两比较,TAA在G1、G2和G3中的阳性表达无差异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癌组织中TA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AA的表达和BTCC病理分级无关.组织芯片技术是检测膀胱癌TAA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高效、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估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成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从2004年6月至2008年3月19例(21侧)施行后腹腔镜离断肾盂成形术UPJO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技巧、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1侧。肾盂成形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82~166min,平均(113±45)min;术中出血25~86mL,平均(37±14)mL.术后6月复查B超和IVU,肾积水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安全、创伤小、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凋亡素联合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及多西紫杉醇的体外抗膀胱癌效果,评价该蛋白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将原核表达载体pBV220/Apoptin中的Apopti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后,转染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EJ,利用RT-PCR观察基因表达情况,MTT法和流式细胞仪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Apoptin并转染膀胱癌细胞株EJ,并于转染后不同时段观察到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凋亡素与吉西他滨或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抗膀胱癌效应,凋亡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