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3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医药卫生   812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理.方法选取自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起病3天内的9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眼针加基础治疗组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应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眼针组总有效率82.22%,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提示眼针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眼针组由28.24±6.02mg/L降至12.79±3.87mg/L,对照组27.98±5.74mg/L降至18.65±4.26mg/L,治疗后两组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结论眼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3.
<正> 自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我院采用经皮浅静脉分段缝扎术,明显简化了术式,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使患者减轻了痛苦,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7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例。单侧下肢静脉曲张21例,双侧下肢静脉曲张8例,共计37条腿,均为第一次施行手术者。经静脉造影及常规检查,诊断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24例,同时伴小隐静脉曲张3例。  相似文献   
64.
65.
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脑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首先行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确定诊断后再行手术治疗。而有一部分病人急诊来院时已经出现脑疝或者人院后还没来得及DSA或CTA检查就二次出血脑疝,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很高。笔者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共做该类手术1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本文综述了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方面的进展。目前,传统DSA检查仍作为颈动脉狭窄术前评价的标准,但US、CTA、MRA等无创性检查手段,在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改良腹壁整形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进一步增进脂肪抽吸的效果,解决脂肪抽吸后皮肤松弛、皱纹增多、腹部仍有膨隆等的不足.方法在腹壁整形治疗中,联合采用脂肪抽吸术和腹壁整形术.首先根据腹部脂肪堆积的位置和高低程度的不同,均匀抽吸脂肪.完成脂肪抽吸后,根据术前皮肤、腹肌的松弛情况,再行腹壁整形术,沿腹肌筋膜表面分离,缩紧腹肌,向下拉动腹壁皮肤,确定多余皮肤的切除.结果自2003年至今,共治疗10例,手术效果良好,腹部形态明显改善,受术者满意.结论施行腹壁整形治疗时需要考虑腹部皮肤、皮下脂肪、腹壁肌肉以及腹内脂肪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估.单纯的脂肪抽吸只能解决皮下脂肪的堆积膨隆;而结合传统腹壁整形术和脂肪抽吸术的特点,针对腹部具体条件,有针对性的联合采用脂肪抽吸和腹壁整形等不同的手术方法,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腹壁整形效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组(MPR)及MRI测量肩胛盂斜倾角的互补性.方法 收集成人肩胛骨干标本22侧及肩关节防腐湿标本24侧,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多平面重组重建肩胛骨并测量肩胛盂斜倾角,得数据A组.收集MRI检查正常的肩关节病例50侧,取其斜冠状位T1WI显示肩锁关节的层面测量肩胛盂斜倾角,得数据B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肩胛盂斜倾角最小值91.10°,最大值118.50°,A、B 2组肩胛盂斜倾角数据分别为101.14°±4.66°和104.05°±7.72°.2种测量方法肩胛盂斜倾角值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的MPR法测量肩胛盂斜倾角与MRI测量值不同,前者略小于后者;MSCT和MRI 2种测量肩胛盂斜倾角方法结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笔者自2002年3月~2005年8月,采用通窍止痛方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王健  江源 《中医正骨》2007,19(9):42-42
腰椎间盘摘除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疗效较为肯定。但随着该技术的推广普及,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等许多问题不断出现。自1999~2005年,我们先后收治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摘除术术后复发的患者,为总结经验,现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