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电子纵隔镜检查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效果.方法 18例胸腔积液患者在全麻下用电子纵隔镜检查术全面检查胸膜腔,并在电视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18例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膜结核4例;恶性肿瘤胸膜腔转移8例(肺癌6例,宫颈癌、胃癌各1例);恶性间皮瘤2例;炎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100%,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电子纵隔镜检查术在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具有诊断率高、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长期排菌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结核化疗时代胸外科手术治疗长期排菌病例的重要性,手术适应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内科治疗一年以上仍排菌的63例肺结核空洞或结核性毁损肺采用不同术式切除不可逆病灶或附加胸廓成型术。结果 59例痰菌阴转,阴转率达93.7%,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肺外科手术是治疗长期排菌合并空洞及毁损肺患者有效的方法。术后应继续抗结核治疗至少一年。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术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氧自由基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开胸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NSCLC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于术前7 d至术后7 d采用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每日30 mg)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每日300 m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症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肺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MDA等指标升高,SOD则降低,但观察组TNF-α、IL-6、MDA数值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EV)、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降低,但观察组数值仍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观察组为11.90%(5/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SCLC患者围术期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可有效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肺功能,优于常规剂量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4.
康美和  熊汉鹏 《江西医药》2008,43(2):166-169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升高,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监测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肿瘤发生机制在分子水平上有了更新的认识。基因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MUC1基因在人类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45.
腋下小切口行胸外科手术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及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手术切口的美观和微创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小切口手术应运而生。2003年2月至2005年1月,本科应用腋下小切口行胸外科手术24例,效果满意,达到微创和美容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本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7~64岁,平均29岁。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变化特点及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为制定缓解癌因性疲乏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5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在化疗第1个周期前1 d(T0)及第7天(T1)、第2个周期前1 d(T2)及第7天(T3)、第4个周期结束后第7天(T4)采用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在T4同时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RF)评估。结果在T0、T1、T2、T3、T4 NRS-2002评分分别为(3.05±1.19)、(3.80±1.24)、(2.85±1.22)、(3.19±1.21)、(3.06±1.09)分,各时间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0.4%、27.8%、8.7%、18.3%、14.8%。T4时间点CRF总分及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维度评分分别为(40.60±6.48)、(14.58±3.87)、(14.28±1.17)、(11.74±2.84)分。各时间点NRS-2002评分与T4时间点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及CRF总分呈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比例较高,其变化趋势呈现"波浪"形;营养状态与CRF发生有关,需积极开展营养支持,以降低CRF程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癌灶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0例根治性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原发癌灶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进行nm23基因表达蛋白检测,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以Ck为标志物进行微转移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本组4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蛋白阳性表达57.5%(23/40),阴性表达42.5%(17/40).(2)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192枚,有11例患者中的28枚淋巴结检出微转移灶,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检出率14.6%(28/192),有淋巴结微转移患者检出率27.5%(11/40).(3)nm23蛋白阳性表达组淋巴结微转移患者发生率13.04%,nm23蛋白阴性表达组淋巴结微转移患者发生率47.06%,两组阳性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灶中nm23的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原发癌灶中nm23的表达和淋巴结微转移灶不仅能够评估肺癌侵袭转移的程度,而且对正确评估肺癌的病理分期、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以结扎式单肺减容替代传统的肺减容术治疗COPD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并评价以结扎式单肺减容过度气肿肺组织替代传统单肺切割式减容术(LVRS)治疗重度慢阻肺的疗效、手术指征的选择、总结手术要点及主要并发症漏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03年4月间进行以结扎式切割过度气肿肺组织替代传统单肺减容术治疗的2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随访资料。术前利用CT扫描确定靶区。选择估计对肺功能影响较大的一侧肺先行手术,结扎式切除肺容量25%~30%左右。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呼吸困难度、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来评价以结扎式切割过度气肿肺组织替代传统单侧LVRS的疗效。结果:术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或消失,呼吸困难指数从4~5级转为1~2级,平均改善2.6级。肺功能第1 s(FEV1)平均增加(43.1±8)%,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上升13.9 mm-Hg。术后1年血气及FEV1改善达高峰,术后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95%,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结论:以结扎式切割过度气肿肺组织替代传统单肺减容术可以明显改善具有手术适应证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理状态,且术后主要并发症肺创面持续漏气明显降低(P<0.01),无手术死亡。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血浆(肝素钠抗凝)作为标本检测TPS水平的可行性及血浆TPS水平对肺部肿瘤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20例健康人血浆(肝素钠抗凝)和血清TPS水平,测定63例肺部肿瘤患者血浆TPS水平,采用ROC曲线确定血浆TPS的切割值.以其血清CEA值作为对照.结果 健康人血浆和血清TPS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浆TPS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肿瘤患者(P<0.001);血浆TPS诊断肺癌灵敏度高于血清CEA(P<0.005),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同健康人相比较,肺部良性肿瘤组血浆TPS增高,差别具显著意义(P<0.01).结论 血浆(肝素钠抗凝)作为标本检测TPS水平有可行性:血浆TPS水平对于肺部肿瘤的诊断有意义,优于血清CEA.  相似文献   
50.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当中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论述了肺肠之间生理病理的关系影响,肺-肠轴在近年研究尤为显著,临床疗效也是有目共睹。所以在临床诊治肺部疾病的过程当中,通常多加入通腑之剂辅助治疗,"通腑以顺肺",从而使得肺部气机通畅条达,与腑气表里相协调。本文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为理论基础,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从清肺通腑汤治疗肺系疾病中痰热壅肺型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和作用原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概括,以期为临床运用清肺通腑汤治疗肺系疾病中痰热壅肺型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