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3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医药卫生   630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蛋白Ⅷ在噬菌体表面展示抗体分子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抗体分子通过丝状噬菌体主要外壳蛋白Ⅷ(cpⅧ)和次要外壳蛋白Ⅲ(cpⅢ)在噬菌体表面呈现效果的差异。方法 分别构建通过cpⅢ或cpⅧ展示抗乙肝表面抗原(HBs)Fab,ScFv和抗角蛋白(Ker)Fab的表达载体,制备噬菌体抗体,比较其抗原结合活性和Fab呈现水平。用多种方法尝试提高cpⅧ介导的噬菌体展示效果。结果 cpⅧ对不同特异性抗体Fab段和不同形式的小分子抗体(Fab和ScFv)的展示效果均低于cpⅢ的展示,增加cpⅧ-Fab对野生型cpⅧ的表达比例,试用不同菌株,在Fab和cpⅧ之间插入间隔序列及换用控制更为严密的启动子等,匀未能改善cpⅧ介导的噬菌体展示。结论 以前所报道的通过cpⅧ多价展示Fab段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有些抗体基因不能达到多价展示。  相似文献   
72.
医学图像序列压缩是远程医疗系统中的重要技术,而运动估计在视频序列压缩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正方形-菱形搜索算法来实现医学图像序列的运动估计。这种改进的正方形-菱形算法减少了搜索点数。我们将其应用于小波域的医学图像序列的运动估计,并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序列(DSA)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小波域正方形-菱形算法较其他算法精度高。  相似文献   
73.
人源性抗角蛋白单链抗体在巴氏毕赤酵母的分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人源性抗角蛋白单链抗体。方法:从已构建好的质粒p3MH/ScFv中亚克隆目的片段ScFv并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构建成重组质粒p^PIC9K/ScFv,并测序鉴定。通过电转将重组质粒p^PIC9K/ScFv整合到巴氏毕赤酵母菌GS115的染色体上。经G418筛选得到高拷贝转化子及Mut表型鉴定后,用含0.5%甲醇的培养基诱导其分泌表达。结果:通过6天的诱导,该系统成功表达了抗角蛋白单链抗体,Western blot实验证实表达产物具有特异性。结论:获得了真核表达的抗角蛋白单链抗体,为其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天然角蛋白自身反应性B细胞亚群及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天然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的亚群及解剖定位,初步分析其分泌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autoantibody,AKautoAb)的能力。方法:取SPF级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和腹腔细胞,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亚群。将脾脏和腹腔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后,用ELISA分析AKautoAb的滴度,用ELISPOT法分析分泌AKautoAb的B细胞数。结果:腹腔中几乎所有结合角蛋白的B细胞均为B-1a细胞,脾脏中结合角蛋白的B细胞以边缘带B细胞为主。腹腔细胞中分泌AKautoAb的细胞数显著多于脾细胞,其培养上清中AKautoAb的滴度显著高于脾细胞。结论: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存在于3个成熟B细胞亚群:B-1细胞、滤泡B细胞和边缘带B细胞,其中CD5 的B-1a细胞具有活跃的分泌AKautoAb的能力。  相似文献   
75.
目的:构建抗角蛋白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dhfr^-)细胞中表达。方法:从含抗角蛋白抗体基因的原核Fab表达载体中,扩增VH及VL基因。以回收的PCR产物为模板,用重叠PCR扩增带有前导序列的VH、VL基因。经XbaⅠ/BamHⅠ和XhoⅠ/HindⅢ酶切后,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WD中,构建重组载体pWDkH。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CHO(dhfr^-)细胞。取培养上清检测抗人角蛋白全IgG的表达。结果:构建了抗人角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WDkH,并在CHO(dhfr^-)细胞中表达:结论:在CHO(dhfr^-)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抗人角蛋白IgG,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关节外截骨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关节外截骨矫形术治疗了16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为16~8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高坠伤3例,摔伤9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骨折AO分型:A型11例,B型3例,C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0~210 d。术后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腕关节活动度等,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为70~120 min,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失效、肌腱刺激等并发症。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10~22周。末次随访时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尺骨变异、腕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评定,优9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关节外楔形或牵开截骨术结合掌侧锁定钢板能够有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畸形愈合,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大肠穿孔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方法 结合献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01/2001-01收治的11例非外伤性大肠穿孔的临床资料:直肠乙状结肠癌穿孔6例,自发性大肠穿孔4例,蛔虫致肠穿孔1例。修补3例,修补 乙状结肠造口2例,病变肠段切除一期端端吻合 近端结肠造口4例,病变肠段切除、远端闭合 近端结肠造口2例。结果 11例中术后并发修补处漏死亡1例,余10例痊愈出院。结论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患,穿孔常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重视围手术期及合并症的处理,积极手术探查,选择恰当术式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王刚  王浩  田力学 《北京医学》2001,23(3):156-156
患者,女,48岁.因头晕、行走不稳、视物模糊半年,于2000年3月15日入院.查体:双侧角膜反射减弱,右侧水平眼震,咽反射减弱,饮水呛咳,腹壁反射减弱,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试验及轮替试验皆阳性,行走不稳呈摇摆步态.CT示:小脑蚓部及右侧小脑半球高密度占位,大小约7cm×6.5cm×6cm,边界清楚,压迫第四脑室及脑干,侧脑室轻度扩大积水.MR示:小脑蚓部及右小脑囊实性占位呈长T1短T2信号,四脑室及脑干可见受压变形移位,周围脑组织未见水肿,肿物结节可见增强.手术取后正中入路,见小脑蚓部囊实性肿物偏右侧,压迫小脑半球及蚓部,内含有黑色实性物质、毛发及胶胨样棕绿色粘稠物质约30ml,仔细分离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肿物内含骨、毛囊、毛根、大量泡沫细胞、含铁血黄素及多核巨细胞.病理诊断为畸胎瘤.术后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9.
腔内治疗已成为血管外科多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较高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使得其治疗的总体疗效大为降低,这一问题在临床中尚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众多致病危险因素的持续存在是其发生再狭窄的重要原因,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防控是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在动脉硬化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桃核承气汤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其腔内治疗后发生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桃核承气汤对该临床问题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对成人下颌后牙区颏孔、颏管、下颌下腺窝等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进行测量,分析种植位点牙槽骨颊舌向生理斜度与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为种植体植入方向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81例行CBCT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牙列缺损患者109例,男59例,女50例;非牙列缺损患者72例,男36例,女36例,对其下颌后牙区各解剖标志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左右侧牙槽骨倾斜角度颏孔区分别为(5.08±3.86)°和(3.07±5.20)°,下颌第一磨牙处为(8.57±5.03)°和(9.54±5.19)°,下颌第二磨牙处为(15.48±5.23)°和(14.21±6.67)°,左右侧颏管斜度为(41.81±10.07)°和(44.77±8.96)°。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12.35±2.38)mm,颏孔上缘内侧1.5 mm处颏管上缘至牙槽嵴顶(14.14±2.46)mm。第一、二磨牙处下颌下腺窝深度为(0.80±0.56)mm和(1.00±0.50)mm,最凹点至牙槽嵴顶距离为(14.15±5.95)mm和(14.52±3.55)mm,冠方最凸点至牙槽嵴顶距离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